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举办2022年新媒体国际论坛 30家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共话学科建设

  中新网10月24日电 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与国际传播学会(ICA)共同主办的2022年新媒体国际论坛近日在线上举办。

  大会主题为“智能传播与真实世界(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and Real World)”。本届论坛设有“院长论坛”,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近30家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共同研讨智能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本次院长论坛设有2个分会场,嘉宾们积极互动,探讨智能传播时代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专题研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陈龙在评议时表示,在学科建设中,演讲者们认为要扣紧当下智能传播发展这一背景,关注社会和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实际问题,加强学科基础研究,注重人才培养,促进学科建设提质增效。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作为评议人指出,在新闻传播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创新教育机制,鼓励学生多读专业经典原著,摒弃浮躁风气,夯实理论基础;要更新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培养方式,科研实践两手抓;要积极从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抓手”出发,推进新文科建设;要明确学科定位,既要重视人文社科视野,也要培养相应的科学和工程素养,让本学科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在更多领域发挥优势,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各分论坛会场,与会院长嘉宾热烈发言,针对当下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前景、育人机制、研究方向等话题展开探讨。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认为,作为应用性学科的新闻传播学具有“技术接近性”和“现象接近性”两大特点;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认为,实现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科基础研究。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明洋提出,媒介研究需要在知识体系、实验体系和技术体系三个方面进行创新;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马忠分析了虚拟社会中人的主体性、数字劳动的剥削、技术鸿沟、认知的客观性等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分享了元宇宙研究的新思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强调了新媒体时代,新传学子阅读经典书籍的重要性;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钟智锦介绍了如何通过分析多种文本特征进行谣言的自动识别、如何进行视频媒体内容分析与检索、如何进行智能媒体和智能传播平台设计等智能传播研究,并提出智能技术在未来的传播实践中大有可为。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加彪提出,要打破学科壁垒,形成辐射效应,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与产业应用的发展。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指出,为更好应对此变化,社会亟需智能传播法治人才。为此,高校可以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四方面着手,加快培养智能传播法治人才。

  在各位嘉宾的热烈讨论后,院长论坛圆满落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