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长既不是领导,也不是中层干部,设置教研组长有作用吗?
学校的教研组长不是学校的中层干部,更不是领导,但是教研组长的贡献很大,关系着学校老师的专业成长,影响着学校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影响着老师驾驭课堂水平的能力。所以教研组长的水平影响着学校教研水平的高低。
学校
1.学校的好坏在于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质量在教研,成立教研组,利用合作交流的机制推动老师的专业发展
2,利用教研组的平台,促进一批新老师的快速成长,实现老,中,青各层老师的互助关系,形成团队意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学习校外的先进理念,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挖掘本校的资源,形成本校的教学风格。
教研组长
有的教研组长每一年教研活动布置一下教研任务,老师的开课活动,同事之间只是听听,也不点评,不了了之,这样的教研典型的形式主义,老师何年何月能够在教学上有起色。教研要落在实处,助力教师的成长。长久下去,有哪位老师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这样的教研没有意义。教研组长应该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品德高尚,教学能力强,组织能力强,能引导本组成员在专业道路上成长的老师担任。
老师
在互联互通的新媒体时代,2020年的县管校聘的实施,老师们希望通过教研的平台,通过不断地磨课,与同行的交流,认知自身教学水平的不足,积极的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理念,教学的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校内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在校外的竞技赛场上不是落伍的老师,做个别人认可的老师。真教研每个老师都愿意参加,并积极支持,假教研,浪费了老师宝贵的时间,何必呢?
学校,教研组长,老师三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学校的领导可以指导与帮助教研组长工作,有时教研组长在教学活动中的工作也是两头的雾水,不知工作如何开展,首先要培训,校内高水平的领导可以指导,校内领导不能指导,可以请课外专家指导,教研组长成了专家,才能有效指导老师。
教研组长要做教研,真做教研,老师们会鼎力支持,每年的赛课活动,没有老师不愿参加的,有时教学太残酷,有时赛课结果连自己的学校都走不出去,每年的电教活动的课件制作,老师都想参加,想获奖,可是由于水平不到,往往与奖项无缘,老师们想获奖,职称的红利向农村倾斜,获得奖项就有希望晋级,老师希望教研认真研究研究教学,提高自己,争取在竞争的大环境下,不被淘汰。
2020年的县管校聘的实施,一线老师不想在竞聘时淘汰,国家的职称向农村老师倾斜,农村老师有了评职的希望,这些变化都与老师个体的教学水平有关,在教学这个平台上,老师专业成长最快的是教研,同事的点评是我们专业成长的动力,学习优秀老师的课例启发我们的教学热情,希望每学期的教研能扎扎实实地进行开展,老师们在交流,合作探讨的中不断地成长为教学的能手,获得教师职业生活的乐趣与尊严。
图片来源与网络,如有侵权,请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