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狂人”圆梦清华:“10次高考8年复读6次考上985”

  从2000第一次参加高考到2014年终于考上梦想的清华大学,他用了14年的时间。如果说他是高考的成功者,确实名副其实,因为在他10次高考、8年复读的过程中,他有6次考上过国内其他985高校。但为了心中的清华梦,他一次次地放弃,选择从头来过,他就是“高考狂人”吴善柳。

  有人说他的行为是为了赚奖金、也有人说他浪费了国家宝贵的教育资源,但吴善柳认为这只是自己的个人选择。那么,如今距离吴善柳考上清华已过去了7年时间,他究竟过得怎么样?本期就为大家带来吴善柳圆梦清华的故事。

  

  北京交通大学肄业后干流水线

  1982年,吴善柳出生于广西浦北县北通镇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曾是镇上中心小学的副校长,还获得过“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荣誉称号,母亲在父亲工作的学校食堂里上班,姐姐、姐夫分别在镇上的其他小学里教书。

  在80年代的农村,吴善柳的家庭背景算是极好的一种。那会儿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逐渐被人们认可,望子女成龙成凤是无数农村父辈们的共同心愿。

  吴善柳的父亲也不例外,他对儿子的教育十分严厉。在这样的氛围下,吴善柳也希望能够通过读书上大学来证明自己、改变人生。所以他平时的学习十分刻苦,成绩也很优异。

  然而,当2000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时,也许是对这个即将能改变命运的考试过于紧张,他发挥失常了。哪怕他曾在许多次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难改这次考试带来的结果

  好在,他很快调整了心情,决心再战。

  2001年,经过了一年的学习调整,吴善柳考上了211名校北京交通大学,可就在吴善柳入学后,一次偶然去清华大学的参观经历无意间改变了他的人生。

  当时,他对清华大学的整体学术氛围羡慕不已。在他从小到大的认知里,上大学要么选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要么就按照当时的社会趋势,读个经济、金融类的专业,他理想中的职业是股票交易员,这样的工作赚钱多还刺激。

  可北交大是理工科院校,自己所学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理想和现实的初次交锋,让吴善柳开始有些迷茫。

  大学期间,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刻苦努力学习,反而沉迷于网络世界难以自拔,中途他还曾辍学回家。就这样,他只能以大学肄业的身份出去找工作。

  出了社会,现实一下子让吴善柳清醒了过来。因为没有学历、他在北京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去其他地方,情况也不乐观,最后,他只好在南方一家工厂干起了流水线的工作。

  这个时候,他也发现了用人单位对于清华、北大毕业生的青睐。想到自己如今做着收入低、还不体面的流水线工作,而名校毕业生却可以很快拿到高工资,受到刺激的吴善柳当即决心改变现状,他要考上清华大学。

  

  复读8年,10次高考

  就这样,在2007年,毕业已经快3年的吴善柳开始了自己的复读之旅。他本以为自己一次就能考上清华,可首战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虽然北师大是师范类顶尖院校,但执着于清华的吴善柳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

  2008年,他选择了继续奋战。然而,他再次考上了北师大,为了理想的清华,吴善柳只好又选择了放弃。

  2009年,他考上华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2010年,他考上北京林业大学;直到2011年他考上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硕连读,大家都以为他要停下脚步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放弃。

  可能是“骑虎难下”,也可能是真的为了圆梦清华,吴善柳就这样继续奋战在高考一线上。

  2012年他考上南京大学;2013年,他考上同济大学;直到2014年,吴善柳终于以32岁“高龄”考入清华大学,但戏剧性的是,录取他的专业还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此时的吴善柳开心不已,他主动对父母提出要摆几桌酒席庆祝,一家人便低调地邀请了一些亲戚朋友来恭贺他这个好消息。

  

  2014年清华大学开学后,吴善柳接受了学校《清新时报》记者专访,当被问及为何会放弃众多985名校时。

  他说,学习的苦其实根本不算什么。自己第一次毕业后是在工厂流水线上班,经常12小时连轴转,还有人专门监督,每天都会有一个量化的产品指标,那种辛苦真的很考验人。

  对于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他真的很向往这里的学术氛围,他也希望自己可以沿着大师们曾走过的路一路向前。

  在遍地都是学霸的清华大学,吴善柳再也不敢放松、懈怠。每天他从早上七点半开始学习,到晚上凌晨1点才休息,他的身影时常穿梭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之间。

  这样的刻苦努力,他才仅能够把自己的成绩从年级132人中的最后几名提升到第58名。

  

  36岁清华毕业却连编制教师都当不了

  2018年,36岁的吴善柳终于从清华毕业。但此一时彼一时,虽然此刻他已拥有了名校头衔,在职场上却依然不受欢迎,用人单位这个时候更青睐那些年轻的名校毕业生。

  专业不对口,一时半会儿还是找不到喜欢的工作,让吴善柳很是无奈。和当年第一次从北交大毕业的同学相比,他们中有的已经进入了世界500强工作,此刻的他还是个刚毕业的“大龄”新人。

  和第二次毕业的同学相比,年轻的他们要么直接选择去知名企业工作,要么选择去国外顶尖院校深造。

  而吴善柳却不得不学会妥协,去郑州成了一名私立高中的数学老师。因为他已经过了35岁,刚好错过了招聘编制教师的年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可能因为吴善柳有过10次高考的经验,他对高考出题的重点和趋势分析十分精准,因此备受学生们的好评。

  如今已经39岁的吴善柳仍在讲台上耕耘,他教出来的学生,也有很多考上了名校。他也逐渐喜欢上了当老师的感觉,并开始觉得能够教书育人,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回看吴善柳的高考生涯,从2000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到2014年终于考上清华。10次高考,8年复读,6次拒绝其他的985高校的招收。这样的经历其实对于他本人而言既是一种实力彰显,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尤其在心理层面。

  在后来他不断地复读过程中,身边人都开始不理解他的行为。他的父亲、老师曾劝说他放弃,可他还对父亲说“把人生看远点,他不希望自己以后会后悔”。

  而且,中间每次复读,面对学校同学质疑的目光,他这个“高龄考生”都是逃课,独自复习的。

  还有人说,他其实是为了赚取高额奖金,因为他所复读的学校可以增加曝光度,提高升学率,吴善柳直接否认了奖金的存在。

  他说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一次毕业后工作受挫,迫不得已才选择复读。当自己一次次考不上清华,那种心理的疙瘩还是很折磨人的,他不得不一直走下去,才能解开内心的枷锁。

  而为何要放弃与清华齐名的北大?因为北大录取的专业是临床医学,他不喜欢这个专业。北大任何哲学、历史的专业他都能接受,所以只好放弃。

  关于占用教育资源和浪费青春等说法,吴善柳并未放在心上,他认为这只是他的一个选择,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

  可见,吴善柳在多次高考的路上压力也是巨大的。

  

  好在,现在的吴善柳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已经逐渐理解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意义。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机会,在流水线工作,虽然起点会比较低,但如果吴善柳拿出自己奋战高考的毅力选择考研,焉知他在这个公司没有更好的成就。他在高考这件事情上付出的决心再次证明了只要坚定且努力,一定能够改变命运。

  可10年的时间,社会的高速发展足以改变很多东西,而对吴善柳而言,将全部赌注押在高考一场战役上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我想,吴善柳奋战高考的决心和勇气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人生的路上,也不止只有名校这一条道路,如果有一条路既能帮助我们找到人生价值、又恰好实现了理想,不也同样值得人们的敬佩吗?对此,你怎么看?

  在这里也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的教材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点击下方链接就可以带回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