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农民蜗居画画28年,老婆大哭,父母抬不起头,结果一幅卖130万

  2016年,湖北仙桃的农民熊庆华,在北京798艺术区的晨画廊,展出了他个人的绘画作品,几轮喊价后,最贵的一幅画,竟是卖到了130万元的高价。

  然而,在这之前的28年里,他一直都被人们称为“吃软饭的废物”。父母因为他蜗居“啃老”而抬不起头,老婆因为他不工作、不顾家而崩溃大哭。

  

  他却摇身一变,从不知天高地厚的蠢材,变为了“中国毕加索”。这翻身成名的背后,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熊庆华出生于1976年,是湖北仙桃一个普通农户家的孩子。他的父亲是个有手艺的木匠,家里还有30多亩田和一个鱼塘,相对于附近务农为生的村民来说,他们的生活已经算是富足的了。

  那个年代,农村的孩子都是以天地自然为伴的,只要给他们指一片田,他们就能玩得很开心。只不过熊庆华从小就喜静,不太喜欢和同龄的小孩子一起玩那些打打闹闹的游戏。

  

  他最喜欢的是,找一个舒服的角落,看黄牛吃草,看云卷云舒。后来他拿起画笔时,画的第一幅画,就是变化的云彩。

  当时他才6岁,画纸也只是一张随意捡来的稿纸,上面只有皱巴巴的几片云,却让家里读过书的三哥连连夸赞,说他是个画画的小天才。

  他受到鼓舞,就开始去用画画来记录生活中的瞬间。有时候是小孩在打闹,有时候是大人在干活,也可能只是某个角落的风景。虽然笔法幼稚,但却让人感受到了生机。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看一首诗一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能感受到他有画画的天赋,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索性就都称他为“小画家”。

  农村孩子有艺术天赋,是一件很洋气的事,所以当时他几乎是人见人夸,每个村民看到他都会笑脸相迎。父母也觉得脸上有光,就没有干涉他画画的事。

  再加上家境尚可,他们并没有在画笔和画纸这些用具上加以限制,就使得熊庆华的天赋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顺其自然地发展起来。

  

  以至于他初中时期的画,就已经不只是写实的记录了。他在美术课上画出的那棵树,将平时人们不会注意到的脉络,进行了创造性地突出,色彩十分鲜艳。

  美术老师看到这幅画时,只觉得一种艺术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感到惊艳。他双眼发亮地看着熊庆华,说出了影响男孩一生的话:“我还没有遇到过画得这么好的学生,你以后一定会是个伟大的画家!”

  这样的认可,一下子就点燃了这个少年心中的理想之火。但他性格内敛、不善言辞,把脸都憋红了,最后也只是点头“嗯”了一声。此时还没有人意识到,他的这声回应有多么郑重。

  

  为了能画得更好,成为真正的画家,他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画画中。他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有图画的书,每天放了学就回家临摹。慢慢地,上课对他来说,也成了一种煎熬。

  他什么也听不进去,每一分每一秒都只想画画,所以就开始在课上偷着画。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绘画水平的确是突飞猛进了,但学习成绩却一落千丈,直接成了倒数。

  父母和老师的态度,在这时候发生了转变,他们开始说他画画是不务正业,希望他赶紧回头,“好歹考个中专,也能养活自己。”

  

  或许是因为大人们只是一味地想要逼他放弃画画,而没有试图让他通过提高成绩来实现美术理想,他和大人们“决裂”了。他坚信自己是绘画的“天选之子”,所以不仅不听劝,反而还退了学。

  就这样,年少轻狂的他,在一系列的刺激下,生出了一种豪气和孤勇,开始了长达28年的蜗居生活。他把自己关在暗室里与世隔绝,沉浸在只有画笔和想象的世界里。

  

  他原本只是想逃离那些烦人的唠叨和自以为是的劝告,用自己的实力去证明一切。却不曾想过,他会从云端跌落,从天才变成一个人人都看不起的“废物”。

  事实上,如果只是辍学的话,并不会让熊庆华成为别人眼中的废物。大家之所以会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主要还是因为他犯了老百姓心中的大忌:啃老。

  由于他是备受宠爱的小儿子,家里有地、有鱼塘,父亲的身体也还硬朗,一家人的生活暂时还过得去,家人们就没有急着让他出去做工。

  

  可在传统观念中,儿子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到了年纪,就应该挣钱养家,谁挣的钱多,谁就有本事。照这样看,四肢健全,却还要靠父母养的熊庆华,就成了全村最没用的那一个。

  同龄的人,要么在读书,要么在打工,唯独他整天待在家里“游手好闲”。村民们看不惯他,时不时的,就爱挖苦两句:“熊大画家,今天摸了几两虾啊?二两够不够换张纸呀?”

  熊庆华虽然痴迷于画画,不太懂人情世故,但他毕竟是从小被夸到大的,他很清楚这些人夸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自然也就明白,他们现在的神情和语气,代表的是嘲讽和贬低。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小时候画画就是“小画家”,长大了画画就是“啃老的废物”。错的究竟是画画还是他?想着想着,他的倔脾气也上来了,自己对自己说:“瞧不起是吧?越瞧不起,我就越要画!”

