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专业介绍

  2023.6.23更新(置顶)

  上学期因为疫情,我的学习与生活的节奏被搞得很混乱,而这几个月我终于经历了一个完整且正常的研究生学期,一转眼又是一年高考季。在这里我想说一个关于高考专业选择的个人看法。

  哲学是一个冷门专业,也有人会将之归入天坑专业,不过相对而言可能是因为人数太少所以也不是很有话题度。我个人认为,如果说不同专业的就业水平的平均线是可以互相比较的,但个人在其中会受到多大的制约却是一个各凭本事的事情。

  比如说,大家基本都会认为法学比哲学好,甚至我也同意,但是就两个学生在这两个专业可能拥有的发展路径来说可能却未必如此。我姑且认为,法学的下限要比哲学高,而上限也比哲学高。

  但是,在这两个行当走到中游或者中上游的难度却可能是不一样的。

  以吉大哲学和法学为例,我们当年(现在的政策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哲学系的保研率是百分之五十,并且我们人并不多,基本上别太摆别挂科基本就是可以保研的,而相对而言法学的保研率就要比这低得多,但与此同时法学又卷得要死(一般来说一个院校的法学专业可以汇聚绝大部分最卷的文科生?)。于是到最后我们班保研到北大人大复旦武大南大的都有,但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可能想搞个同层次名校的研究生读读的难度就更高。

  而一些清北本科的同学们在本校卷不出头,只能研究生降级或者另谋出路,也是相同的道理。

  换句话说,一个行当好不好是一回事,而作为个体的你能在其中获得多少机会和资源却又是另一回事。人人都说北上广机会多,但铩羽而归的失意者却也一点都不少。

  总得来说,我认为:宁做鸡头,莫做凤尾,因为鸡头好歹能吃饭,凤尾可能就只能吃屎了。

  以上说法并不意味着我是要劝同学们选哲学别选法学,而是想要提供一个关于在大学中获得更好个人发展的思路,这并不是很多天真的同学想得那样,某专业分更高某专业毕业了能干嘛干嘛,这样的世界图景太过简单扁平,不足以囊括更多细节。

  在哲学这样的专业里,能够决定你是否过得好的不仅仅你是否足够努力并展现了良好的学术能力,很多时候更重要的是你个人的社会化水平(这在哪里都很重要),比如对个人处境的准确认知,比如搜集信息和情报,比如与人打交道,比如熟悉所在组织的运转机制,这些相对比较偶然细碎的因素勾连成线,也已经足够改变一个人的轨迹了。

  2023.1.17更新(置顶)

  本次更新我并没有对文章内容进行任何改动,而是想要做一个应该能长期适用的补充性说明。

  首先,本文涉及到具体的学术内容的部分,有很多都是相当笼统且肤浅的,这一点随着我进入研究生的学习提高了眼界之后就变得更加明显,但我暂时并不打算做一个更好的修改。除了我当下确实不是很有能力和心力之外,也是考虑到了本文的多数读者应该都是非专业学习者,一些错漏之处并不太会影响整体的感受与判断,所以就暂时搁置。这一条更多是出于自辩目的的补充。知乎上比本文更专业更具有学术风范的回答和文章有很多,它们更能作为这一方面的代表。

  我最想补充的,是想要提醒本文的读者,一篇涉及到考学&就业情况的文章必然有其时效性。我并不是教培或者职业规划的相关从业者,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时刻跟进。随着当下形势的发展,哲学专业乃至学术工作是否是一个好选择,是否能够意味着一个还不错的就业预期,没有人能说得准。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直赢。

  总体而言,选择哲学专业,在当下,意味着就业相对更多依附于体制而不是市场,主流就业路径依然是国企、编制、高校(高校里的岗位门道也有不少),这些地方的工资水平与所在地区乃至整体的经济发展都密切相关,并且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因此也具备相当强的随机性和个体性,其中很多门道和具体情况都因人而异,并不太能提炼出一个普适性的结论。

  所以,还是需要一些宏观把握的能力,玩得起的心理素质,以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志。

