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梦丨菏泽“新农人”的双节假期:共同忙碌,又各有节奏

  见习记者 鹿青松又是一年“双节”来到,在大家欢聚团圆、享受假期的时候,山东菏泽的“新农人”们开始了新一轮的作业。在以忙碌为共同基调的“双节”假期,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节奏。节前爆单,演出服提前备货9月28日上午,曹县城区曹城街道,一辆小货车停在陶凯的演出服工厂门口卸货,陶凯正按照备货清点布料,准备签收新一批演出服的制作材料。此时距离中秋节还有1天,距离国庆节还有3天,却是陶凯一年到头最忙的时候。“中秋、国庆是演出的关键节点,许多演出团体会在节前一个月开始定制演出服,所以我们会一直忙到节日当天。”陶凯介绍道,“最近一个月,每天的出货量都在一百件以上,超过平时百分之三十到五十。”走进陶凯的演出服工厂,最显眼的是好几排大桌子,十来位工人正在进行裁剪、缝制、熨烫等流程,已经做好的衣服码放在靠墙的架子上,放满了好几个货架。陶凯的姑姑、母亲也在忙碌的行列之中。“我家里务农的长辈比较多,农闲的时候都会来我这里帮忙。这里大部分工人也都是周边的农民,有的年龄大了出去打工不方便,来我这里正合适。”陶凯说。“我们家的耕地都承包出去了,不用我操心。我每天送完孩子上学就来这里干活,一个月能拿2800块钱呢。”陶凯的姑姑满脸笑意地告诉记者,“虽然中秋之前忙点,但是后面几天就没什么事了。”中秋忙碌,菏泽牡丹出口海外9月29日中秋节晚上,牡丹区高庄镇,月光穿破云层泼洒在大地上,在月光的映照下,赵尚正在和工人们一起热火朝天地打包牡丹、芍药。“秋季是牡丹、芍药的销售高峰期,一整年的订单会集中在9月、10月发出。这个时段也是牡丹、芍药采收和种植的季节,所以基本上我中秋节是脱不开身的。”赵尚小心翼翼地将一株株花卉打好包装,又熟练地贴上快递单,等待晚上十点最后一班快递车运走。还不到30岁的赵尚,已经从事花卉种植、销售七年,他刚接下一个三万株牡丹的国际订单,要尽快在天气转凉前将订单发出。打包好的芍药堆放在地上等待运输“这是长了五年的大苗,这是两年的小苗,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采收。”赵尚赵尚一边说一边清点着包装和订单,语气中充满了自豪,“无论是品种、质量还是知名度,菏泽牡丹都是很优秀的。咱们民间不少人认为牡丹是国花,我也希望牡丹作为中国本土花卉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认可。”赵尚一路检查过去,他身后的牡丹、芍药堆叠了整面墙,等待着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绽放。雨路泥泞,带来难得的团聚10月1日下午,曹县城东孙老家镇,一望无际的玉米田里,一排排金灿灿的玉米杆随风摇摆,构成高低错落的秋收图景。此时大部分玉米已经收割完毕,有一些人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王闯驾驶收割机收完一排玉米,从驾驶舱里走出来,满身都是玉米桔梗的碎屑。他拉动了摇杆,金黄的玉米棒像流水一样倾泻到了三轮车里。王闯正在驾驶收割机进行收割作业 2008年中专毕业,王闯尝试在城市里工作,最终选择返乡和亲戚朋友合伙成立了农机合作社,进行播种、收割、无人机打药,一干就干到了现在。“做农业的人没有假期这一说,每年中秋的时候是最忙的。今年情况特殊,最近下了几场雨,田地里都是泥,机器下不了地,我中秋节才有时间和家里吃了两顿团圆饭。”王闯一边说一边捡了根秸秆开始拍打收割机挡风玻璃上的碎屑。“节前的时候,我带人优先把周边的包地户和农户的玉米收完了,我自己家里的玉米一直没收。趁着今天天气好,我正好把自己家的地给收了。”三轮车装满玉米离开了,王闯重新启动收割机,驶入了身后自家的玉米地。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