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述评:中东多国兴起“汉语热”

  参考消息网9月18日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15日报道,在西方学习汉语兴趣下降的同时,中东地区的孩子们却开始上汉语课了。这是该地区地缘政治局势转变的一部分,这里过去一直被视为美国的势力范围。报道称,沙特阿拉伯是中东地区最大的阿拉伯国家,它上个月要求所有公立和私立中学开设汉语课程。据《沙特阿拉伯新闻》报道,每所中学的汉语课都将配备一名助教,这些助教将在学生自学汉语时提供支持和指导。在将汉语教育延伸到中学之前,在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2019年访问北京期间,两国曾达成一项协议,以在沙特包括大学教育在内的各个教育阶段开设汉语课。报道称,该协议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推广汉语文化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由于中美激烈竞争导致西方在从技术到意识形态在内的各个领域不断围堵中国,中国在西方推广汉语的努力受到阻碍。然而,北京通过在中东提升软实力,正在一个新的重要地区获得影响力。《汉语作为全球语言的崛起:前景与障碍》一书作者、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高级讲师杰弗里·吉尔认为,对学习外语的兴趣往往会随地缘政治趋势的转变而变化。他说,西方国家学习汉语热情下降是因为“西方国家与中国的政治经济争端导致关系恶化,这降低了学习汉语的愿望”。吉尔说:“其他地区的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普遍较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也更大,需要中国提供更多汉语学习和教学资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范鸿达说,中东国家学习汉语的兴趣日益浓厚反映了中国与该地区外交关系的蓬勃发展,该地区传统上是受美国影响的。拥有930万人口和庞大石油储量的阿联酋是第一个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海湾国家。根据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的统计,阿联酋于2019年在100所学校启动了汉语课程,2022年汉语课程扩大到158所公立学校。2020年,埃及与中国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汉语纳入埃及中小学教育,成为学生选修的第二外语。今年7月,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他曾在今年2月对北京进行国事访问——批准了一项法律,将汉语列入全国初高中外语教学课程名单。据报道,中国目前在中东地区拥有前所未有的影响力。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赴利雅得,与海湾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一起,出席了一系列峰会。大约3个月后,在北京斡旋下,沙特和伊朗达成一项和平协议,令世界震惊。吉尔说,由于没有迹象表明与西方的紧张关系会很快缓解,北京很可能把目光转向非洲、中东和拉美——中国可以在这些地区“通过汉语教育扩展软实力”。报道称,沙特这个美国长期盟友正寻求根据王储穆罕默德支持的经济多元化蓝图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在石油贸易之外也加强两国在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往来。(编译/潘晓燕)2022年7月20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获得冠军的参赛选手艾哈迈德·苏莱曼(中文名张云飞)在“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沙特赛区决赛中演讲。(新华社)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