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粗放教育中成长,却对子女精细教育,起跑线焦虑让父母不堪重负
中国的父母可谓是为孩子操碎了心,尤其是谈到子女的教育问题,或多或少都有些焦虑。
在幼儿期的时候,为孩子的智力发育焦虑,上学的时候又为择校问题焦虑,眼看孩子大学毕业又为的就业问题焦虑,似乎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焦虑无休无止。身为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未来没有竞争力。家长对自己是省吃俭用,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堪称挥金如土。
第一、赢在起跑线的氛围,让家长恐慌
这么多年,减负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息过,但是一方面是学校的减负,另一方面是家长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看似孩子减负,其实没见孩子们的负担减下来,反而越来越重,而且尴尬地是也掏空了家长们的腰包。
有些家长是出于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报了兴趣班,但是也有些家长瞧着别人家的孩子,同龄甚至比自己孩子小的年龄,既会这个,又会那个,心里一时间产生了落差和恐慌感,于是担心自己的孩子掉队,便是盲目的给孩子报了兴趣班。
还有的家长瞧着别人家孩子补习,也是不管孩子需不需要,到底哪方面差,便是跟风给孩子报了补习班。结果是孩子从学校课堂出来,又到了另外一个课堂,甚至寒暑假孩子也不得消停,忙碌了家长,累了孩子。
而且是优秀的孩子补习,成绩较差的孩子也在补习,这种焦虑你有,我也有,无论父母是农民,还是知识分子。
究其原因,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
第二,选择名校,名师,优秀班级,绞尽脑汁
还记得几年前的《虎妈猫爸》的电视剧里面的虎妈为了能够孩子选择名校,卖掉了自己的大房子,换了一个破旧、环境又差的学区房,而且为了能够给孩子选择一个名校,身为父母无不备受煎熬,那怕放弃尊严,托人找关系,拿到学位的那一刻,仿佛心里的石头落地,长舒一口气。
有多少家长省吃俭用,花费大量心血,就只为了能把孩子送进更好的学校,那一幕幕真实画面,无不刺痛着每一位家长的内心。选了名校,又考虑更好地班级和老师。许多家长简直是费劲脑汁。
因为名校才会优秀的思想害苦了家长。
第三,辅导孩子学习,自身能力的忧虑
现在,明明是给孩子留的家庭作业,身为家长下班后,也要学习,否则根本无法给自己的孩子辅导好作业。甚至也出现了一些奇葩的家庭作业,从数1亿粒大米到与自家汽车合照,这些奇葩作业在网上引起热议,也累坏了家长。
至于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更是家长下班后的常态工作,家长没有好的学历,都不敢检查孩子的作业,生怕不懂那些知识点,将孩子误导,甚至有些家长感到自身能力欠佳,对于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
第四,担心孩子沉迷游戏,玩手机上瘾,影响考试成绩
如今,流行的游戏越来越多,从电脑到手游,可谓是五花八门,多不胜数。而孩子上学最大的拦路虎就是沉迷游戏,然而手游的出现,更是让游戏更加的盛行,身为家长总是担心孩子沉迷游戏,玩手机上瘾。
但是身为家长想要制止吧,自己也放不下手机,而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已经成为自学的重要渠道,若是管住孩子不用手机,又无疑切断了孩子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通道。
面对禁止不是,不禁止有担忧影响孩子的视力和学习成绩,身为父母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第五、校园安全,生怕孩子吃亏受欺负,受到伤害
现在虽然二胎放开,但是还是有不少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身为家长总是担心,在学校中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或者存在安全隐患。面对幼小的孩子,父母这种担心会更加明显,一旦孩子身上有什么不太正常的地方,马上就会联系到是不是被在学习被欺负了。
而且面对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家长有时候处理不好就会升级为大人之间的矛盾。即便是孩子进入中学或是高中,家长的这种焦虑也会存在,尤其是校园安全方面的焦虑会有增无减。
第六、孩子出现青春期、叛逆期,让家长头疼
现在的孩子在12岁甚至于更早,心理和生理上的成长和变化会愈加明显,而这种变化带来的是孩子对于学校之外各种新鲜事物的好奇,而且开始有了对于家长和老师管理的抵触情绪。
而且因为如今电视剧主角多数缺少阳刚之气以及孩子从小接触女教师较多,家里有男孩子的家长总是担心孩子缺少阳刚之气,怕影响到孩子的性别认知,加之孩子有可能随时到来的青春期和叛逆期,焦虑程度明显提升。
另外因为有些观念原因,有些家长在性教育等敏感问题上,总是避而不谈。不过,好在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对有些不符合潮流的观念也开始摈弃,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和观念,不再像过去躲避孩子的性教育问题。
身为家长如何调整自己的焦虑?
曾经,我们的父母对教育之所以执着,那是因为看到了教育对于改变我们自身命运的重要性,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孩子,将知识作为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可如今的我们因为对待当下教育,因为认知程度不一,缺乏正确的认知能力,加之孩子的成长不可以重来,我们身为家长几乎是如履薄冰,整个人处在高度紧张之下培养着孩子,曾经的我们几乎是从粗放式教育走过来的,可是如今的孩子都是精细化教育,难免不考虑入微,导致了对子女教育的焦虑。
而教育焦虑,除了要等待政府教育政策改革,父母也应该转变自身的观念,知识改变命运不假,但是知识并非就等于名校和成绩,或许发挥自身孩子的特长和优点,给自己松绑,也是给孩子减负,也许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孩子的前途也未必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