  2022.6.8更新

  考完研在家没什么事,决定进行改动幅度较大的重写,使条理更清晰语言更凝练,算是豪华升级版。

  2022.4.12更新

  我的二战已经结束,今年的考研过于内卷竞争过于残酷,我过去的一些判断已经不适用了,因此我对本文进行了一些改动,并附上我二战的心得体会。

  https://zhuanlan.zhihu.com/p/496943495https://zhuanlan.zhihu.com/p/4969437742021.8.10更新

  附上新写的一篇回答,或许能够让有心了解哲学专业的读者对哲学有另一个角度的认识。

  哲学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宗教式的信仰,一个哲学学习者能做的事情或者能拥有的现实影响力很可能很小,务必抱有平常心、

  同时删了一些以前的废话,做了点小改动。

  知乎用户:我喜欢哲学的主要原因是我认为哲学能救世,我是不是哪里想错了?2021.3.30更新

  进行了一些修改与补充(比如保研率等,我会用括号标出),同时我本人经历过考研失败+找工作以后,对于哲学这个专业/行当有了一些更贴地气的认识,在此进行补充。

  2020.7.15更新

  这是我给母校的高考毕业生写的专业介绍,在去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侵权必究。

  一些常见的,当人们提到“哲学”时会有的想法及偏见:

  对哲学的十大误解|“精神不正常容易自杀”是其中之一总体而言,知乎依然是目前简中互联网平台上,普通人能接触到的哲学专业学习者最多的地方,门槛也极低。不过哲学版块下也同样是民哲泛滥的重灾区,充满了暴论,不乏很多赞数很多关注者很多的答主,最好还是仔细辨别。面对陌生领域,即使是专业学习者也可能会翻车,毕竟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别人说啥就是啥。

  徐耀:关于Dr.Yao对叔本华的观点一、专业概览

  招生情况:

  一般来说哲学主要是收文科生的,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人大的PPE(Philosophy,Politics and Economics)就招理科生的。总体而言一所院校专业收文科生理科生是很具体的事情,一切都应以当年的招生目录为准,往年的可以拿来当参考,但是不排除今年这个省收明年又不收了的情况。

  其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壁垒的加厚,哲学在很多领域都已经慢慢失去了能量,因此在一些前沿领域,跨学科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多,比如人工智能、神经医学等等。也就是说,即使是选择了一些更广义上的科学研究,未来很可能还是会有些殊途同归之处。

  (但这对应届高中生乃至本科生而言都太遥远了,甚至跟绝大多数的在职的学术工作者也没什么关系)

  鉴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哲学基础,所以如果硬要说读哲学专业要有什么准备的话,可能需要比较好的阅读能力(理解、梳理、概括、分析、联想等,包括所谓的感悟力),总体来说主要和语文水平挂钩,往大了说是语言能力。哲学专业的考试很多时候可能靠背也能考得不错,但是靠背是学不好哲学的。以及,不要把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的内容当成哲学。

  就业情况:

  哲学系并不太能提供严格意义上的对口工作乃至谋生技能,哲学系的对口工作只有学术工作。如果想要从事学术研究,那么就基本确定要本硕博一路读下去,甚至进站做博后,然后找个高校谋得教职,开始作为学术工作者的教学及研究任务。在这个意义上,本科生和硕士生是不够格从事学术工作的,还差远呢。

  学术工作是一个好的选择吗?这一点仁者见仁,可以肯定的是这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毕竟一个人本硕博读完都已经年近三十了,这个时候大概很多昔日同窗早已成家立业。总得来说,如果不是非要卷名校非升即走,哪怕是土博找个一二本的教职应该也还是没问题的,工资肯定也够生活。

  当然了,从事学术工作的向来都只是少数人,剩下的学生的毕业流向就非常多样了。总体而言,哲学系的毕业生(本硕博都差不多,会有平台和门槛的差距,不过一般而言都读博士了应该更多还是做学术)更容易找到诸如党务、宣传、文秘、编辑方面的工作。在很多用人单位眼里,学哲学、文学之类的专业的区别并不很大,很多时候仅仅意味着“文字能力强(会写东西)”,你的专业文凭会使得用人单位相信/期待你能够因你受过的教育而拥有一定的能力去处理相关的事务。即使是考公的时候,很多具体岗位的专业要求也会把很多类似的专业会被放在一起,比如哲学专业会被归入“中文文秘类”,和汉语言文学是一类,能够选择的岗位还是蛮多的。

