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大结局:梅晓歌最终为光明县选择了这条

  《县委大院》大结局:梅晓歌最终为光明县选择了这条路!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

  《县委大院》

  全剧收官,迎来大结局。

  梅晓歌顶住压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要对光明县的三十八万百姓负责,让他们世代在此

  安居乐业

  ,拥有一个

  健康、环保、繁荣的生态

  和经济环境。”

  最后,他把目光投向

  三农问题

  乡村建设

  。他专门去向原光明县县长蒋新民取经。蒋新民在聊天中的一些细节描述,道出了中国国传统农耕文明

  “天人合一”

  的思想。

  

  确实,

  中国古代农业长盛不衰

  ,以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生产方法,铸就了中国农业文明。“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独特的“土壤”里产生、发展,并由此引导了

  中国传统农业思想

  及其农业实践,成为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的精髓。

  一个

  “农”

  字所蕴含的道理,绵延几千年。沧海桑田,

  庄稼

  还是照旧地绿着;阡陌无声,却

  奥秘无穷

  神奇的“撞稻吃虫”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等推动的全球重要

  农业文化遗产

  ,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该项目的最终计划,是在全球设立100至150项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

  。中国浙江省丽水市

  青田县的稻鱼共生

  ,顺利入选了在全球范围遴选出的首批5个试点之一。

  长期对其关注研究的

  闵庆文

  ,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中心研究员。

  青田田鱼

  的一个细节,让他始终记忆犹新——红色的田鱼,一下一下

  撞着绿色的稻秧

  ,秧上的虫子和虫卵被震下来,落在水面上,就

  成了鱼的美食

  

  浙江青田:

  “稻鱼共生”树全球典范。

  事实上,水稻通过

  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质,同时为鱼提供躲避阳光直接照射的藏身之所。鱼捕食浮游植物、杂草、水底植物、浮游动物、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有机碎屑,长得很快,排出大量粪便,又是

  上好的肥田之物

  它们能适应夜间稻田中的最低浓度溶解氧;不断游动增加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致水中的

  溶解氧增加

  ,并使溶解的氧

  分布均匀

  ;带动水底的泥土,使泥土含氧量增加,加速有机物质的

  分解

  ;它们中的很多,还要大量捕食稻田中的害虫。

  

  绿色水稻与红色田鱼相依相存、互利共生,一道田间好风景。

  由于作为食物大小不适口,稻秧得以

  完整地保留

  下来;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丰富了田里水中的碳储备,从而增进田里浮游植物和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力……

  所有这些作用的综合,使渔产品和稻谷

  增产

  ,害虫得到有效控制,

  减少了农药使用

  ,抑制了有毒物质的生物富集,改善了环境质量,

  抑制了传染病的发生和扩展

  ,增大了稻田里的蓄水容量,有利于抗旱和防涝……

  

  冬闲时期,将地势低洼、常年积水的稻田蓄水养鱼,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利用率。

  在青田县的一个公共陈列室里,保存着历代留下来的

  农具样本

  。其中有一种耙,前端的横纹竹栏形似百叶窗。这是

  用来驱虫的

  。稻田里最常见的稻飞虱和包叶虫,一个生在稻秧根部,一个生在水面上部的叶片上。根部的稻飞虱“基本被鱼吃光”,上面的包叶虫怎么办?人们正是用这样的耙贴着稻秧的顶部

  来回拂动

  ,把它们扫到水面上去给鱼吃。

  这就是给闵庆文研究员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一幕——

  撞稻吃虫

  “饭稻羹鱼”传千年

  人,与鱼一样,生活在祖先留下的

  传统和智慧

  之中。

  有关稻田养鱼的最早记载,见于公元前400年左右的

  《吴越春秋》

  ,而迄今有考古史实证的则在

  东汉时期

  20世纪60年代,

  陕西汉中

  出土了两件东汉时期的陶器,其中一件为鱼塘,一件为稻田,鱼塘中有6条鲤鱼,3只青蛙;70年代,

  四川峨眉

  县出土一件东汉时期的石刻,其中一半刻有鱼、青蛙和鸭子,另一半刻有稻田,并有两位农民在施肥。

  

