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觉得“假课文”没什么

  □师力斌

  最近,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所谓“假课文”引起广泛热议。先是有《校长怒了!还有多少假课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的帖子在网上流传,而后有媒体采访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为,“语文不是历史”“即使有一定的想象和虚构,也是可以容许的”。

  有关“假课文”的讨论正是长期以来中国社会诚信焦虑的一个曲折反应。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挂在嘴上的空话,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有多少专业特点、专业规律或专业需要,都应当以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为编写前提,以充分体现诚信价值。

  自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来,在利益驱动下,不法分子见利忘义,致使中国社会的不诚信、反诚信现象泛滥,小到假酒假烟假证,大到财务造假工程造假,这些危害社会的造假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同时也损害了政府形象。“假课文”现象表面上讨论的是教育问题,实质上包含着社会诚信问题。以课文《爱迪生救妈妈》为例,在一个医学上还没有能力做阑尾炎手术的年代里,让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帮助医生给自己的母亲做一次成功的阑尾炎手术,这跟相声里讽刺过的关公战秦琼是一个道理,完全是违反历史真实原则的穿越剧。

  孩子是一张白纸,如果从小天天看父母打麻将,将来染牌瘾的概率必定大大提高,如果经常处在“假课文”的熏陶下,将来会有多少“假基因”?孩子的记忆长久而深远,有时会影响一生。在课文中以教育的名义,把杜撰的假事安在真人身上,是要不得的。因为孩子长大后一旦发现自己曾经学到的优秀事迹是假的,那么他们可能会怀疑事迹体现的积极精神本身是否存在。

  另外,从更广泛的角度出发,像其他产品造假一样,“假课文”对政府形象亦有损害。尽管教材编写者的主观意愿肯定不像不法分子那样要坑害学生,但当家长发现问题时,多半会迁怒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政府,至少认为是后者监管不力。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公众对语文课本的监督是好事,是对历史和事实的尊重,是社会进步的积极信号。别有用心,拿来炒作的人,最终会不攻自破,因为广大家长的良苦用心依然是主流。语文教材编写领域也需要敞开胸怀,打开视野,善于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提升课文选择和编写水平。

  反过来说,教材编写者在课文的挑选、修改、完善等方面的专业水准和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及为此付出的种种努力,应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以及全社会的理解和尊重。但所有这些与“假课文”的更正或者其他补救措施并不矛盾。知识性错误也好,文学性虚构也罢,这些思路在教材诚信、教育诚信、乃至政府诚信面前,恐怕都必须主动让位。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