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应急能力,国防教育日,普陀市民选择这样过

  今年的9月16日是我国第23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也是上海市举办全市防空警报试鸣的第16年。为了检验城市的防空警戒体系,确保市民在面临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保障自身和城市的安全。当天上午,普陀区国动办组织开展本区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日防空警报试鸣暨人口疏散掩蔽演练活动。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姜爱锋在区人防指挥所组织指挥全区防空警报试鸣及群众疏散演练工作。

  参与疏散演练的市民听取现场动员讲话

  本次演练的主会场设在长风新村街道环球港南广场,中央大厅及就近的地下工程内,10个街道镇分别设置了分会场,同步开展演练。上午11时35分,防空警报试鸣正式开始。一阵急促的防空警报声划破城市上空的宁静,震撼着每一个在场市民群众的心。与此同时,现场的应急疏散演练也同步展开。根据区人民防空指挥部的命令,各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在人防志愿者的指引下,参与演练的市民按照预定疏散路线,迅速而有序地撤离现场,前往就近的地下人防工事寻求掩蔽。在确认市民全部进入后,工作人员关闭人防工事防护门,加强观察和警戒,同时全面展开了防备空袭的各项工作。市民童先生告诉记者:“与之前曾参加过公司组织的防空疏散演练相比,此次演练的内容更为贴近‘实战’,内容也更为详实丰富,组织纪律性也更强,使我们对应急情况下如何疏散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工事内,人防志愿者为就地紧急疏散掩蔽的市民群众发放了饮用水、食品和生活用品。现场还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区,让市民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国防知识和应急技能。例如:在医疗急救体验区,专业医护人员向市民传授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基本急救技能;在国防知识互动区,工作人员向居民们现场宣讲逃生技能及疏散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来自区人防心理防护专业队的志愿者老师则对市民进行了心理疏导......“此次演练活动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参与演练的市民们纷纷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演练,更是一次生动的国防教育课,我们在这堂“课”上学到了如何自救自护、如何安全撤离,最大限度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为充分展示普陀区在国防建设和城市防护方面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筹划。活动当天,全区10个街镇均按照要求,成立了街镇警报器试鸣指挥部。在区国动办和各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街镇干部和志愿者们倾力投入,同步开展防空疏散演练。“社区是城市防空袭斗争的基本单元,通过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防空袭斗争,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防空意识和应对能力,提高全市的综合防护能力,为实现城市防空袭斗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普陀区国动办副主任金洪涛说:“通过开展防空警报试鸣及防空袭疏散演练等活动,能进一步加强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和人防指挥系统建设水平,检验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修复和改进,确保在真正的战争或灾害来临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1时55分,当解除警报响起后,市民群众分批撤离人防工事,人防专业队伍迅速评估环境受损情况,并对演练区域进行环境消毒。据介绍,当前,普陀全区已建成60余台警报器,在今年的“9·16”防空警报统一试鸣活动中,普陀区国动办组织政府、学校、社区、街道、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人民防空疏散、重要经济目标防护以及消除空袭后果等实战化演练,累计参与人数超11万人。“本次演练目标是提高市民识别防空警报的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防空防灾意识和战时自救互救本领。”金洪涛表示。下一步,普陀区将继续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人民防空工作,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并参与到国防建设与人民防空工作中来。

  来源:上海普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