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清:“背包讲堂”志愿服务队破解“三大难题”

  今年以来,临清康庄镇把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村级延伸作为主攻点,盘活用好各级各类资源,推动创新理论、红色革命精神、农牧业科学技术、卫生健康知识“飞入乡村百姓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深入人心,成立了“背包讲堂”志愿服务队,破解“三大难题”,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向群众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充分运用实践平台,破解"供需对接"难题

  依托“融汇临清”APP,打通“发布需求、认领需求、完成需求”三个渠道,实现了志愿服务线上对接供求、线下协调安排新模式,打破了以往“服务需求无人领、志愿队员无处去”的困境。在田间地头、桌角炕边开展了“麦浪讲堂”“树荫讲堂”“大队讲堂”“小卖铺讲堂”“大喇叭讲堂”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随时随地,“零”距离、面对面地开展宣讲。

  充分发挥“大学生”特长,破解“力量薄弱”难题

  基层宣讲队伍人员缺乏,专业水平有限,是长期以来制约基层宣讲深入群众的瓶颈。近年来,康庄镇党委政府陆续充实新鲜血液,统筹协调,合理安排,成立了以康庄镇选调生、公务员和年轻医生、教师为主体的“背包讲堂”志愿服务队,将饱学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充实到基层,成为了“敢讲、能讲、善讲”的基层宣讲新力量。经济、理论、文化、农业种植等各领域人才的到来,让一直苦于缺乏宣讲力量的文明实践所看到了希望。

  积极协调宣讲设备,破解“形式单一”难题

  面对基层基础设施薄弱、宣讲条件简陋的现实,康庄镇协调资金与设备,为“背包讲堂”志愿服务队提供了投影仪、笔记本、扩音器等宣讲设备,为农民党员和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宣讲环境。一个背包,一套投影,几十张桌椅,大队讲堂亮起来;一个背包,一台笔记本,一颗大树,党员群众笑起来;一个背包,一架无人机,一片麦田,种植技能学起来。现代化的宣讲设备,全方位的讲解展示,让宣讲深入民心。

  一个背包走遍康庄,理论宣讲深入人心,文明实践遍地开花。一场场红色宣讲、一次次暖心服务、一桩桩惠民实事,康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凝聚起党群同心、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刘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