  从那天起,他就化悲愤为力量,每天都奔波在图书馆和画室之间,不放过他能找到的任何一本绘画专业书。他把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在画纸上,风格也逐渐从温和走向了锐利,笔下的一切都开始变得抽象、夸张、激烈。

  在画室的时候,世界是独属于他的。而在家门之外的地方,他却是被抛下的那一个。村民们的目光和父母的沉默,他早已见怪不怪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初恋女友也会在订婚前夕悔婚,和别人一起骂他“废物”和“蠢材”。

  

  他默不作声地看着撕碎的请帖和扔了一地的贺礼,只觉得,满地都像是被踩碎的自尊。

  回到家后,他的父母嘱咐他,以后不要和相亲的姑娘提画画了。他没有力气再辩解什么了,只能把自己关进画室里,继续画画。

  本以为在村里那句“嫁给熊庆华就是跳火坑”的“名言”之下,他这辈子得和画笔过了,不曾想,还真来了一个“傻姑娘”,心甘情愿地跳了下去。

  

  1999年,文艺女青年付爱娇被熊庆华的画作打动,义无反顾地和他结了婚。他们的婚纱照只是一幅油画,付爱娇却感动得泪流满面。得知男方没钱办婚礼时,她宁愿自己出钱,也要和他结婚。

  一夜之间,熊庆华不仅有了妻子,有了爱情,还有了知己。但是生活一地鸡毛,如果一直没有面包的话,两人也难以得到真正的幸福。

  孩子的到来,让付爱娇不得不为未来做打算。毕竟,现在孩子是吃不起奶粉,以后很可能就吃不起饭、上不了学了。她开始试探着问丈夫,能不能为了孩子,先找一份工作干着。

  

  熊庆华自己也知道妻子不容易,就没有再坚持,而是和她一起去了工厂打工。他们在生产线上,做着一份计件的工作。

  熊庆华一天最多做一百个,但厂里的熟手却能做几千个。这巨大的落差,让他难以接受,他仅干了3天,就嚷嚷着要回去。因为他觉得这种工作毫无意义,他宝贵的时间应该属于绘画。

  于是,他车费都没挣够,就打道回府了,任付爱娇怎么哭也没有用。村民看到回来的就他一个人,都纷纷摇头,说他是个“吃软饭”的懒汉。他只能低着头,快速地回到自己的家里,继续蜗居。

  

  可有了孩子之后,他终究还是有了顾虑。为了担起父亲的那份责任,他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坐车来到了深圳,打算找一份可以靠画画为生的工作。

  他听说深圳的大芬油画村招广告画手,就立即上门应聘。老板给了他一张广告画,让他画一幅一样的。他一看到那些图案,就有了底气,因为对他来说,这种程度的绘画并不难。

  很快他就画完了,还胸有成竹地递给了老板。谁知,老板却看得火冒三丈:“你会不会画画?哪个的脸这么红?你来玩儿的吧?”

  

  原来,老板要的是写实风的画,可一直画惯了抽象画的他,却习惯性地把人脸上的色彩加重了。由于他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所以他只当是自己画得不好。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就不会画画。不然为什么画了这么多年,却没有得到一句认可。而当他再次回到家时,他的父母也低着头走开了。

  他躲起来痛哭了一场,然后把画室收拾好,决定放下他多年来的幻想和执念。他承认了,就是一个废物,还是一个只会画画的废物。画不值钱,他就更不值钱了,他只能去附近的地方打零工,能挣一分是一分。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成功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2010年,熊庆华终于等来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机:他遇到了曾经以他为榜样,顺利考上美术学校的雷才兵。

  雷才兵没想到,天赋异禀的熊庆华竟然落魄成现在这副模样。他没管乡亲们的议论,而是真诚地询问,能不能去画室看看。

  

  熊庆华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但很快又恢复了麻木。他毫不在意地推开了那扇门,立在门前也不进去,任由雷才兵在里面随便观看。

  雷才兵一幅幅地看过去,眼睛和嘴巴都不由自主地渐渐放大,却始终发出声音。直到把花都看完了,他才郑重地看着他说:“这不是你该过的生活。”

  随后,他在熊庆华的默认下,小心翼翼地给这些画拍了照,然后发到了网上。这些极具冲击力的作品,一下就引起众多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与此同时,第一个买主也出现了。他联系到雷才兵,问他能不能以1000元一幅的价格卖五幅给他。

  雷才兵立即把这一消息告诉了熊庆华。熊庆华因为不会上网,还以为是在骗他。直到他一条一条地读完那些评论时,他才痛苦出声。只有他才知道,他等这一刻,等得有多艰难。

  他在意的从来都不是钱,而是认可,所以他答应了这位买主。那天晚上,他捧着那5000元,看了很久,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这是真实发生的。

  

  没过多久,一家画廊也来和他谈合作,他们给出的价格更是高达7万元一幅,还提出,会保证他每年至少有30万元的收入。

  到了2015年,北京798艺术区晨画廊发布公告,要为熊庆华举行个人画展。当时还有很多人质疑,他一个没有学过画画的草根农民,怎么可能画出像样的东西?

  然而,当他的30幅画真的展出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了。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他的画不值7万了。

  

  等2016年再来“798”时,他已经是大家眼中的“中国毕加索”了。他一幅画的价格,就能高达130万元!

  以他这时候的资产,其实已经不用待在农村了。但他还是用卖画的钱,在村里修了个两层别墅,然后把画室装修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继续在这里画画。

  因为这里是他长大的地方,也是他灵感的来源。他的画是画乡村的,要是离了乡,离了村,离了这里的人,他就什么也画不出来了。

  

  如今,村民们已经忘掉他是个“废物”了,大家又重新记起来,他是以前的“小画家”,现在的“大画家”。

  他的画里有叛逆,有激情,有力量,有想象,还有家乡,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模仿的。因为他看世界的视角是独特的,他的思维和想象也是独特的。

  他走的是一条“野路子”,而天才,往往都是自我教育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