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手工课”到景区“瓷器展” 沙坪坝“双减”背景下的教学新场景

  “三联书店”是磁器口景区里文化业态中的“颜值担当”之一。在这个让文化变得有“温度”的阅读空间里,有一块区域却属于重庆市六十九中师生们。

  

  资料图

  有别于书店的其他地方,这块区域陈列的不是书籍,而是重庆市六十九中学生们制作的陶瓷作品。每周四下午,学生们便会来到这里,一方面向观众介绍陶瓷文化,另一方面把一些好看有趣的作品“卖”给观众。

  这样一种别开生面的课外活动,是2022年,六十九中与“三联书店”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上协同育人所形成的一项公益合作项目。既让校园开展的陶瓷美育课程所产出的文创产品,有了展示的窗口和“外销”的平台,也丰富了书店自身的文化内容,推动文创产业与教育融合创新实践。

  “我们提供空间和管理上的支持,学校提供内容的生产和供给,共同推动这个文化传承项目在磁器口扎根发芽。”三联书店负责人邓荣东说,在文化展示和销售上,书店有一定的优势,学校在产品的创新产出上,能集思广益常态更新,两者结合起来搭建起了文化受众与学生课外实践互动交流的桥梁。

  

  资料图

  自双方开展合作以来,一批批学生在这个“空间”里,以自己制作的“陶瓷”作品为“媒介”,向磁器口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讲述沙坪坝磁器口的历史故事,并在一言一语中,把所学到的陶瓷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娓娓道来。“在传播沙坪坝优秀文化中,这些孩子们锻炼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校内知识有了具体的校外表达。”六十九中教师赵佳佳说。

  除了“秀”文化,这里还“卖”陶瓷。学生既是产品的生产者,也是产品的营销者。六十九中教师赵佳佳告诉记者,通过在校外开辟实践基地,学生们还可以让自己的作品获得一定经济价值。而这些产生的价值,学校以学生们的名义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转化为公益“价值”,让孩子们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资料图

  而学生们的这些陶瓷作品,也并不“简单”。在展陈的作品中,既有像《九宫格火锅》这样具有重庆标志性特色的精美之作,也有像融合沙坪坝巴渝文化和历史岁月的惊喜小巧,还有极具当代艺术观赏性的天马行空、奇思妙想。它们中有的是独一无二的“孤品”,有的还走上国家级舞台,频频获奖。而一些可“售卖”的陶艺作品,也充满了学生们的精雕细琢和艺术上的妙趣横生。

  “瓷器有价、传承无价,心有创意、器有真情。”“这是学校对学生们所开展的一项有趣课程,我相信学生们能乐在其中,有所收获。”……在这里的陈列台上放着一本留言簿,厚厚的一本,里面写满了对学生们这些陶艺作品的评价。

  “让我特别感慨的是,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没有被限制,用既高雅又具观赏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弘扬了中国文化、地方文化。”游客阚丹说,当走进这片区域的时候,还以为是某个陶艺“大家”的作品,却不曾想是一群青少年充满想象力的“力作”。在听了学生们的仔细讲解后,她真切感受到了其中的价值所在,也购买了一件陶瓷,表达自己的一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