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集体教研促提升!武汉、长沙两地老师同台授课

  极目新闻记者 张渊

  通讯员 魏明杰 袁晶

  在《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进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协同发展,加强教研协作体交流,10月13日,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武汉—长沙”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如期在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第三小学共生报告厅举行。

  “武汉—长沙”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万余名小学数学老师线上学习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学研究室谢琼主任、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张新春老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学研究室数学教研员张灿老师、刘小宝老师、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督学余蓓主任、武汉市江岸区小学教研室李文华主任、王小威副书记、湖北省小学数学特级老师、正高级老师关蓓老师、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喻玲书记、周欢校长、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第二小学邹君校长、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第三小学文小勇校长莅临现场。武汉、长沙两市各区、县小学数学教研员、小学数学骨干老师代表以及来自武汉的五百余名骨干老师现场观摩,万余名小学数学老师同步参与线上学习。

  余蓓主任为活动致辞

  “要把前沿教育理念和教学实际联系起来,给广大老师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优秀课堂范例,以便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更好地进行教学创新。”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督学余蓓主任为活动致辞,她寄语广大老师:希望老师们能够通过本次活动汲取养分,在实践中强化教研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希望老师们能够对标优质课堂,实现专业成长,真正沉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把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带回自己的课堂,不断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受益。

  以课会友,互学共研

  新课标东风吹神州,长沙武汉再聚首。两地老师同台授课,五节年段不同、课型各异的数学课亮点频出、精彩纷呈。

  陈雯老师执教《认识角》

  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金地分校陈雯老师执教的《认识角》,通过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也使角的形成具体化、动态化,加深对角的直观体验。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使学生感受数学学科的价值、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胡美容老师执教《倒数的认识》

  长沙市湘江新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区小学数学教育研究工作室主持人胡美容老师执教的《倒数的认识》,从解决除法的计算开始,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将除法计算巧妙地转换为乘法,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这节课在认识倒数的同时,另辟蹊径,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将除以一个数转化成乘这个数的倒数,一并解决了分数除法的计算问题。

  姚易华老师执教《倍的认识》

  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姚易华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充分利用操作活动,建立方法支架,理解倍的含义。再借助智能工具,让学生经历标准不变,倍数变化过程;标准变化,倍数也变化的过程;标准变化,倍数不变的过程。在这三种典型情景中,逐步加深学生对倍的认识,最后形成倍的概念,建立倍比的模型。

  曾平老师执教《折扣的秘密》

  湖南师大附中双语教育集团曾平老师执教的《折扣的秘密》,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满减、六折这两种折扣进行重点地分析与研究。借助这个载体,设计购物情境—“面对满200减100与六折这两种折扣,应该如何选择呢?”。然后曾老师陪同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用举例分析,列表整理,画图描述等方法解决问题,落实了核心素养。

  毛玲老师执教《用数学的眼光看跳水比赛》

  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毛玲老师执教的《用数学的眼光看跳水比赛》,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从观看跳水比赛驱动学习任务,从跳水比赛中的动作代码、动作难度,计分规则等方面找到数学跟体育学科的联系,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以“三真”促进“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合作育人”。

  五节高质量的数学课,充分展现武汉、长沙两地数学教学研究成果,同时也增强了区域间的教学交流,促进了老师的专业化成长。异地和鸣,掀起了新课标学习的小高潮。

  张新春老师点评

  专家点睛,熔铸智慧

  “新课标指出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什么是数学的眼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抽象,即要懂得主动地舍弃客观世界当中的一些具体的、非本质的属性,而把其中本质的属性抽出来。”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张新春老师对上午三节课进行了点评。他认为,如果学生懂得这个过程,就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而概念的获得过程恰恰是对客观世界抽象的过程。同时,张老师对每节课也提出了实操性强的指导建议,为老师们打开了新的思路,指明了提升方向。

  王钊老师点评

  武汉市江岸区小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员王钊老师从数学的理性美、数学的逻辑美、应用美对下午的两节课展开点评。王老师指出,如果我们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或学习环境中提出问题,并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解决问题,那么学生就会更具有探究的欲望。除《用数学的眼光看跳水比赛》外,江岸区小数团队也在深入研究跨学科主题活动,其初衷是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跨出教材,跨出课堂,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实现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跨界合作,最终受益的是学生。

  关蓓老师总评

  湖北省小学数学特级老师、正高级老师关蓓老师对全天五节课进行了总评。她从“惟楚有才,两湖不分家”回顾了2006-2023年武汉、长沙两地多次互动交流的教研活动,并引用集合论创始人康托尔的一句话“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指出今天的五节课让她深深感受到了武汉、长沙两地的数学老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是一种自由地研究。关蓓老师进一步分析了五节课的精妙设计之处,并对每节课都提出中肯的建议。最后,她鼓励所有老师要学会快思慢想,作为老师更应该做到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做事情,会想问题,增进理解,发展素养。

  谢琼主任总结

  心中有课标,教学有方向

  最后,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学研究室谢琼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谢主任表示:本次城际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既是一次推进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协同发展的深度交流,又是一次践行武汉市小学构建走进新课程、走进新课标、走进新课堂“三走进”教研活动的精彩呈现,也是一场武汉和长沙老师和学生共享课堂的双向奔赴。她建议各学段老师依据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科逻辑和思维进阶程度协同设计学习目标,体现学段间的统筹与衔接。谢主任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的教研,将全国各地丰富的教学研讨资源进行整合,举办或促成更多类似这样的高品质教学研讨活动,让老师们拥有更多的学习提升机会。

  活动合影

  本次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武汉-长沙”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圆满举办,是老师间相互交流、相互研讨、相互学习的过程,是不同思维和不同智慧的碰撞,也是“热干面”与“臭豆腐”的邂逅。而碰撞出的火花将引领两地老师练好基本功、领会新课标,共同提高、迅速成长。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