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符号”存在了多年,不料被小学生质疑,教育部回应来了

  一个标点符号的质疑,“惊动”了教育部部长

  电影盒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与此同时面对学生的“天方夜谭”和奇思妙想,有的小学生就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有些时候总会让家长和老师哭笑不得,那么面对学生的天真无邪,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近日,一个标点符号,引起了小学生的质疑,瞬间登上了热搜,随后也“惊动”了教育部部长,也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到底是什么样的符号,会有这样的“反应”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

  

  据了解,近日,湖南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在一次主题活动时,发现文化墙上张贴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结尾用了个问号,没错就是那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不是你也有印象,当学生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到疑惑,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从语气上看,都觉得这句话应该是个句号或者感叹号,不应该是问号,因此带着这份疑惑,找到了老师,而老师却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而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就是这样啊!”

  

  然后学生回到家中,也寻求父母的帮助,在父母的帮助下,也查询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最后发现这句话的原稿是句号,而现实生活中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句号一个是问号,面对这样的事情,学生更加疑惑了,为什么这么著名的一首词,明明毛主席在手稿上使用的是句号,为什么教科书上写成了问号?

  

  最后呆这些疑惑,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给教育部部长写了一封信,并留下了家长电话。没想到信寄出后不久,就得到了部长的重视和回应:表示将会考虑谢思源同学的相关建议,在今后的出版物中对相关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且随后湖南大学文学院张平教授表示:从同学反应的情况和提供的资料来看,确实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为了避免其他学生也存在不解和疑惑,的确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和说明。

  

  从此时看出,有时候好奇心并不是什么坏事,应该注意引导和措辞,有时候在生活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并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会得到相应的答案。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家长和学生,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郭老师会在第一时间给您回复。如果喜欢郭老师的文章,也可以点一个“关注”哦!郭老师会不断持续发文,为您提供优质信息,陪伴各位家长以及学生在教育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对此你怎么看,有哪些注意事项?欢迎大家把关心的话题写在评论区,我会作为后续选题,希望创作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内容。#教育消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