  四川出土的石田塘模型。

  事实上,稻田养鱼的生产模式,在我国

  二十余个省份

  均有分布。除了浙江青田,

  贵州

  部分苗族、侗族地区也较为典型。

  早期稻田养鱼的实践大多出现在丘陵山地,后来逐渐扩展到平原地区。生活在高山峻岭之上的水族、苗族、侗族先民,为避战乱由楚越之地迁入山区,也带去了

  “早吃鱼、晚烧肉”

  的渔猎生活方式。

  黔东南水族先民利用潮水涨、落的特点,创造了

  “四周开成田,中间让水淌”

  的“骆田”生产方式,既近水利又避水害,为稻田养鱼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菜叶小草,被随手丢在水面上,条条红鱼悠然地避在下面。几天之后,

  绿叶进入鱼腹,再化成肥土

  。还有人在小块稻田上方搭起瓜架,等到入夏,丝瓜、蒲瓜的藤蔓就已爬上去,尽管水在烈日下温度直线升高,鱼儿依然能侧身瓜棚,悠哉游哉。

  见水,见人,见情,见心。

  

  黔东南州从江县的加榜梯田,稻田与人居天人合一。

  一片鱼稻,就是

  “饭稻羹鱼”

  千年流传的生活和文化。真正鲜活的田鱼,

  游动在人们的心中

  类似的神奇生态系统,还有

  桑基鱼塘

  。所谓桑基鱼塘,清代广东《高明县志》这样记载:“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桑基鱼塘的评价。

  在珠江三角洲,

  16世纪初

  就形成著名的基塘系统,后来又逐步变化为果基、蔗基、花基、草基鱼塘。宋代陈敷

  《农书》

  里可见到另一种主张:“堤上疏植桑柘,可以系牛,牛得凉阴而遂性,提得牛践而坚实,桑得肥水而沃美……”这里是将牛引入互利的

  共生系统

  。而

  徐光启

  主张养羊与养鱼相结合。

  还有畜鸭暖花、鸭宿花栅、花袭鸭暖、鸭粪肥花;池树益鱼、猪啖桑田、饲虫养鸡……除了稻田养鱼,

  稻田养鸭

  也有千余年的历史。

  

  《县委大院》中梅晓歌与林志为的“稻田对话”。

  稻田是一个人工湿地,适合湿地的物种,都可发展出

  与水稻共生

  的生态体系。于是,稻作文化本身就像一片稻田

  ,充满可能性

  坎儿井:中国的“经验农学”

  “车子经过吐鲁番县城时,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外围戈壁滩上,可以看见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

  圆土包

  ,形如小火山锥,错落有序地伸向

  绿洲

  。这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假如从高空俯视,这些土堆

  宛如珍珠串结的项链

  。”

  游人到新疆吐鲁番,一般都要去游览这道景观——作为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天山水的一种

  特有水利工程

  ,坎儿井在

  《史记》

  中有记载。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起,并称

  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坎儿井”在维吾尔语中是

  “地下水道”

  的意思,它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不借助外部动力,将地下水引出地表。

  古老的坎儿井,是

  绿洲农业文化

  的神奇果实。

  每当夏季来临,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吐鲁番盆地,水一流出,很快渗入戈壁变为潜流。年深日久,戈壁下面含水层加厚,

  便有了水源

  。而大漠深处的砂砾石,由黏土或钙质胶结,质地坚实,因此坎儿井挖好后

  不易坍塌

  。吐鲁番干旱酷热,水分蒸发量大,风季时尘沙漫天,水渠若是明渠常会被黄沙淹没,而坎儿井是由

  地下暗渠

  输水,水分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常年自流灌溉,因此,它成为绿洲的

  生命之源

  关于坎儿井的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来自西汉的

  庄熊罴

  。他曾成功地运用打通竖井的方法,建成暗渠,将水引入大荔平原。

  

  坎儿井是把地层中的潜流沿着挖成的暗渠引至地面,再由明渠引入农田或涝坝。

  林则徐

  曾面对坎儿井称奇不已,他在1845年一篇日记中写道:“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

  ‘卡井’

  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弱,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

  不可思议

  之事!”

