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实习:大学生的“必修课”

  泉州网8月4日讯 (记者 魏晓芳 郭芳蓉)对于大学生而言,实习不仅仅是用来在简历上增加资历的漂亮一笔,有时甚至会决定你未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正值暑期,部分学生早早进入实习期,开启职场体验。然而,也有不少学生并不重视,或临时抱佛脚找人开具实习证明,或实习态度随意,敷衍了事,实习效果差。那么,实习有何重要性?大学生实习存在哪些问题?他们又该如何上好实习这一“必修课”?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走访调查。

  目的

  实习为积累经验

  更为寻找未来方向

  如今就业难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实习作为学习与就业的衔接纽带越来越重要。王先生是一名资深的媒体从业者,深耕媒体行业近40年。过去20多年里,他每年都以实践导师的身份参与到泉州多家高校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在他看来,学校培养的应该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将之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两者的转化过程中,实习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在实习中不仅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也可以从中寻找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王先生说。

  

  在校大学生(右一、右二)在服务养老公司实习 (受访者 供图)

  “与其说实习是在完成必修课程,不如说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接触社会,展望未来的一场模拟考试。”吴锜锜是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三学生,暑假在泉州一家养老服务公司里实习。在她看来,实习是一次对自我能力的检验,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到一个公司的运作方式,还能学到课堂以外的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实现从学生思维到职场思维的转变。

  

  实习生陈志琪接到任务,上街拍摄古城美景。(陈翔 摄)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不少大学生对实习也越来越重视,甚至大一学习结束就开始寻找实习机会。“大一是探索的阶段,趁暑期多了解,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福建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大一学生陈翔是泉州人,暑假前就通过学校相关部门的选拔,获得了进入泉州一家媒体单位实习的机会。她告诉记者,从年级来看,大一暑期就开始接触实习的同学并不多,但身边的一些朋友也有意识地开始实习了。同在这家媒体实习的大一学生陈志琪,在短短一周的实习时间里,已经接触了现场采访、拍摄、剪辑、配音等不同工作内容。他告诉记者,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

  现 象

  尽管有大一学生提前规划进入实习,但记者采访发现,如今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有的学生没有实习规划,有的实习期间敷衍应付,甚至出现实习造假等情况,而不少企业单位或不提供实习岗位,或提供了也未能做好有效的实习指导。此外,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也无法一一落实,最后只能“放水”通过。

  未提前规划实习

  匆忙寻找实习岗位

  李铭是泉州一所高校广告学专业大三学生,今年7月至今,他在一家少儿篮球培训机构里实习。他告诉记者,其实这个暑期他并没有规划要去实习,只是放假前,学校突然通知要去实习,并要求提交实习证明及实习总结等材料。“太突然了!”随后,他匆忙做了一份简历,在招聘软件上进行了“海投”,但大多都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复。“有些公司聊了几句,但一听是要实习,二话不说,直接拒绝了。”

  当看到部分同学已经找到实习企业,李铭开始焦虑了。得知有一家少儿篮球培训机构在招人,他就去应聘了。“我平时也喜欢打篮球,而且这里能提供实习证明。”但谈及毕业后是否会从事篮球相关工作时,李铭显得有些犹豫。随后他表示:“应该不会,还是想先找找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

  

  有的学生认真对待实习,但也有人或临时抱佛脚找人开具实习证明,或实习态度随意,敷衍了事。 (黄晖 绘)

  实习报告造假

  只盖章不实习

  不久前,在家人的帮助下,大三学生吴可拿着自己提前写好的实习报告,顺利找到一家实习单位盖好了章。实习报告中包含了3个月的实习期限及不少实习经历。

  “这样做的人不止我一个。”吴可介绍,实习报告造假的现象在学校并不少见,周边不少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实习,为了能顺利毕业,一般会通过家里的社会关系去寻找一些公司,直接在实习报告上盖章。“也有随意去熟人的公司‘象征性实习’的,每天去玩游戏、聊聊天,消磨一下时间,实习很快就结束了。”

