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3750万人口的河南,综合实力却被安徽弯道超车

  在中部六省中,有这么一个省比较特殊,不仅全国四大经济体,便有3个与其紧邻。而且其身份还是长三角成员,成为中部六省中唯一进入我国四大经济圈的,它便是安徽省。自从加入长三角之后,安徽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增速更是十强省中第一,先后反超河北、北京、上海,强势挺进十强。本文,我们便通过20项核心指标,为大家全方位对比分析同属于中部六省的安徽和河南,看看后起之秀安徽反超河南可能性有多大?与此同时,透过大数据呈现后,关于两省的相互优劣势以及差距也就自然一目了然。

  

  一、面积:

  1、河南16.7万km2,全国占比1.74%

  2、安徽14.01万km2,全国占比1.46%

  两省虽然在GDP上全部跻身全国十强,但在土地资源面积上,两省却均低于全国2%。而这一反差也完美诠释了为何我国始终坚持在国土面积上,一点也不能少了。即便两省在面积上均相对偏小,但河南依旧比安徽大了2.7万km2,相当于2个合肥大小。这也意味着,在土地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空间上,河南相对于安徽更游刃有余。反观安徽,则是相对更捉襟见肘。

  

  二、常住人口:

  1、河南9872万,全国第三

  2、安徽6127万,全国第九

  面积是安徽1.2倍的河南,不仅在人口规模上再次胜出,而且足足是安徽的1.6倍。尤其是河南高出安徽3745万的人口,相当于当下火遍全国的贵州全省人口。不仅如此,河南还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超过9000万人口的,在全国也是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之后,稳居第三。反观安徽,不仅刚刚被浙江反超,退居第九,而且只有河南的62%。不过,也正是因为巨大的人口差异,让安徽何时反超河南变得更耐人寻味。

  三、人口净流入:

  1、安徽14万

  2、河南-11万

  河南虽然人口高出安徽3700余万,但地处九州腹地的河南,却在象征人口活力的人口净流入指标上,反而是流失超10万。反观地处长三角的安徽,即便是面对江浙沪强大的人口虹吸力,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净增14万。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两省在人口吸引力上的“背道而驰”,也让安徽反超河南变得水到渠成。不过,由于两省的人口绝对差实在太大,安徽想要在人口上反超河南还是相对不现实的。

  

  四、GDP总量:

  1、河南61345亿

  2、安徽45045亿

  安徽虽然在近年来相继反超了河北、北京、上海,跻身十强。但面对与河南之间高达3700余万的人口差,安徽在GDP上依旧是落后于河南1.63万亿,这一数值甚至要明显高于两省省会GDP。不过,安徽虽然在GDP上依旧完败于河南,且短时间内难以反超河南,但1.36倍的差距却是相比于人口的1.61倍大幅度缩小。相信这一变化也会让河南有所改变,以防止安徽真的后来居上。

  

  五、GDP增速:

  1、安徽8.70%

  2、河南6.48%

  虽然在过去五年里,有三年处于疫情期间,但安徽依旧是凭借年均8.7%的高速度脱颖而出。反观河南,则是仅有安徽的74%,两省的速度差高达1.34倍。面对如此悬殊的速度差,两省的差距也是在短短五年内便从1.51倍锐减到1.36倍。因此,河南如果无法及时扭转速度颓势的话,还真有可能被安徽实现以少胜多的弯道超车奇迹。当然,拥有全国第一大户籍人口的河南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河南的提速吧。

  

  六、人均GDP:

  1、安徽7.35万

  2、河南6.21万

  安徽虽然在GDP上,难以和内陆第一大经济体的河南相提并论,但身为长三角成员的安徽,则是在象征经济发达程度的人均GDP上以18%的绝对优势胜出。可惜,安徽距离全国均值8.9万依旧是相差甚远,即便是在中部六省中,也是仅仅位列第四,不及湖北、湖南、山西三省,更是远低于同属于长三角的江浙沪。至于河南,则是和GDP的曲高和寡形成鲜明反差,人均GDP直接垫底中部六省,成为中部六省中唯一低于7万的。

  