  文字能力实在是有些玄乎和泛泛,因此客观来说哲学系是一个吃学校牌子的专业(哪怕该校哲学系并不强,但北航哲学毕业生肯定还是比黑大哲学毕业生有更多选择),如果学校牌子不太响,该校哲学系的毕业生可能真的会在就业上有更多的困难。

  这是吉林大学哲学系给出的数据。学习情况:

  哲学专业会在哪个学院跟学校的划分有很大关系,有的学校有专门的哲学院,有的划给马克思主义学院,有的划给人文学院,有的以哲学为主干添加了其他专业,比如吉林大学的哲学社会学院;北大和南大似乎是把宗教学从哲学分出去了,报考时是什么样子我也不清楚(宗教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但是它逐渐有脱离的趋势,同样的还有逻辑学)。

  一个哲学系的排课内容往往会受到该校该院的历史传统、学术理念以及师资力量的影响,很多时候是能够在官网的培养方案里查到的。以我的本科母校吉林大学为例,我们的本科教学内容主要有哲学史、二级学科入门、经典选读等,因为吉大马哲较强,所以在本科的排课上会更侧重一些。

  (不过授课并不能涵盖哲学的所有内容,就好比你看了一本哲学史把从古到今的哲学家都过了一遍,你也并不能说你“都懂了”)

  哲学系的强弱,可以大致参考学科排名,不过在一些具体的细节方面可能会有偏差,比如现在的吉大哲学系我不觉得能和清华浙大一类的学校比。

  这里附上评估结果的官方链接: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如果学科评估的结果并不是很好,或许在该校选择读哲学的性价比就不会那么高,或许选择一个该校排名更好的专业是个合适的选择,但这仍然要看具体的地域、专业前景等,毕竟哲学不是什么非学不可的东西。有的学校的哲学评估排名相对靠后不代表他们就弱,也可能是相对有些偏科,比如东北大学的科技哲学就是全国前列。

  读研的话,无非保研和考研两条路,这个时候就有了二级学科的选择。哲学下设八个二级学科: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美学、宗教学、伦理学、逻辑学,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强项,不过这个对应届的高中生而言就不是那么重要。

  保研的话,985院校的保研率会高一些,不过也要看具体的学校和年份,考虑到哲学院系通常是小门小户,这也就意味着在哲学系实现学历升级(比如从吉大到清北人复武大南大)是个相对容易的事情,至少应该是比经济法律这一类的卷王专业容易多了。

  考研的话,这事儿就很有说道了。每年都有不少哲学系的本科生在读研的时候转行,也有大把其他专业的学生选择哲学考研。过去可能哲学还比较冷门,但是从2022级的考研形势来看,哲学的蓝海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哲学现在相当火热。老实说,学习哲学是需要基础的,如果是跨考生,缺了本科四年学术训练且自己也不怎么钻研的话,研究生阶段可能会很痛苦,毕竟研究生的节奏和教学内容跟本科大不一样,大概没太多夯实基础的机会和时间。

  (虽然这么说不太好,但是相当多跨考生的水平真的太差劲了,可能连基本的文本梳理都做不好,往往学习态度也很糟糕。这一类人很多时候会处在本校鄙视链的底端……)

  我自己也经历了哲学考研,有专门写过相关的回答和文章,就不再展开说了,此处我放一个回答,请结合我前面更新贴上的二战经验食用。

  哲学研究生好考吗?具体的读研读博的生活情况以及申博考博,争取教职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我还没经历过就不写了。

  实际上,如果有志于学并有能力精力财力,其实去国外学习哲学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国内的哲学教育确实比国外差远了。我看到近来比较活跃的青年学者很多都有海外博士,如今不少名校也会优先考虑海归。但话又说回来,虽然土博可能在学术能力方面相对次一些,但留在国内同样也会有一些混圈子熬资历一类的收益,这就仁者见仁吧。

  说得刻薄一点,哲学就是个出了圈子之后极度贬值,且缺乏生产力的行当。也许你熟读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懂这样那样的细节,但脱离了学术工作的环境之后其实根本没人在意你到底看过几本书,也就是说,你曾经投入过的精力如果不在圈内,其变现的价值大概会相当有限。作为一个成年人,选择一个专业同时也意味着一种职业方向的可能及其未来生活,这是值得仔细斟酌的事情。

