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调查:一半的博士生延期毕业?

  不同于客观性指标,博士毕业生对培养过程的主观评价反映了他们的实际就读体验和感受,因此尽管调查数据是“主观的”,但它代表了博士生对培养过程的实际看法,能够为我国的博士生教育改革提供一定参考。整体来看,博士毕业生对于导师、课题研究过程、科研硬件条件的评价较高,但对课题申请环节、课程教学、生活条件、教学能力增长的评价相对较低。另外,约一半的博士毕业生是延期毕业的,其读博归属感以及整体满意度都明显不如未延期毕业的博士生。

  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调查:一半的博士生延期毕业?

  博士毕业生对导师有较高的评价

  在满分为5分的情况下,博士生对导师的各项指标评分都在4分以上,其中对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师德师风评分更是达到4.5分左右,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评分也超过了4.3分。这与全国研究生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一致,博士生对导师各方面的评价都很高。上述结果反映出我国在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尽管如此,培养单位仍需要密切关注导师的指导质量问题。

  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调查:一半的博士生延期毕业?

  在本次调查中,博士毕业生虽然对导师指导给出了非常正面的评价,但仍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认为提高导师的指导质量是我国博士生教育亟须改革的方面。这说明在导师指导方面还有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关注。例如一些导师管控过多和疏于指导的问题,导师指导中的威权化现象等。在目前的导师制度下,博士生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于博士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博士生导师的指导质量应当始终是我国博士生教育的核心工作。

  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调查:一半的博士生延期毕业?

  博士毕业生对课题研究过程的评价较高,对课题申请环节的评价相对较低

  根据毕业生的反馈,他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经常得到导师的有效指导,并能够经常与课题组成员进行深入交流,但相对来说博士生对课题申请环节的评价不太理想。对于“院校提供了丰富的课题申请机会”和“课题申请过程公平公正”,博士毕业生的均值分别为3.60分和3.84分。结合参与课题数量来看,不同博士生之间的差距较大:16.8%的人参与了5项及以上的课题,同时也有20.4%的博士生只参与过1项课题或没有参与课题。这反映出课题资源在博士生群体中分布的不均衡性,一些博士生比另外一些博士生获得了更多的课题研究机会。而课题参与机会的差异很可能是导致博士生对课题申请环节评价较低的原因之一。

  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调查:一半的博士生延期毕业?

  事实上,参与课题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当博士生参与过多课题,特别是参与了过多横向课题时,反而会对博士生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培养单位需要关注博士生参与课题的情况,尽量避免出现一些博士生参与了过多课题而另一些博士生无法充分获得课题研究支持的现象。

  博士毕业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偏低

  对于培养过程各要素,博士毕业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相对较低。根据以往的研究,博士生课程教学一直是我国博士生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很多研究揭示了博士生课程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不过,除了课程教学本身的问题外,博士生对课程的认识和态度不容忽视。本次调查发现,博士生似乎并不认同课程的重要性。对于我国博士生教育亟须改革的方面,很少有人选择“提高博士生课程教学的质量”。也就是说,博士生虽然认为课程质量不佳,但他们并不认为课程教学亟待改进。这对我国博士生课程教学带来的一个挑战是:如果博士生不认同课程是重要的学术训练渠道,那么如何保证课程学习的质量?

  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调查:一半的博士生延期毕业?

  我们认为,培养单位一方面要增加博士生课程的挑战度,另一方面要注重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本科生课程不同,博士生课程需要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模式,比如不限定开课人数、以选修课为主、打破跨院系修课壁垒等。对于主要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博士生而言,丰富的、可自由选择的高质量课程更能满足他们课程学习的需要。

  博士生的教学能力培养受到忽视

  在学术收获上,博士毕业生报告的教学能力增长得分是各项能力增长中最低的一项,仅为3.53分。然而不少博士毕业生会走上教学岗位。在本次调查中,工作岗位包含“教学”的博士生占比为45.9%,其中有过助教经历的人占比尚不足一半(47.8%),这意味着很多将来要承担教学工作的博士毕业生很可能没有积累过与教学相关的经验。

  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调查:一半的博士生延期毕业?

  结合博士毕业生对教学能力增长的较低评价,说明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忽视了对博士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博士生担任助教是提升其教学能力、积累教学经验的重要方式。在国外,博士生助教有着非常完善的制度规定,并且助教工作也是对博士生进行资助的重要渠道。但目前我国的博士生助教制度尚不完善,即便一些博士生担任过助教,实际发挥的作用也较小,比如仅仅是承担随堂签到、收发作业等工作。设立助教岗位的目的一方面是减轻高校教师的授课负担,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是培养博士生的教学能力并为博士生提供资助,但这些目标的实现应当以博士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工作为前提。因此,院校管理者要能够真正认识到助教工作在博士生培养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助教人员遴选、岗前培训、过程评价、分级管理与资助,使助教工作真正成为博士生积累教学经验、获得可观报酬的重要渠道。

  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调查:一半的博士生延期毕业?

  博士生对科研硬件条件的评价较好,对生活条件的评价不高

  博士毕业生对科研硬件条件的评价较好,图书资料、科研设施条件的得分都超过了4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资源的持续投入,我国在科研硬件条件方面能够较好地满足博士生教育的需求,这为博士生的科研训练提供了重要保障。不过博士毕业生对生活条件的评价不太乐观。根据过往的调查,博士生对奖助体系的满意度一直不尽如人意。尽管2017年国家全面提高了博士生的助学金,但从本次调查反馈来看,博士生资助仍是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博士生教育亟须改革的方面,41.4%的博士生选择了提高博士生待遇,该比例与2017的调查结果(29.4%)相比有了比较明显的增长。而对于“学校提供的助学金能满足我的生活需要”以及“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资助渠道”,博士毕业生的得分分别为3.61分和3.72分。

  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调查:一半的博士生延期毕业?

  另外,博士生在有关住宿条件指标上的得分也只有3.68分。随着博士生培养规模的持续扩张,博士生面临的科研训练与生活上的冲突可能会越来越大,例如申请“三助”岗位竞争性增强、宿舍数量不够等。如何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能够保证博士生的资助水平和生活条件,是博士生培养单位需要重视并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调查:一半的博士生延期毕业?

  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现象需要进一步关注

  调查结果显示,约一半的博士生是延期毕业的,并且延期毕业的博士生无论在归属感上还是整体满意度上都明显不如未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已有研究还发现,延期毕业也往往会使博士生在学业上、经济上、健康等方面产生较大压力。因此,如何降低博士生的延期率需要引起博士生培养单位的进一步重视。根据已有研究,导师的指导、课题支持、合理的课程结构等都是促使博士生顺利毕业的积极因素。因此,除了设置合理的就读年限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单位要重视博士生的学术训练过程,通过加强培养过程各环节的质量促进博士生顺利完成博士生阶段的学术训练。

  【来源】综合整理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转自必记本,作者:许丹东、翟月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沈文钦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陈洪捷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转载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转自必记本,作者:许丹东、翟月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沈文钦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陈洪捷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