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押题卷二地理试题

  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自主提升2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战后,日本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地由农业向工业、农村向城市流动,导致村落大量消失、人口老龄化严重、传统的家庭经营陷入危机,农业发展几乎停滞。大量化肥、农药的投入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这个背景下,日本探索推进“地产地消”战略,鼓励消费者尽可能消费当地或邻近产地的农产品,同时为了避免农产品生产单一化,鼓励农民生产多种农产品。疫情期间我国鼓励推行的“农产品套餐+社区拼团”模式,实际上暗含了农产品“地产地消”的概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世界范围的农产品大流通对日本农业产生的影响是( )

  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②小规模农户难以进入市场③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④农产品价格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 下列关于农产品拼团这种“地产地消”模式所具有的优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群体直接对接,减少了流通的中间环节

  B. 提前预定,基本可以实现当大采收、打包、送达,确保了农产品的新鲜度

  C. 起送份数限制,增加了订单量,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D. 减少了过度包装,促进订单的简约化,体现了绿色消费理念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各国的农产品大流通,将导致世界各地的农产品进入日本,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不易把控,①正确;而大量的农产品进入,将导致小规模的农户难以挤进市场中去,导致农村的农户收入减少,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②③正确;且大量世界各国农产品的进入,将会导致日本农产品增多,农产品价格降低,④错误。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模式的施行可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群体的直接对接,可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流通繁琐环节,A正确,不符合题意;该模式消费者可以提前预定,可以实现区域内的采摘到包装以及送货,产品新鲜度较高,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但是起送份数,虽然增加到了订单量,但是消费者被迫多购,没有保障消费者的利益,C不正确,符合题意;该模式在过程中也可以减少过渡包装,减少保鲜包装等,使得订单简约化,符合绿色消费观念,D正确,不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季节性移民社区是寻求更好生活的季节性移民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集聚,其在“美好”生活实践中,以共同利益为联系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拥有独特的长寿地理环境、益寿习俗以及安和的生活环境,是我国季节性移民最为密集的目的地之一。下图示意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季节性移民社区发展阶段、类型和空间分布。下表为“巴马县盘阳河流域季节性移民社区类型及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毗邻长寿养生景区,呈低密聚居的季节性移民社区是( )

  A. 交融性社区 B. 优势性社区 C. 共享性社区 D. 纯粹性社区

  4. 与纯粹性社区相比,交融性社区( )

  A. 住宅价格较昂贵 B. 基础设施不完善 C. 候鸟人占比较高 D. 商业气息较浓厚

  【答案】3. D 4. B

  【解析】

  【3题详解】毗邻长寿养生景区,生活成本相对高,需要具有一定经济实力。该区域的移民社区业主大多是能自主支配财富的临近退休或刚退休的人群和养生意识强的中年富裕阶层以及海外人士。他们注重居住的品质和私密性,出于结伴心理邀请有共同话题、相似品味的亲友们团购养生公寓,在巴马形成亲密圈子,发展品味社区。最终形成了在居住空间上隔离东道主社区和其他养生群体、在心理空间上融入乡村发展的纯粹性季节性移民社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由表格可知,交融性社区的住宅条件简陋,乡村景观为主,纯粹性社区是品质门控社区,高尚康区,低密度聚集养生景观,设施丰富,所以住宅价格更贵,基础设施更完善,A错误B正确,纯粹性社区候鸟人比重更高,商业气息更浓,CD错误。故选B。

  【点睛】能源缺乏,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问题即将对我国产生严重的威胁,夏季长江以南城市的空调使用和冬季北方地区的暖气供应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随季节的改变,在我国实行南北地区季节移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县渭洞以东的笔架山下,沿龙形山和渭溪河之间的河谷,自东南向西北蜿蜒约1千米。村落始建于明朝,后经多次建造形成以当大门、王家塅和上新屋为主的三大古建筑群。下图示意1978-2015年张谷英村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以及张谷英村的跳跃式延伸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 明清时期张谷英村跳跃式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

  A. 亲近自然 B. 地形限制 C. 河流阻隔 D. 留出耕地

  6. 影响2002年后张谷英村新建建筑分布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保护古建筑 B. 河道变迁 C. 交通方式改变 D. 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5. B 6. A