  二、个人感受

  前面的内容或许有些冷冰冰,学弟学妹们未必能看得下去,所以我来写一些学习哲学的个人感受。

  我自己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没有报哲学,我是被调剂到的吉大哲学系,一个冷门的王牌专业。

  我在高中以前一直都是一个矫情的文艺青年,痴迷于作文素材积累,偏科语文,17年江苏卷语文128+35(按照往年的分数,150乃至155往上就算是高分了)。那时我的理想专业是中文系,或者社会学也行(因为那是我认为社会学可以帮助我看透社会上的纷繁乱象,由此帮助我活得更清醒),不过那时我当然不清楚各种专业的就业情况,我的父母也依然带着中文系不好找工作一类的偏见,因此他们并不太支持我进中文系。

  高考之后我就完全放飞自我了,那时年幼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处在一个相当关键的人生节点上,我几乎没有参与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没有自己去找学校和专业的介绍,只是在爹妈列出来的专业里随便勾上几个排出个一二三来。我对父母说,既然你们不希望我进中文系的话,那我学什么都差不多,你们看着填吧。

  (后来我才知道,中文系不怎么教文学创作,更多教文学批评和语言学,所以请一部分认为进了中文系就能写作功力大涨的同学摒弃这个幻想)

  在哲学系的四年里,我原本想要从事文学创作的梦想逐渐消退(不过我还是会有写东西的习惯),老实说我本科期间都没太专门去读一些文学作品,除了因为我懒,还因为那些原本可以用来读闲书的时间更多被用在读文献上了。不过虽然我没怎么再读过文学作品,这也并不意味着鉴赏力、审美趣味等方面的消退,反而是大有进步的。

  我高一那年,第十四届苏教国际杯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第一名是一位天一中学的学姐,叫勇力嘉,以一篇作文神作《边界》技惊四座,这篇神文也随之广为流传。后来她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据悉毕业后去了纽约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

  北大才女的特等奖第一名作文《边界》,放笔纵横,宛若天成这篇作文给人的感受,包括后来她在访谈中所提到的,都是非常“哲学”的。然而,她彼时毕竟还是一个没接受过系统训练的高中生,老实说这篇作文虽然文采飞扬富于哲思,但更接近文学而不是哲学。

  有句很著名的话,“文史哲不分家”,虽然我常用这句话来和中文系的女生套近乎,但这句话本身其实有些不妥当,这三个学科都有自己非常独立的研究领域和严格的楚河汉界。哲学也会研究语言学和文艺理论,算是和文学有交叉,不过相对而言哲学并不太关注具体的文学作品,以及具体的诸如地方制度人口迁徙等历史事实。

  可能很多人会有一种错觉,即哲学是一个文艺青年的胜地,但事实恰恰相反。

  前文提到,我曾经是一个矫情的文艺青年,这是一个如今我弃若敝屣的身份,或者说是一个已经被我扬弃(既克服又保留)的过去。矫情或许意味着更强更细微的感知力,甚至更强的创造力,但是很多时候这也意味着对所察觉的事实缺乏系统的认知,因此在心态上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在人际关系以及内外关系上不太能够拎得清把握足够的分寸,那些敏感和创造力更多是内外矛盾的张力带来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非常感激命运的安排,哲学治好了我的矫情病,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健康的普通人。

  我身上非常显著的变化是,我高中时纤细敏感常常使我黯然神伤的神经逐渐消退,曾经觉得自己与周围的庸众不同的遗世独立的想法逐渐消弭,我变得刚强自信,与世界不再是对抗性的关系,而是与这个世界和睦相处。这当然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我在班级中的地位不再像高中时那么压抑,比如我脱离了高考和父母管教的枷锁,比如我曾收获一份爱情,但根本原因还是学习哲学。我沐浴了思想与理性的光辉,三观得到了改造。即使曾经的无何有之乡已经被解构,但是理性与思考的力量使我站在了这厚重的土地上,当灵魂不再与世界对抗而是拥抱融入其中,那么彼岸就蕴含在此岸之中。

