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与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强化人才对接,促进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8月15日下午,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与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市发改委主任凌勇,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凌涛,铜化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徐均生出席签约仪式。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汪大正与铜化集团副总经理、化工设计院董事长潘建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蒋洋洋主持仪式,铜化集团副总经理江峰,副总经理、六国化工董事长陈胜前,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汪华以及双方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凌涛在致辞中介绍了学院基本办学情况。她表示,学院在职教改革的春风下,在提质培优、内涵建设的道路上大步向前,而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产业对接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希望通过校企双方战略合作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建共赢。

  

  汪华在致辞中对学院领导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铜化集团的发展现状、人才需求情况及对学院毕业生实习就业的期望,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拓展校企合作渠道和空间,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校企双方共同签订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随后,会议围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

  

  徐均生表示,希望双方发挥各自领域经验积累与技术创新优势,强强联手,拓展合作新空间,强化优势资源互补,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互惠双赢,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凌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今天双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是面向新时代,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篇章;是立足新阶段,加快推动校企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是迈步新征程,共同服务“四创两高”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的新起点。

  

  凌勇强调,要聚焦人才培养,打造校企合作新范式。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学院的宗旨使命。校企双方要紧紧围绕“人才”这个纽带,建立校企合作常态机制,共同梳理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深入探索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菜单式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范式,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考核评价,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要聚焦中心任务,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当前,铜化集团正在努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双提升”,着力打造有实力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地和降碳可降解材料产业基地。学院正处于全面建设安徽省高水平高职学校、积极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关键阶段。产业链的“枝繁叶茂”,离不开人才链、教育链的“根深蒂固”。希望校企双方坚持合作共赢、优势互补,深化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加大合作力度,积极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紧密对接企业产业链的高水平专业链,不断提高企业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果。要聚焦发展大局,写好产教科城大文章。企业兴则城市兴,城市兴则大学兴。城市、企业、高校共生共荣、互相成就。近年来,我市坚定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把制造业作为最大家业来打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企业和学院高质量发展既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创造了广阔空间。希望校企双方围绕安徽省“三地一区”和铜陵高质量发展,共同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产教科城深度融合中发挥更大优势、体现更大作为,为我市奋力挺进全省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根据协议,双方将以此次战略合作为契机,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双方资源优势,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深友谊,拓展合作领域,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实训实习就业基地、专业人才锻炼基地、产学研用孵化平台、校企对接交流平台。更好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

  签约仪式后,徐均生一行参观调研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撰稿:孟雨婷;审核: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