  【解析】

  【5题详解】强调“跳跃式”发展,说明三大古建筑群未连片发展,与山、河谷、地形有关,寻找适合建筑建设的地区。图中尺度并不大,都亲近自然,河流未阻隔,耕地可在周边,不影响连片发展,不一定会跳跃。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从图中看出 2002 年后张谷英村的新建建筑分布在距离三大古建筑群较远的南部地区, 所以影响其选址的因素可能是保护古建筑。其他选项中的条件未发生变化。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该村落形成时间长、 历史悠久。 由图推测, 该村落早期均临河修建, 而河流可以为人类生产提供水源、 河运、 平坦的冲积平原和肥沃的土壤等。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41°39'N,100°09'E)成功着陆。下图为“返回舱着陆时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 该日,可能与着陆点同时观赏到日出景象的地点是( )

  A. 甲(27°N,100°E) B. 乙(25°N,105°E)

  C. 丙(30°N,120°E) D. 丁(40°N,116°E)

  8. 返回舱着陆时当地的风向最接近( )

  A.

  

  B.

  

  C.

  

  D.

  

  【答案】7. B 8. A

  【解析】

  【7题详解】可同时观赏日出景象,说明两地同时位于晨线上。根据材料可知,该日为4月16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晨线与经线斜交,并呈西北东南走向,根据提供的甲乙丙丁四地纬度均比该地低,因此:要同时处于晨线上,需位于该地的东南方向。甲地大致位于着陆点的正南方,丁地大致位于着陆点的正东方,AD错误。据所学可知,春分日3月21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4月16日在春分日(3月21日)之后20多天,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不会太大,C错误,B正确。故选B。

  【8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当时为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太阳位于东南方,影子朝向西北方。又根据示意图可知,影子朝向右方,红旗飘向左方,可以推断,当时的风向由右方吹向左方,也就是由西北方吹向东南方,根据风向指风的来向,所以当时吹西北风。再结合风向示意图,A表示西北风,BCD分别表示西南风、北风、东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人们对黄河的治理历经千年,清朝《河防述言》记载了一种“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即沿着原有河床两侧,内筑多重堤防(如下图),“蓄清刷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河道修建多重堤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河流( )

  A. 水量 B. 含沙量 C. 水质 D. 流速

  10. 设计用于对抗常年河道摆动风险的河堤是( )

  A. 遥堤 B. 缕堤 C. 月堤 D. 格堤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阅读图文材料“人们对黄河的治理历经千年,清朝《河防述言》记载了一种“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即沿着原有河床两侧,内筑多重堤防(如下图)”可知,河道修建多重堤,主要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也就是通过堤坝不让河水分流,束水以槽,加快流速 ,提高河流搬运能力,把泥沙挟送海里,减少河床沉积以达到治沙的作用,D正确。水量与河流补给来源有关,多重堤坝的修建并不能改变黄河的水量,A错误。结合前面分析,河道修建多重堤防可以改变河流速度,进而影响泥沙沉积,对含沙量有一定的作用,含沙量变大,水质变差,但结合材料可知,攻沙治沙才是主要目的,故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读图可知,遥堤位于河道最边缘,是最后一道防线,主要用以防范特大洪水的堤,A错误。缕堤作为多重堤坝的最前,是防御寻常洪水,在特大洪水时不免漫溢的主要障碍,B错误。月堤位于遥堤和缕堤之间,加强对河流侵蚀岸的保护,防止河道改道等作用,C正确。格堤位于遥堤和缕堤之间的隔一定距离修建的横向格堤,以防洪水溢出缕堤后,沿遥、缕二堤之间漫延并冲刷堤根,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读西北某绿洲区农田弃耕后植被演替模式表,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地农田弃耕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沙危害 B. 干旱加剧 C. 土壤盐碱化 D. 地下水位下降

  12. 随着弃耕年份的增加,土壤( )

  A. 水分增加 B. 盐分上升 C. 有机质减少 D. 紧实度增加

  13. 弃耕后,植被生物多样性最高时期可能出现在( )

  A. 弃耕1-2年 B. 弃耕3-6年 C. 弃耕8-10年 D. 弃耕20年左右

  【答案】11. C 12. D 13. C

  【解析】

  【11题详解】阅读表中材料可知,弃耕20年后,多盐植被和耐盐植被逐渐生长起来,并处于稳定阶段,说明农田弃耕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盐碱化,故C正确;材料显示位于西北绿洲区,因此灌溉较为便利,且风沙危害较小,因此不是弃耕主要原因,故A不选;该区域随着年份增加,植被不断的生长,说明干旱并没有加剧,故B不选;农田需要水灌溉,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故弃耕时地下水位应较高,土地盐碱化严重,故D不选。答案选择C。