  由于事业有专攻,而哲学又相对冷门且承受着很多误解偏见,多数人都不理解哲学到底是干嘛的,某种意义上我彼时自觉与众不同这件事,慢慢就变得更合情理。我刚入学时当时的系主任开玩笑说,学哲学的应该是平常心、异常思,如果一个人一眼让人看出来他是学哲学的,那他很可能就没学好。

  我姑妄言之,哲学(乃至学术训练、研究及工作)在本质上是客观的理性的,拒斥模糊不清缺乏逻辑的表达,崇尚清晰与严谨,这么一来自然也就没了矫情的空间。从我自己在学习哲学这几年前后的文字风格来看,过去的我更敏感更主观,而如今更多是理性透彻些的新风格,在如何使表达更有条理,如何把一件事说清楚这些方面,我的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

  因此,我并不为进了哲学系而怠于文学和创作而感到可惜。实际上,每一个愿意保有超越关怀的人,对哲学都会更为亲近。我虽然曾是一个矫情的文青,但我相较于炫丽的文法与遣词造句的功夫,更爱深刻的人文内涵与关怀。所以我偶然被调剂进了哲学系,幸运的是刚好很喜欢很合适。

  如果要笼统地概括一下哲学和文学(多数中学生更容易接触到的东西)的区别,哲学更多旨在解释世界并帮助人们理解把握世界(虽然马克思说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文学更多是描绘世界带来情感的陶冶,间接也能帮助人们理解把握世界——解释和描绘总是不一样的。

  此外,哲学学习确实能够相当大幅度地提升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包括但不限于对其他人文学科强于普通人的理解能力,更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更不容易轻信暴论被带节奏),更好的审美鉴赏力等。

  这一点暗示了一个事实:接触乃至学习研究哲学,是有门槛的。

  先贴两个我的回答:

  请问 读哲学系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平时都有什么神奇的梗?我是初三的学生,想问问哲学对我的学习有没有好处,还有就是我该学那些哲学问题?事实上,我的这位郑外的好朋友除了自己早早就学习哲学之外,如今他的很多保持联系的校友也在学习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了我的一位曾就读于湖师大附中的师兄身上,他的很多昔日同窗好友现在也在从事相关的学习研究。而我几乎没有可以一起谈论哲学乃至学术事业的同窗乃至校友,本校上下几届就没几个哲学系的,有个把好像还是混子……

  我认为地方教育资源的差距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在我的家乡这样的落后苏北小城市,普通市民没什么人文素养因此也熏陶不出来孩子的相关兴趣,普通学生通常没什么接触哲学的契机(不过现在网络发达了可能会好点),实在是太正常的一件事。如果不是我阴差阳错撞开了哲学系的门,我可能真的终我一生都未必会真的接触这些,大概会变成现在的我所讨厌的那类人吧?

  平心而论,这个世界上的蠢人真的很多,主要体现在表达能力上的逻辑混乱和语词误用,理性思考和表达真的是非常稀缺的品质,哲学学习有助于这些优良品质的形成与提高。

  (魔怔人不在此列)

  虽然我说蠢人很多,但含义已经与我前文所提到的自觉遗世独立不同。我不认为自己蠢,认为自己拥有一定的理性思考的能力,这一点并不需要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才能获得证成,而是一个非比较性的事情,即我自认为达到了某个标准,由此可以自洽自足。

  三、对一些误解的澄清

  (这一部分限于水平可能会有错漏,欢迎批评指正)

  当我跟街坊邻居说我在哲学系的时候,有人会恍然:噢!你是搞马克思的!我也不会多解释。

  显然,在这个时候,他们应该是把哲学这个专业,同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乃至大学里要学的马原等一系列重心在于意识形态强化与普及的课程(这些都可以算“政治课”),联系在了一起。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加上很多高校教马原公共课的老师太水,哲学连带着也要吃挂落。绝大多数普通人是区分不了马理论和哲学的区别的,何况很多高校的哲学系真的在马院里。

  如今的政治课本,乃至马原等一系列的教科书体系,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人把握的,这一套东西主要来自苏联人当年的教科书,虽然确确实实呈现了一些哲学内容,但教材本身和教学过程中常有歧义和曲解。哲学乃至作为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这么肤浅。

