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蓝皮书:广州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占比超八成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实习生 汤可欣 通讯员 穗社科宣)8月10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广州社会蓝皮书》)。该《广州社会蓝皮书》透露,广州养老机构增长速度较快,民办养老机构已成主力。截至2022年2月,广州养老机构的数目达283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达231家,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占养老机构总床位的81.1%。

  

  《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3)》发布。通讯员供图

  广州民生基础领域指数连续十年稳健增长

  《广州社会蓝皮书》聚焦社会民生、社会治理两大领域,并特别策划青年与就业篇。全书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社会田野调查等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广州社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全书共包括五个部分,分社会民生篇、社会治理篇、社会调查篇、青年与就业篇等。其中,总报告梳理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广州在社会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通过建构民生指数对广州社会发展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广州综合民生指数十年来呈持续上升态势。

  《广州社会蓝皮书》指出,十年来,广州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开放程度显著提升,城市民生保障基础不断夯实。广州民生基础领域的指数分值连续十年增长,从2012年的1.24分增长至2021年的13.69分,年均增长率达到30.58%。

  广州文化教育领域民生指数保持增长态势,人民精神生活更充实。在公共图书馆资源方面,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从2012年的1.94册增长至2021年的3.53册。从产出方面来看,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从2012年的1142人增长至2021年的1396人,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广州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61年。

  

  《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3)》发布。通讯员供图

  广州已形成三种典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广州社会蓝皮书》指出,广州已形成三种典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养老服务提升可从满足人群需求、社区标准化建设、发挥政策合力三点着力。

  据了解,三种典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为:第一种由社区医院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其优势在于较好地发挥出社区医院医疗优势,能较好地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的医疗需求。第二种由养老企业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其优势在于通过打造养老生态圈将医、养、康、护等多个功能模块有机整合,为社区长者提供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第三种由社工机构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其优势在于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盘活社区各种养老资源,构建起集全托、日托、助餐配餐、文化娱乐、上门生活照料、上门医疗、康复护理、安全援助、精神慰藉、临终关怀、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等“一站式”和“到户式”综合养老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实效,《广州社会蓝皮书》建议,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差异。针对低收入群体提供兜底性养老服务保障,针对高龄、失能等重点老年群体提供一揽子生活照料计划,积极引入商业保险作为基本社会保险的补充。同时,加快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强化绩效管理要求,挖掘街道资源,打造可供复制的社区医养结合示范点。另外,广泛联结各部门力量达成“共同关切”,多措并举支持家庭医生下沉,将医养服务嵌入到社区和家庭之中。

  

  《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3)》发布。通讯员供图

  民办养老机构已成主力

  据《广州社会蓝皮书》透露,广州养老机构增长速度较快,民办养老机构已成主力。根据广州市民政系统的数据,2018 年开始,广州养老机构持续增长。2018 年养老机构的总数为187家;到2020 年增加到217家;截至2022年2月,广州养老机构的数目达283家。

  2018~2022年,广州养老机构数目的年均增长率为 6.9%,呈线性增长趋势。其中,广州公办养老机构数目比较稳定,维持在60家左右;2022年减至52家。民办养老机构上升的趋势十分明显,2018年有125家;到2022年已达到231家。2018~2022年广州民办养老机构的年均增长率为16.6%。且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数总体呈现较稳定的增长趋势,2018~2022年的年增长率为7.6%。2022年,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已经占养老机构总床位的81.1%。

  为进一步推进广州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专家建议:其一,鼓励“医养结合”商业保险发展,降低商业医保准入门槛、扩大保险的报销范围、适当提高报销比例,有效补充传统医保的不足;其二,整合高质量医疗资源,提升远程医疗能力。打通养老需求与医疗服务数据,搭建智能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医养结合智能化;其三,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对接中医资源,为老人提供中医保健和中医医疗服务;其四,建立健全人才队伍激励机制,制定完善的人才晋升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增强医养结合服务队伍身份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