  【12题详解】观察图中信息可知,随着年份的增加,该区域内由杂草-农田杂草减少出现盐爪爪等-低矮灌木-耐盐抗旱灌木为主,演变过程中,植被的根系逐渐增多加长,且有机质也在增加,导致土壤紧实度不断增加,故D正确;但是该区域属于绿洲,降水稀少,蒸发量强,因此土壤水分并未增加,故A不选;随着植被的生长,自然环境自然改善,土壤盐度也逐渐下降,故B不选;由于植被的演替,枯枝落叶等,导致土壤有机质不断的增加,故C不选。答案选择D。

  【13题详解】阅读材料可知,弃耕后的1-2年间,生长的是杂草,周期短,只出现在农田内部,种类较少,故A不选;3-6年后,杂草减少,出现了多盐生植被等,出现在农田周围,种类比1-2年增多,但不是最多,故B不选;8-10年出现低矮灌木,也有根茎类植被,且演替时间长,在农田外部都有,这一时间可能有杂草,根茎类植被和低矮灌木,因此种类较多,可能为生物多样性最高时期,故C正确;20年左右处于稳定阶段,耐盐抗旱灌木为主,生物多样性较少,故D不选。答案选C。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④指断层。该区域的沉积岩层中富含地下水,但东西两侧的地下水互不连通,形成两个独立的地下水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 图中地表海拔最高处的山峰形成于( )

  A. 火山喷出物质的持续堆积作用 B. 板块边界碰撞挤压作用

  C. 背斜顶部岩层受水平挤压作用 D. 上覆岩层差别侵蚀作用

  15. 导致该区域地下水系统分异为东西两部分的主要原因是( )

  A. 岩浆侵入隔断 B. 岩层断裂分割 C. 两侧岩性差异 D. 岩层褶皱变形

  【答案】14. D 15. A

  【解析】

  【14题详解】结合图例可看出,图中地表海拔最高处的山峰为石灰岩,不是火山喷出物,A错误;从图中看山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易侵蚀,由于上覆岩层砂砾岩易被侵蚀,石灰岩相对难以侵蚀,差别性侵蚀作用形成,与板块边界碰撞挤压无关,BC错误,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从图中看,花岗岩将图示区域分为东西两部分,花岗岩为不透水层,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因此导致该区域地下水系统分异为东西两部分的主要原因是岩浆侵入隔断,A正确;与两侧岩性、断层和褶皱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18题为必做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题为选做题,请考生从19、2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加速融化,北极的海洋特性显现,北极的战略地位和资源价值凸显。我国与俄罗斯积极推动共同开发和利用海上通道,特别是北极东北航道,打造“冰上丝绸之路”。下图示意北极东北航道和传统航道线路。

  

  (1)说明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对俄罗斯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意义。

  (2)北极航道开发是“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基础。当前,北极航道开发面临着自然气候环境恶劣和沿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请选择其中任一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

  【答案】(1)扩大海洋油气和矿藏资源的开发空间,增加资源和能源的供给;利于航道建设,提高航道运输价值;促进沿线港口的发展,扩大港口服务范围。

  (2)气候环境方面:提高北极冰情预报技术;提高北极地区天气预报技术;提高船舶设备的抗冻水平:提高破冰船技术。

  基础设施方面:增加北极航道沿线港口码头建设,为船舶停靠、货物集散、经济贸易提供条件;推动北极航道沿线城镇化建设,为来往船只提供住宿、餐饮、医疗等服务;完善北极合作项目配套设施。

  【解析】

  【分析】本题以“冰上丝绸之路”为背景,涉及“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意义,北极航道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分析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可以扩大俄罗斯海洋油气和矿藏资源的开发空间,加大俄罗斯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加资源和能源的供给;利于航道建设,增加航道,扩大运输量,提高航道安全性,提高航道运输价值;促进沿线港口的发展,扩大港口服务范围,促进经济发展。

  【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严寒,封冻期长,易造成航道封冻,恶劣天气多,航线浮冰多,易造成航行安全事故。面临恶劣的气候环境,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北极冰情预报技术和天气预报技术,及时准确地提供天气信息和冰情信息;北极地区气候严寒,浮冰多,应发展船舶技术,提高船舶设备的抗冻水平,提高航道的安全性,同时应提高破冰船技术,保障航道畅通。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大风天数多,航道沿线城镇、码头少,补给困难。面临沿线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应增加北极航道沿线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船舶停靠、货物集散、经济贸易提供条件;吸引人口迁入,推动北极航道沿线城镇化建设,为来往船只提供住宿、餐饮、医疗等服务;完善北极合作项目配套设施,提高运输效率。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分布着亚洲大陆最大的湖泊群,其湖泊变化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然乌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的主要源头,湖面海拔3850m,湖体狭长,由上湖、中湖、下湖三个有河道相连的湖泊组成,是青藏高原东南外流湖区的第二大湖泊。然乌湖属于高原温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季的西南季风将暖湿的印度洋和孟加拉湾水汽向然乌湖地区输入,春季西风南支急流在该地区扰动频繁,从孟加拉湾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并在本区形成强降水。图为然乌湖位置及水系示意图,下表示意2015年然乌湖观测期湖泊水量收支平衡。