  真正的哲学只能是唯物主义吗?我高中的时候,有很多哲学题都是让考生挑拣A理论B概念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常出场的有“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被感知”“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等。虽然这确实有利于判卷赋分凑够考题比例,但这也很大程度上歪曲了普通学生对哲学的认知,比如一提到哲学就想到唯物唯心。

  这种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划分,出自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节,与哲学基本问题(这个其实学界是有争论的)有关,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何者为本原、可知不可知)。

  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而创世说在哲学家那里,例如在黑格尔那里,往往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繁杂和荒唐得多),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是在别的意义上使用的。恩格斯自己都强调了,唯物唯心没有什么别的意思。真实的哲学系学习并不很关注谁唯物谁唯心,唯物唯心也没有什么孰优孰劣之分,该学的都得学。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唯心主义天然不正确,也有人会觉得唯心主义分明有很多于人生有裨益的道理。这里要强调的是,你可以质疑哲学家的理论,但是不要怀疑哲学家们的智商,哲学家也是有健全生活常识的人。

  唯心主义的一个很显著的理论传统就是用概念去把握世界,比如我们眼前有一张桌子,我们凭什么说,这是一张桌子?你如果没有关于桌子的概念,你怎么知道这东西是桌子?概念把握世界,是我们思考的“逻辑前提”而不是“时间前提”,也就是说并不是桌子的概念时间上先于桌子存在,而是我们必须要有关于桌子的概念才能把握这个桌子。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存在即合理,并且知道这句话是黑格尔说的,可能会觉得黑格尔真的是毫无生活常识并且对此嗤之以鼻,更有甚者会觉得他是想给什么东西洗地。但是实际上这个简略的翻译很容易结合日常语境而引发歧义。黑格尔的原意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我们常见的翻译里的合理≠正确。

  古往今来,有个很多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因此也会有很多对哲学的不同理解。换句话说,哲学并不存在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定义。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过一个范式概念,举个例子,有一个领域里有一百种学说,每个学说都有人信,有一天有个奇才横空出世一统江湖,提出的学说所有人都信服,日后所有人研究该领域都必须按照他的路子走,那么此人的学说就成为该领域的范式。比如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物理学领域的范式,彼时很多研究者都认为物理学已经是一个被完成的学科了(普朗克的老师劝他别学物理学的理由)。

  哲学没有范式,或者说它一直处于一种前范式状态,对哲学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势必需要提出一种完整的哲学观。有学者认为哲学没有范式本该如此,这说明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有了范式可能意味着哲学变成了一门科学,这是否合理以及哲学和科学是同质还是异质也是学界争论的问题。

  我认为,不同的哲学家提出的对哲学的不同理解,都是他们呈现给世人的,解释世界把握世界的一个角度。很多哲学家都觉得自己终结了哲学,但是很多后来人都追上来对他们进行批判反思,并提出新的意见和理论。

  哲学家当然也有生活常识,但哲学的内容很多乍看上去都与普通人的“常识”相悖。比如一些常见词语概念和日常语境中的含义并不一样,比如经验(我们能够通过经验把我这个世界,我们能够经验到这个世界),这里的经验更多是指“经历””感性知觉“;哲学里的感性理性也不是我们一般说的这个人很感性很理性,感性主要指我们的感官的性质,理性更多指思维能力。

  自康德以后,哲学开始成为一门可以被拿到学校里教学的学科,也就有了专门从事哲学的学术工作者,哲学也就越来越走向职业化和专门化,有了自己的学科壁垒,不系统学习(比如进入相关院系)很难介入其中。这似乎让哲学越来越变成一种小圈子里自娱自乐的游戏,但实际上,现在最前沿的数理化生知识也并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这不妨碍这些学科都真切地关怀着现实。

  如果想要自行学习一些哲学,那么我不推荐上来就啃一些哲学经典,比如三大批判、大小逻辑等,因为在缺乏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外行人是不可能看懂的,就算生啃硬啃下来也一定会充满误解曲解,以及错过一些重点内容。因此我更推荐先阅读一些导论性质的书籍,先大体明白哲学的论域,再读哲学史,差不多了再试着去看一些原典,同时学会参考二手文献。

