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在联合国实习,用武大遥感技术协助土叙地震救援

  近日,来自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巩钰和张瑞怡做客武汉国际传播中心《KeyInsights主见》访谈栏目,她们2022年11月开始在联合国卫星中心(UNOSAT)实习,今年6月刚回到武汉。

  让中国的研究服务全人类

  

  来自武汉大学的联合国卫星中心实习生巩钰和张瑞怡。

  巩钰同学参与了武汉大学—联合国卫星中心的实习项目,她所在的部门是联合国卫星中心的应急制图部门,主要负责世界各地突发灾害的应急响应。今年2月,土耳其和叙利亚地震爆发,应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请求,联合国卫星中心启动了针对该地震的应急制图工作,巩钰也积极地投入土叙灾害的应急响应中去。

  早在2019年,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熙教授推动,武汉大学与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并在2023年7月续签。这样一来,一方面,武汉大学为联合国提供了武大独有的卫星遥感数据,如珞珈系列卫星、启明星一号图像等,另一方面则通过输送遥感专业的优秀学生,提供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支持。土叙地震爆发后,武汉大学为联合国卫星中心提供了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支持,具体应用场景如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应急制图和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人工智能分析等。

  在此基础上,武汉大学基于夜光遥感数据分析完成的两份报告被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UNOCHA)和联合国难民署(UNHCR)引用。在夜间灯光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报告所使用的技术主要使用武汉大学夜光遥感团队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基于团队内比较成熟的长时间序列数据质量改善方法,从而从数据质量较差的原始夜光遥感影像中挖掘灾害损失信息。

  瑞士和中国之间有7个小时的时差,巩钰早上5点左右起床,通过腾讯会议与李熙教授和团队其他小伙伴开会,克服重重困难,高效地协作解决遥感灾害分析中遇到的困难。她主要负责处理和分析夜间灯光数据,评估地震后的区域电力损失。

  借助武汉大学的技术支持和夜光遥感团队的技术分析能力,第一时间分析受灾严重城市的灯光损失,进行灾害评估,并在灾后的重建工作中,为受灾城市的长时间恢复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团队时刻奋斗在救灾支援的第一线,为救援分析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帮助。

  

  UNOSAT实习生参加ESRI大会。

  联合国卫星中心主任埃纳尔?比约格(Einar Bj?rgo)也在2023年5月的ESRI-UNOSAT大会上对武汉大学夜光遥感团队的工作表示感谢,这是对武汉大学夜光遥感团队工作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武汉的这一群青年在国际救援时发挥了重大作用的高度认可。

  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做全英文演讲

  在联合国实习期间,张瑞怡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一个AI技术会议上做了演讲展示,介绍了联合国卫星应用中心的“Flood AI框架”,她所做的算法可以直接识别洪水区域,从而迅速计算出受灾范围、影响人口数等等,为当地救援提供及时、详细的依据。这种算法比传统的统计要快至少7倍,这对于救援黄金期来说,重要性显而易见。

  当时,会场内坐满了顶尖学者和专家,许多来自像洛桑联邦理工、苏黎世联邦理工等QS前20的高校。张瑞怡的全英文演讲持续了大概10分钟,对她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展示结束后,她收到了来自众多学者和专家的积极反馈和提问。

  

  联合国卫星中心(UNOSAT)主任埃纳尔?比约格(Einar Bj?rgo)。

  联合国卫星中心(UNOSAT)主任Einar Bj?rgo对她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两位实习生在联合国卫星中心的工作很出色,武汉学生都很擅长团队合作,在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中,耐心也很重要,她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我为她们感到骄傲。”

  (长江日报记者黄哲 吴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