  

  (1)描述表中的要素对然乌湖湖水水量平衡所起到的作用。

  (2)分析不同季节冰川融水、大气降水对然乌湖湖水水量平衡之间的影响。

  (3)简述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对然乌湖流域水循环过程产生的影响。

  【答案】(1)湖泊储水、湖面降水与蒸发对湖水水量平衡影响非常微弱;冰川融水对然乌湖流域的水量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降水径流成为湖水补给的重要来源等。

  (2)冬春季节气温低,冰川未融化,降水对湖泊水量平衡影响较大;夏季降水量大,但由于同期温度升高,冰川融水增多,冰川融水补给量大于降水补给;秋季降水量减少,但是温度下降,融水逐渐减少,降水补给占比增大。

  (3)冰川融化加剧,形成的地表径流增多,补给河流的流量增加;然乌湖湖泊蒸发量增加;然乌湖出湖流量增加。

  【解析】

  【分析】本题以然乌湖观测期湖泊水量收支平衡为背景材料,考查陆地水体相互补给及水循环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小问1详解】据表可知,在2015年然乌湖观测期湖泊水量收支平衡中,湖面降水量数值为0.09,蒸发水量数值为0.14,湖泊储量数值为0.02,说明湖泊储水、湖面降水与蒸发对湖水水量平衡影响非常微弱;融水径流数值达10.06,融水补给占比达54%,说明冰川融水对然乌湖流域的水量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降水径流数值为8.34,说明降水径流是然乌湖湖水补给的重要来源。

  【小问2详解】注意设问强调不同季节冰川融水、大气降水对该湖水量平衡的影响。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冬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冰川不消融,故冬春季节无冰川融水补给,此时湖泊补给水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夏季该区域有一定降水,但此时气温较高,冰川融水量较大,冰川融水对湖泊的补给比大气降水更为明显;随着秋季到来,降水有所减少,但由于气温下降,冰川融水补给量锐减,此时大气降水对湖泊的补给作用比冰川融水更为明显。

  【小问3详解】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高山冰川融化加剧,冰川融水量增加,使得地表径流水量增大,然乌湖入湖水量增加,面积增大,水位升高,流出水量相应增加;全球变暖同样使得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使得然乌湖湖泊蒸发量增大。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州市地处闽江下游的沿岸地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地铁1号线是福州市第一条建设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它北起象峰站,南至福州火车南站,途经城市中心的鼓楼区。沿线共设21座车站,线路长24.89km,串联起福州南北发展主轴。地铁建设一般需经历规划期、建设期与运营期,不同时期福州地铁1号线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幅度也不同:规划期稳步上涨;建设期有所下降;运营期快速增长。下图为示意福州地铁1号线运营路线及1号线开通前后各站点周边住宅价格平均变化幅度。

  

  (1)描述福州地铁1号线各站点周边住宅价格平均变化涨幅规律,并对住宅价格峰值站点位置做出合理的解释。

  (2)分析黄山站—福州火车南站周边住宅价格平均涨幅较大的原因。

  (3)指出限制福州地铁1号线住宅价格增长的时期﹐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规律:住宅价格平均涨幅呈“U”形规律,中间较低、两边高的分异格局,反映出北段和南段的住宅价格有大幅度上涨,中段的价格变化相对较弱。

  解释:峰值出现在东街口站点,推测此处为福州市中心地段(CBD),具有教育资源优越、配套设施齐全等优势,住宅价格维持较高水平;随着与CBD距离的增大,住宅价格向四周呈现衰减规律。

  (2)黄山站—福州火车南站区域远离主城区,接受城市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住宅价格基数处于较低水平;地铁1号线极大缩短了仓山区北段与市中心的交通时间,交通通达性得到显著提高,刺激了周边住宅价格的上涨;轨道交通和大量教育、医疗、商业设施逐步落地,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带动周边住宅价格的上涨。

  (3)时期:建设期。理由:施工阶段产生噪声和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阻碍局部道路交通,加剧城区交通拥堵程度等。