  中国传统农业注重宏观把握的技术体系,是一种

  “经验农学”

  ,而西方注重个体观察、内部剖析和科学实验的农业方法,是一种

  “实验农学”

  。经验农学的出发点在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实验农学的出发点在于

  人对自然的征服

  ,由此人为地创造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生产要素以提高产量或品质。

  

  高空俯瞰,坎儿井如同一个个巨型蚁穴。当年工匠们也如蚂蚁般一点点地在戈壁之下挖掘着绿洲之源。

  实验农学所依据的“征服自然”的哲学基础,过多地消耗有限的资源,

  破坏生态平衡

  ,大型机具也不断造成土壤板结,土地退化。人类的文明实践已证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平衡的整体,人类只是其中一个分子,而

  不是主宰

  。自然总是“征而不服”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农学思想,正是当今人们所追求的“

  可持续发展”的先河

  庆幸先贤先哲留下了如此

  博大精深

  的农学体系和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总是

  在传承中扬弃

  在变革中升华

  万物共生:无废弃物的农业

  人类几千年活下来,靠的是

  “万物共生”

  ,才能

  “万物共荣”

  。这是“千年的道理”。

  比如现在所说的

  “间作套种”

  ,并不是新发明,早在公元前1世纪西汉

  《氾胜之书》

  中,已有关于瓜豆间作的记载。公元6世纪贾思勰在

  《齐民要术》

  中叙述了桑与绿豆或小豆间作、葱与胡荽间作的经验。明代以后,麦豆间作、棉薯间作等已较普遍。

  20世纪60年代

  以来间作面积迅速扩大。

  “化肥打多了,玉米就长得很高,风一吹容易倒伏,于是再打多效唑之类的药,控制它的高度。你看人类多厉害,想让你高就高,想让你矮就矮,其实

  我们比自然更高明了吗

  

  明嘉靖四十二年《春耕图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让人想起中国的

  “天人合一”

  “天人相参”

  的传统自然观。

  人们为植被提供粪便,让植被为畜禽提供家园……人们一代一代地传承着万物相关、

  共生和谐

  的思想基调,在广阔的田畴间一点一点地积累下包罗万象的生态技术方法,将中国传统农业变成一个没有垃圾的

  能量循环体系

  。美国农业土壤学家F.H.King在

  《四千年的农民》

  一书中指出,中国传统农业在没有外来现代投入条件下,能够持续数千年而地力不衰竭,其秘诀就在于实施了

  “无废弃物的农业”

  数千年光阴,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

  “三才”思想

  ,凝聚成每一个农人都能娓娓道来的

  “天时、地利、人和”

  

  天、地、人。

  围绕

  “天”

  ,发展出农时和气象知识体系;围绕

  “地”

  ,归纳出土壤知识体系;围绕

  “稼”

  ,延展出农业生物学知识体系。三个方面共同构成的中国传统农学基础,将各种技术、原理容纳其中。

  注重农业生产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注重农业生物、自然环境等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好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关系,使人和自然共生共荣,

  贯穿中国传统农业的始终

  ,是其核心精神。这一点,正是令美国科学家称奇的

  “40个世纪的农民”

  得以延续的关键。

  今天生态农业所强调的“

  整体、协调、循环、再生”

  的思想,尽管辅以诸多的现代技术手段,但其核心依然是高度凝练的“三才”生态伦理思想。这是

  中国农人的骄傲

  

  在农村,人和自然万物共生共荣。

  《荀子》云:“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鳄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

  不夭其生,不绝其长

  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而百姓有余食也;池渊沼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儒家

  “爱物”思想

  明显地表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可持续”

  也好,

  “生态文明”

  也罢——今天的新概念,无一不是在智慧上

  源于过往

  小编也追完

  《县委大院》

  这部剧了,如果说里面有什么让我印象

  最深刻和最感动

  的话,应该是这么一句。梅晓歌对艾鲜枝说:

  “我希望,光明县在未来,抛荒的土地上,可以长满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