  记者了解到,泉州不少高校的实习是一门有4个学分的必修课,其中实习的方式有学校或学院组织的集中实习,也有自主实习。“达到一定条件的同学可以申请自主实习,例如和单位签署就业合同的,最后交一份实习报告就可以。”泉州一高校的老师介绍,若是学院组织的集中实习,学生会有实习导师安排实习岗位,且在实习的过程中也有实习导师的指导,因此一般不会存在造假的现象。

  该老师也坦言,学生选择自主实习,最后交一份实习报告草草了事,这样的情况在高校中是存在的。“因为最终只要学生交出实习报告,学院就认。虽然有的学院为了避免造假现象,会组织答辩来审核学生是否真正去实习,然而不少学院在这方面不会花很多时间,各个学院在审核上的把握尺度不一样。”

  社会实习岗位少

  企业给予的指导有限

  “今年暑假,要找一家合适的实习公司,确实有点困难。”记者在丰泽一家互联网公司采访时,实习生赵明明谈及寻找实习单位的经历,不禁感慨道。她是本地人,在湖南一所高校的设计学专业就读,今年一放假就回到了泉州。“符合自己的实习岗位很少,尤其是回老家找实习岗位就更难了,而学校推荐的岗位大都在当地城市。”

  赵明明告诉记者,如今找实习岗位主要有三类渠道:靠师长亲朋等熟人介绍、学校和学院帮助联系、自行投递简历寻找。但要找到“高含金量”的实习岗位其实很难,如果没有学校和师友亲朋的资源和介绍,自行寻找实习的成功率很低,收获也很有限。记者浏览社交平台发现,不少大学生留下了与赵明明相似的感慨——“实习岗位好少,第一次找实习单位,好难”“海投简历等待面试,往往回应寥寥无几”“一些实习岗位没有工资,基本属于贴钱实习,劳动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而部分学生尽管找到了实习单位,但实习时接触到的内容也十分有限。大二学生王鑫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暑假通过亲友的介绍,进入了泉州一家电商企业实习。据他介绍,该公司的工作内容比较单一,他每天基本就是帮助带教老师整理产品资料和图片,关于电商平台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他基本没真正接触到。“这样的实习对职业能力提升帮助不大,还是需要多一些相关的实践和操作。”

  析 因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实习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可实习没有得到各方应有的重视,使得如今社会上的实习现状不容乐观,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没有实习意识

  缺乏职业规划

  “不少学生之所以不重视实习,首要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王先生指出,如今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步入职场后,或难以适应工作内容,或是与同事相处不快,或是频繁换工作,这都是因为无法快速从学生的角色过渡到职场人的角色。而过渡困难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参与到实习这一环节中,没有意识到实习对未来就业的影响。

  王先生表示,如果深究为何很多学生实习意识不强,其中一大原因是学生本人对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我跟许多学生聊过他们的职业规划,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这方面的思考是空白的。等到学校要求完成实习这一毕业任务时,往往就临时抱佛脚,随便找一家单位应付了事。”

  大四学生李龙也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是最主要的原因。“很多大学生高考前都把上大学作为最终目标,上了大学后没有进一步思考,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更不会有职业规划,这也导致他们对实习不重视。”

  “实习这件事落到实处主要还是靠学生个人,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同,对未来的规划是否清晰,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实习情况。”泉州一高校老师表示。

  升学求职压力大

  无法兼顾实习任务

  “很多同学只是把实习当成一门必须要完成的课程,因为他们有的要考研,有的要考公务员,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实习。”泉州一高校的辅导员说,今年以来,伴随考研大军急速增长和考研战线的不断拉长,很多学生都面临着备考时间与实习冲突、专业岗位难觅、短期实习收获甚微等一系列问题。

  这个暑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蔡哲选择了边实习边考研。因为一开始就没打算两全其美,所以实习并没有耽误他的复习,他认为:“只要拿到实习学分就好。”据他介绍,班级45个同学里超过一半的人有意考研,很多同学都是上半年甚至过年前就开始复习备考。由此催生的是,在长达一年的考研备战中,他们在大三暑期往往会面临实习与复习双线作战的困境,很多人无法兼顾实习任务。

  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

  在王先生看来,如今学生的实习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其背后的学校也有一定责任。“高校更重视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对于学生走出校门的实践重视程度不够。”王先生近些年先后在三所高校兼课,他认为尽管许多学校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队、实践基地等,但真正有实践成效的并不多。