  【解析】

  【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图示地铁线站点分布,象峰站在北侧,福州火车南站在南侧,北侧和南侧住宅涨幅价格较高,中部价格变化幅度较小,涨幅相对较低,住宅价格平均涨幅整体呈“U”形规律分布。注意设问强调住宅价格峰值点位置,图示可以看出,单位住宅价格东街口站点附近最高,根据城市土地价格分布规律可以推测,东街口站点附近应为福州市中心地段,该处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基础设施完善,因此住宅区价格整体较高,随着与市中心地段距离的逐渐增大,市中心往城市外围住宅价格越来越低。

  【小问2详解】据图,根据所学知识,黄山站和福州南站周边,在地铁1号线建设前,由于距离市区较远,受市区影响较小,辐射带动作用弱,基础设施不完善,住宅价格较低,随着地铁1号线的建设完成,黄山站和福州火车南站区域交通通达度明显提高,通勤时间显著降低,教育、医疗、商业服务等各种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黄山站和福州火车南站区域周边住宅区价格上涨明显。

  【小问3详解】福州地铁1号线在建期间,由于施工产生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等,使得城区环境较差,施工时建设的各种围栏,以及渣土车、施工车等大量车辆的运行,阻碍了城区交通,加剧了交通拥堵程度,因此在地铁线建设时期,沿线住宅价格增长受到一定的限制。

  19.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某景区升级完成智慧票务系统,开通景区微信服务号及小程序网络预约渠道,实现了景区不同时间段的实名制网络预约和客流自动检测(客源地、年龄、性别等)分析功能。景区内的预约、入园和在园的数据可与管理部门实时共享。2021年“五一”期间,该景区实行线上门票预约,游客接待量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比增长了18%。

  分析实名制网络预约对该景区旅游业发展及疫情防控的作用。

  【答案】旅游业发展:控制客流量,保护景区资源与环境;改善游览秩序,提高游览质量,保障游览安全;避免无序游览,减轻景区服务、管理压力;提高营销和服务的精准程度;实现错峰游览,满足游客的游览体验等。疫情防控:控制客流量,防止人群聚集,防范疫情传播;实名制预约,可快速、准确追踪和控制病源。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某景区升级完成智慧票务系统为材料,设置道小题,涉及实名制网络预约对该景区旅游业发展及疫情防控的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旅游业发展:景区通过门票实名预约系统的后台,统一配置好门票的最大库存,销售时间,使用时间等信息,从售票环节严格限制入园客流量,保护景区资源与环境;改善游览秩序,提高游览质量,保障游览安全;避免无序游览,避免盲目出行,减轻景区服务、管理压力;预约旅游对旅行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行社需要结合游客需求对产品线路进行精细调整,提供定制化产品,对游客开展精准营销,更加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实现错峰游览,满足游客的游览体验等。疫情防控:门票实名预约系统,该系统能够助力景区提升对于客流量的管理,使游客得到有序、安全的游玩体验,可以控制客流量,防止人群聚集,防范疫情传播;实行实名制购票,记录入园游客联络方式、来往交通等信息,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做好游客信息动态监测,可做到快速、准确追踪和控制病源。

  20.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贵州省某溶洞有地下暗河流出,该溶洞对洪水有较好的调蓄能力。近年,附近村民在溶洞内铺设水泥地、水泥墙、水泥顶,修建水泥柱,将其建为山庄酒客。溶洞遭到永久性破坏。

  分析该山庄酒窖的修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改变溶洞内的温度、湿度,破坏洞穴生物的生存环境,损害生物多样性;溶洞改造后,行洪能力降低,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或消失,洪水灾害增加;酒窖建设、使用过程中破坏周边生态环境;破坏区域地质结构,增大溶洞及周边区域坍塌的风险;影响和破坏原有的水循环过程;改变溶洞原有的景观特征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贵州省某溶洞山庄酒窖的修建为材料,设置一道小题,涉及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在山体内外违建山庄、酒窖,改变溶洞原有的景观特征;山庄、酒窖建设、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喀斯特溶洞遭到破坏,地下暗河遭到污染;溶洞有地下暗河流出,每逢汛期时,溶洞内会有大量地下水涌出,但是因为洞内的建设,使得天然的行洪道被破坏,行洪能力降低,加剧了洪灾的破坏力;该山庄酒窖的修建会改变溶洞内的温度、湿度等物理状况,破坏洞穴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在溶洞内铺设水泥地、水泥墙、水泥顶,修建水泥柱,会破坏地质结构,增大溶洞及周边区域坍塌的风险;还会影响和破坏原有的水循环过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