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人民政府 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出发展新路径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推动习近平新电影蜜蜂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这一首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强化统筹谋划,聚焦常态实效,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淮安特色的文明实践发展新路径。

  体制机制健全到位。坚持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挂点联系、督查考核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相继出台《淮安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案》等文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文明城市月度测评体系,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挂钩,定期对各县区进行督导评估。目前,各县(区)均建立了权责一致的“书记清单”,压实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主体责任,项目化推进重点工作,制定完善信息公开、日常管理、定期报告、经费保障、实绩考核等制度。

  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依托公园绿地、医疗机构、文化场馆、城市书房以及组织部门、群团部门的关爱阵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建成3400个实践点,创新建立大运河百里画廊等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体验线路,积极探索打造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圈”,形成具有淮安特色的四级实践网络,并依托清江浦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等 线上阵地,积极做好信息发布、指挥调度、活动组织等工作,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已高标准建成10个县区实践中心、104个镇(街道)实践所、1590个村(社区)实践站,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分别在县、镇、村三级全覆盖。

  活动开展成效到位。出台《淮安市治理高额彩礼减轻人情负担推进移风易俗实施方案》等文件,对高额彩礼、大操大办、赌博等陈规陋习开展专项整治。分批分类举办9场专题辅导班,对全市各县区中心、所、站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共2400余人次进行全员轮训。围绕“喜迎二十大”“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印发《“文明实践惠万家 志愿服务暖新春”活动方案》等,组织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如在淮安生态文旅区组织开展2022年淮安市“我们的节日·春节”暨“文明实践暖新春”主场活动,在淮安区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线上互动活动等,唱响惠民利民大戏。

  志愿服务精准到位。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完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注册登记、培训管理、褒奖激励、技术支持等制度,推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两委”在职党员、退休干部、“百姓名嘴”以及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夯实一线志愿力量,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6132个。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基因,用好周恩来纪念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等红色阵地资源,以及南闸民歌、博里农民画等非遗文化,累计推出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志愿服务项目8500多个,并推出“爱心洗衣房”“山爸山妈”“家医有约”“志愿有邻”等一批温馨服务品牌,开展项目化服务,深受群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