  七、人均收入:

  1、安徽3.27万

  2、河南2.82万

  而在居民收入水平象征的人均收入上,安徽不仅再次胜出,而且16%的优势,近乎于和人均GDP的18%如出一辙。这也意味着,两省无论是在省强还是民富方面,差距均差不多。而相对更高的收入水平,也让安徽在居民消费力上,拥有更游刃有余的支配空间,不仅消费支出明显高于河南,而且消费透支率也是略要与河南,这也说明了安徽在消费欲望上更强烈。

  

  八、人均纳税:

  1、安徽0.37万

  2、河南0.26万

  居民收入水平更高的安徽,即便是省会合肥不及河南省会郑州,但在象征高收入人群纳税贡献率的人均纳税指标上,不仅守住了领先优势,而且足足高出河南42%,相比于人均收入的16%,可以说是陡增。这也意味着,安徽在绝对高收入人群的数量和质量上,均要明显优于河南。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安徽人口不断流入,而河南反而不断流失了。甚至越来越多的河南人选择背井离乡前往安徽深造。

  

  九、人均社消:

  1、安徽2.89万

  2、河南2.47万

  果不其然,在省强民富两大维度均更胜一筹的安徽,在全省消费力象征的人均社消上,再次拔得头筹,而且领先优势也是和人均GDP、人均收入近乎于持平,为17%。这也是极为罕见地三大核心人均经济指标差距如此雷同。由于消费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河南想要扭转速度颓势,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积极性,便是摆在河南面前的一大待解难题。

  

  十、人均存款:

  1、安徽6.76万

  2、河南5.88万

  在最能体现居民财富值的人均住户存款指标上,安徽不仅再次胜出,而且领先优势同样是15%。至此,五大核心人均经济指标全部罗列完毕,安徽不仅大获全胜,而且有四项的领先优势处于15%-18%之间。由此可见,加入长三角之后的安徽,在省富民强方面质的飞跃。反观内陆第一大经济体河南,则是略显囊中羞涩。而且随着河南的人口不断外溢,河南在经济指标上和安徽之间的差距,有可能日益扩大。

  

  十一、百强市:

  1、河南6个,百强市率35.3%

  2、安徽3个,百强市率18.8%

  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河南,虽然在百强市数量上不断在缩减,但6个百强市的成绩,依旧是内陆第一。反观安徽,虽然下辖地市数量同样多达16个,但百强市数量却仅有3个,刚好只有河南的一半。不仅如此,在百强市质量上,无论是省会合肥,还是第一地市芜湖,都要低于河南的郑州+洛阳双核组合。因此,安徽在全省发展均衡性方面,不得不承认和河南之间的明显差距,这也让安徽百强市质量提升变得任重而道远。

  

  十二、财政收入:

  1、河南4261亿

  2、安徽3589亿

  安徽虽然在省会合肥GDP上,已经和河南郑州旗鼓相当。但由于巨大的人口差距,导致安徽在财政收入上,依旧是难以和河南一较高低。而19%的差距,也真实反映出安徽想要在财政上反超河南,还是相对困难的。另外,相对领先的财政收入,也为河南提供了更多的财政支出保障,这对于河南城市建设,堪比如虎添翼。反观安徽,相对捉襟见肘的财政收入,难免会让各市财政支出相对不充足。

  

  十三、规工总利润:

  1、河南2534亿

  2、安徽2449亿

  拥有3700余万绝对人口优势的河南,虽然在象征全省工业硬实力的规工总利润上,依旧是更胜一筹。但3.5%的微弱优势,相比于人口的61%,明显是僧多粥少,完全不够分配。这也直接导致河南在五大人均经济指标上,全面完败于安徽。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就明白,为何在现如今鱼龙混杂的互联网时代,关于恢复振兴实体工业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了。因为工业才是一省,乃至国家挺直腰杆子的底气,而服务业充其量就是服务于工业。

  

  十四、进出口总额:

