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三好生”评选是因噎废食

      在今年北京市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北京实验二小李烈校长提出的“取消三好生评选”成为业界乃至社会热议的一个焦点。记者前天从实验二小了解到,新学期起该校将暂停评选三好生,而继续采用更为多元化的标准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西城教委有关人士透露,实验二小的试点有可能获批,但目前不会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2月3日《广州日报》)

      取消“三好生”的三大理由:“三好生”评选往往设置比例,这和教育方针相悖;“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由于挂钩小升初等实际利益,“三好生”评选明显变味,“三好生”水平良莠不齐。

      不可否认,当前“三好生”评选的确存在以上弊端。但笔者认为,如果因此而取消“三好生”评选是因噎废食,与其取消评选“三好生”,不如找出当前评选“三好生”存在问题的“病根”,并据此对症下药,使得“三好生”的评价和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1982年5月5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公布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这是目前我们所最熟悉的“三好”的内涵的版本。然而,在当前应试教育大环境下,这一“三好生”的评价标准在执行中却变了味。学习好被放在了首位甚至成了唯一的标准——谁的学习成绩好,谁就是当之无愧地是“三好生”。有的班主任就直接按照学习成绩来定“三好生”,有的即使是民主选举出来,大多数也是学习成绩好的当选。因为,在学生们心目中早就有了“谁的成绩好谁就是三好生”的理念。

      这些“三好生”是学习上的尖子生,无疑会提高班级和学校的升学率,给学校、班级、老师争光。这些“三好生”显然会受到老师们的“宠爱”,而其他学生自然会受到冷落。长此以往,他们必然会产生自卑,自认为是坏学生。笔者在平常的教学中,就经常对他们说,“你们不是坏学生,只是学习成绩差一点而已,好学生和坏学生不能仅仅看成绩,只要你们的思想品德好、身体好也是好学生”,以此来“安慰”他们那颗受伤的心。

      所以,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的根子不是评选“三好生”,而是应试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者。即使停选“三好生”,今后可能会再出现“高才生”、“优秀生”……这同样会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其实,现在的“三好生”称号已被赋予了莫大的价值——升学加分、保送、优先录取等等,“三好生”从而异化为某些特权者腐败的工具,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在笔者看来,“三好生”只是学生的一种荣誉,而不应作为学生升学、找工作的“砝码”。只有切断“三好生”背后的利益链,“三好生”才不会被异化。

      由此可见,目前“三好学生”的评价标准没有错,而是“三好生”的评价标准被教育者、特权者错误、变味地执行了。俗话说的好:经都是好经,可惜都让歪嘴的和尚给念歪了。所以,当务之急我们要做的不是停评“三好生”,而是取消各种“三好生”加分政策,完善和真正落实“三好生”的评价机制,只有这样,“三好生”才能正本清源。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