  哲学的导论书有很多,像《哲学是什么》《万物的追问》《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哲学是做出来的》之类的都可以看看,大概看看就行,反正哲学学习总是要不断回溯的。我在本科后期去看一些哲学史,甚至考研期间重新备考哲学史,都会有新的收获,比大一大二初学时自然强了不是一点半点。

  四、哲学和科学

  我的本科母校吉林大学搞了一个在东师附中讲课的活动,授课阵容甚至比我们本科生更豪华,其中负责讲哲学和科学的是我系的高超老师,以下内容其实来自我在他的课堂上记的笔记。

  科学和哲学这两个词,可以划分出四种含义:

  首先是它们共同的含义:知识。人人都知道亚里士多德后来被伽利略给推翻的那个落体实验,大家会发现亚里士多德很莫名其妙的什么都懂。这是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哲学的意思就是知识的总和。亚里士多德把知识分为三类 理论科学、实践科学 、艺术。其中理论科学包括: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物理学(自然科学)以及作为方法的逻辑学,没错,就是在政治课本里可以看到的那个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在这里,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的宗旨是阐明事物的一般原因和原理,形而上学其实是哲学史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亚里士多德还有很多其他著作,甚至还有动物学的,因此被人称作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什么都懂一些,是后世诸多学科的创始人,但是他会认为自己在研究哲学。如今德语中科学的单词是Wissenschaft,其含义其实就更多是指知识的集合,而不是很多人看到科学以后会想到的自然科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分门别类的深化,它们的第二个含义就出来了:学科。就像可以说科学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哲学也有各种二级学科什么的。学界的一个很主流的观点,就是科学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从哲学的母体里脱离出来成了显学,当然现在也是如此。

  这两个词的第三个含义,可能也是体现二者区别最重要的地方,就是研究方式的区别。

  比如亚里士多德,他还是生物学的开创者,但是这和他对形而上学的研究还是不一样的,形而上学的思辨的定性的意义更重。那个时候关于知识的研究方式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目的论,即我们是朝向一个终极目的(比如至善)发展的;另一种是因果论,代表是德谟克利特(代表思想是世界是原子构成的,这里不是指化学含义的源自),即探讨一个现象发生的原因,向前追溯,向后探索,比如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自由下落形成了万物。

  很长时间里,目的论的研究方式占上风,德谟克利特这批人虽然很重要但当然比不了亚里士多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十六十七世纪,天文学,力学崛起,比如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里他也用的哲学,他的本意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自然),他的数学+实验的方法当然和亚里士多德很不一样,并且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人们陷入了对科学的无比的崇拜。一直以来,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认为现实世界是不完满的,而牛顿证明了,我们地球上通用的东西对天上的东西也适用(当然了这个时候量子力学还没兴起),所以刚才提到的因果论研究方式,也就是现在的科学的研究方式,终于占了上风。大体上可以这么狭隘地区分:定性+目的论,是哲学,数学+实验,依据一种因果论的逻辑,是科学。

  最后的含义是:水平、档次。很常见的有,这不科学!或者,我们要把它上升到哲学层面。这里所谓的“哲学”层面,可能更多来自人们潜意识里对形而上学或者抽象之物的推崇。

  很多哲学家对于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都争论不休,有的人觉得科学现在很牛逼了,我们就应该研究科学不研究的东西,做一些概念的澄清这样的工作,但也有人觉得总有一些领域是科学无法取代的,哲学要坚守这样一个纯思辨的领域,不一而足。

  最后的话:

  总得来说,哲学有它有趣的一面,也有晦涩的一面;有超越的一面,也有困窘的一面。作为一名热爱哲学的普通学生,无论我日后是否会从事学术工作,我个人都感恩在这里的学习与生活,并且做好了在这个专业所划定的区间内去追求想要的生活的心理准备,也就是承受着它的“坏”,同时充分享受它的“好”。

  哲学绝对不是一个非学不可的东西,也并不是一定要一条道走到黑的专业,在选择的时候三思后行,多考虑现实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选择了一个专业,基本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像外行人展示哲学的内容以及学习生活,帮助处于迷茫中的读者进行选择,尤其是正在填志愿的高中生,以及纠结考研换专业的大学生。

  希望本文能够帮到你,祝我的所有读者生活顺利,学业有成。

  更多疑问欢迎移步付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