  1、河南8524亿

  2、安徽7530亿

  没想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十余年的安徽,在外贸上依旧是举步维艰。不仅是长三角四大成员中,唯一低于4万亿的,而且仅有7500余亿,即便是面对河南,也同样是落后了13%。而进出口明显更胜一筹的河南,不仅将获得更多的国际经济交流权,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将获得更多的发展契机。这对于信心满满的追赶者安徽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

  

  十五、建筑业总产值:

  1、河南15087亿

  2、安徽11702亿

  在象征城建硬实力的建筑业上,百强市多达6座的河南,可以说是毫无悬念地以1.3倍的绝对优势再次完胜安徽。虽然河南省会郑州在城建上并非出类拔萃,甚至有点乏善可陈,但基建相对更弱的安徽,其省会合肥更是囊中羞涩,不仅城市实力不及郑州,而且城建规模也是远不及郑州。第一地级市芜湖,更是难以和十三朝古都洛阳相提并论了。这也反映出,缺乏基建实力支撑的合肥,想凭借合并巢湖来做大做强,还是不太现实。

  

  十六、粮食产量:

  1、河南6789万吨

  2、安徽4100万吨

  虽然两省均属于我国三大平原腹地,粮食产量也是稳居全国前五。但面积大出19%的河南,却在产粮上足足高出安徽66%。这一反差,也说明了地处九州腹地的河南,在土地资源质量上,相对于安徽更人杰地灵。相信这也是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大部分古都都选择河南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河南对于全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无与伦比战略地位。

  

  十七、百强医院:

  1、河南2家,其中人均医师32名/万人

  2、安徽2家,其中人均医师30名/万人

  在医疗硬实力象征的百强医院数量上,人口只有河南62%的安徽,虽然以2家的成绩和河南平分秋色,但在质量上,安徽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国50强左右的成绩,却是明显低于河南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国30强上下的成绩。不仅如此,在医师资源方面,人口是安徽1.61倍的河南,反而是高于安徽。因此,关于两省医疗实力的孰强孰弱,也就自然一目了然。

  

  十八、5A景区:

  1、河南15个,文旅收入3160亿

  2、安徽12个,文旅收入4640亿

  说到文旅,便不得不提拥有我国八大古都半壁江山的河南了。其中,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等历史名城,更是近乎于家喻户晓。河南也是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顶尖文旅资源5A景区上稳居中部六省第一。以至于即便是拥有黄山归来不看山的安徽,也只能屈居河南之后。不过,从文旅收入来看,安徽反而是更胜一筹。不过,造成这一反差的关键因素还在于长三角地区巨大的人流效应。

  

  十九、双一流院校:

  1、安徽3所

  2、河南2所

  人口高出安徽3700余万,且大学数量是安徽1.29倍的河南,恐怕做梦也想不明白,为何在至关重要的顶尖科教资源上,反而是完败于安徽。不仅双一流院校以2:3不及安徽,同时河南郑州大学的绝对实力更是完败于全国十强院校之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正是因为科教资源的囊中羞涩,让河南成为十大经济体+十大人口中,唯一没有985院校的。这一点,即便是小编本人,也为河南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点抱不平。

  

  二十、在校研究生:

  1、安徽11.1万

  2、河南9.2万

  众所周知,在我国现代化强国进程中,除了“科教兴国”外,还有下半句,那就是“人才强国”。而从两省的储备人才在校研究生数量来看,作为我国第一大户籍人口的河南,依旧是未能实现翻盘,甚至不足人口只有自己62%的安徽83%。而造成这一反差的关键因素,便是科教资源的明显短板。因此,河南想要避免被越来越多的省份反超,加强科教资源的打造,以及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已经是迫在眉睫。

  

  总结:在经过以上20轮精彩纷呈指标的全方位专业解读后,相信大家对于安徽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有了更为清晰的定义。与此同时,安徽和内陆人口、GDP双料第一省的河南,在各大核心领域的相互优劣势以及差距也就尽收眼底。最后,便让我们一起揭晓两省的综合实力对比结果:

  1、河南综合得分967,共计11项领先,优势率55%。其中,领先幅度大于20%的共计6项;

  2、安徽综合得分945,共计9项领先,优势率45%。其中,领先幅度大于20%的共计5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