  此外,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也不够重视。“不少老师因为没有相关实践经历,上课一般是从理论到理论,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运用。”有学生如此表示。记者了解到,曾经泉州有一所高校的传媒专业老师没有从事过编辑这一岗位,因新学期开学后马上要向学生讲授《新闻编辑学》这一课程,为了能上好这门课,他急忙向一位从事媒体行业的朋友求助,赶在开课前到媒体单位跟班学习了半个月。

  “上专业课程却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老师不少,但能像这位老师这样提前‘补课’的并不多。”王先生感慨道,如今行业资深人士每周在高校兼课的老师并不多,高校更愿意聘请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讲座。

  部分企业不愿意接收

  大多未能制定培养计划

  “公司都是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没有耐心培养实习生。”泉州一媒体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徐先生坦言,实习生大多数也不会到实习单位上班,他们也没有义务进行培养。

  “一般只有大型的企业才会制定系统化的实习政策,小公司很少会招收实习生。”陈先生在一家食品公司的人事部工作,他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公司没有制定实习生的培养计划,如果有实习生到公司实习,一般就是交给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让其安排员工带教,实习生能学到什么,取决于他们个人。

  不少大学生实习生也表示,他们到各个单位实习时,带教老师对他们的积极性并不高。“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主动去请教,带教老师不太管我们,这样下去可能实习一个月下来什么也没学到。”

  建 议

  不少单位表示,如今许多刚毕业的入职新人都存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实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应该如何重视实习,如何让大学生更有效地实习?

  学生提前做好规划

  做好目标和计划

  “作为学生主体,实习时要有目标和计划,要给自己的一定的压力。”王先生建议,学生应该摆正态度,实习时主动求教。实习时要严格要求自己,站在一名正式员工的位置上,设身处地思考每项工作,而不是仅从实习生的角度出发。“要渐渐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做不好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成长。”

  郑先生是泉州一家养老服务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他认为实习生在进入实习前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不少实习岗位都是基层岗位,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多,但一旦学生能够沉下心认真学习,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此外,大学生不一定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才实习,可以早做规划,在平时的周末和寒暑假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寻找实习机会。而在实习方式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大学生除了线下实习,专业合适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线上实习的方式。

  高校重视职业规划

  探索多种实习模式

  高校承担着指导大学生提升实习实效的重任。“学校不能只管学生的在校生活,还应该对学生的就业生涯负责,应该以让毕业学生都有出息作为培养目标。”王先生认为,各大高校应该把推动学生有效实习作为责任,以实习为重要抓手,让学生更快地成长。因此,学校应该有具体的措施,积极探索多种实习模式,真正发挥学校在实习中的作用,如与单位合作等,而不仅仅是让实习流于程式化。

  “希望学校更重视我们的职业规划课,请真正对我们实习、就业有帮助的老师任课,而不仅是形式。”一大三学生表示,他们也很希望学校能够帮助寻找实习单位。

  华侨大学的辅导员肖老师认为,若要促进学生有效实习,学校和学院应该完善实习制度,例如在自主实习的审核和验收成果环节要把好关,杜绝“划水”,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

  政府推出“扬帆计划”

  提供优质实习岗位

  “社会单位要有社会责任感,应该对实习生有包容心,多为他们提供机会。”王先生说,作为单位,应该肩负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重视大学生实习,愿意接纳他们,指导他们。肖老师也提到,若各个实习单位能够对学生有帮助,让学生在实习中有收获,甚至促进他们的就业,那么自然也会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这就需要社会上各个企业单位的支持。

  据了解,今年6月泉州下发《关于开展2023年泉州市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的通知》,提出将征集不少于18000个优质实习岗位,面向外地高校泉籍学子和在泉高校学子广泛发布,推动不少于6500名大学生参与暑期实习,帮助大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深入了解泉州,树立正确就业观,把准自身职业发展定位,储备工作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要抓住各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提前做好准备,积极参与到实践中,锻炼提升自我。”郑先生表示,此外,企业可以探索建立起一套实习生的培养模式,针对不同岗位要求,培养学生不同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就业环境。

  (文中李铭、吴可、赵明明、王鑫、李龙、蔡哲均为化名)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