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程教学,带学校走上优质发展之路

  【一线探索】作者:郑煜 梁晓武(上海市洵阳路小学高级教师)作为一所曾为都市棚户区的公办学校,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历时25年深耕课程教学体系,1998年以来,在“一样的阳光,润泽不一样的生命”的“洵美教育”理念下,努力为每个孩子创设公平优质的学校生活。在不求政策倾斜、不变生源、不加负担前提下,围绕学生健康成长,聚焦有效学习,致力于国家课程在学校的高质量实施,最终形成了“分科·综合”学段递进的“洵阳经验”,也让学校从薄弱校变为优质校。最初是深耕课堂与学习,学校开展以结构优化为特征的学科教学范式研究,推进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革,提高教师的引领指导水平,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具体采用观察与行动研究,依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的学习逻辑,探寻教学目标结构、内容结构和方法结构之间的关联性,设计对应的课堂教学基本过程,形成教学资源包和典型课例,同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2012—2014年,学校关注到“教学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如何提高”问题,开启了基于学习诊断的画像式评估和因材施教。从儿童发展评估数据、课堂观察记录、学习风格三个维度采集信息,解读学生学习特质,形成画像式学生评估报告和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在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进行弹性设计及个别化辅导,进一步提高学情分析和问题诊断的精准性,提高课堂教学范式的针对性,满足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自2015年至今,学校深耕课程,从学生成长需求出发建构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本位,融知识、技能和态度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最终形成了“分科·综合”一体化的“三段递进”课程实施体系。以经验总结和行动研究为基本方法,以满足学生多元成长需求为宗旨,加强学科教学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尝试上午分科教学,下午组织与此相关的多学科或跨学科课程活动,依据低中高三个年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水平,构成了“低年段主题综合式课程、中年段广域项目式课程、高年段模块选择式课程”三段进阶学程设计,取得了素养导向、轻负高质的课程实施效果。近年来,“洵阳经验”在全国8地46所学校开展推广性实践,面向多国开展过国际交流,得到相关专家与社会各界认可。2022年,“洵阳经验”提炼成果《从薄弱到优质:24年落实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践与研究》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9日 13版)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