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文献摘抄家谱前几页

  

  成吉思汗简历

  (摘 抄)

  成吉思汗- -名铁木真(1162年生孛儿只斤部世,为蒙古首领其父乜速该,逝世年甫十三部族。多出叛乱,及长英勇果决,雄才大略,有度量,能容众敬。天地重心义,用兵如神。南征北讨,取向克服。1206年统一蒙古。及帝位翰敬河之源。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成吉思汗,文如耶律楚材,武品木华黎皆归。所用经过,连年征战。先后据首内外蒙古、东北三省、中国西北部、天山南北两路,并中亚、西亚、阿富汗、斯坦坡斯东半部与高加索山附近,横跨欧亚大陆。1227年征服西夏时病故军中。在位二十二年。享年六十六岁。元朝建国后,追伦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王德庆撰文、王天运丹书、

  王庚朝塑像、袁子朝铁笔。

  全族敬立。(摘抄于1996年五月二十日,镇平晁坡太祖陵园。

  

  序 言

  (谱 续)

  我族系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帖木真)的后裔(见世系表)。宗自蒙古元迁燕京(北京)。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顺帝年号,惠宗,妥欢帖睦耳)明军进攻大都(北京)顺帝命其叔父(四叔)陀"承相桂帅,其次子铁木花耳为先行,与明军作战。元军大败,退至燕京。孰料名将李文中已将燕京围困,只留下北门,顺帝看大势已去但已无法抗争。三年后,顺帝驾崩。帖本花耳同四祖父陀〞承相(和尚、化名王成)现淅川九重一支。中国教育报1992年,河南日报1992年5月23日皆以“成吉思汗后裔为题报导”。甲燕京北门救出家眷,意欲北归,因明军已将雁门关封锁,只好盲目南逃,路径濮阳兵败,新乡渡黄河,后剩七人八骑。为了保全性命,遗散兵马,继续南奔,改名换姓,逃至镇平晁坡河东官桥寨,投宿王暹家。在王的庇护下,而隐居下来。四陀王怕暴露身份,次后隐居淅川九重,同是皇室宗族。前四代死后皆密葬,五世祖东溪共四子:长子辂迁居唐河东四十里泉水店(今王西楼),次子轲及其后代住镇平晁陂(1952年已恢复蒙古族,三子轼其后代住新野大王集后寨(见碑文,1953年恢复蒙古族),四子车少死无继着,

  1986年中南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匡裕彻来南阳考查蒙古族来历,有南阳民族宗教局的海秘书和唐河民族宗教局李书义局长等陪同到大河王八世族可明墓地,查阅碑文及我族家谱,依据蒙古包式的埋葬法和我族风俗(八月十五日是忌日),确认我族和镇平、新野是同族。

  唐河县志记述(见县志631页)。我先祖隐居镇平晁坡,自明初移至唐河东四十里地泉水店(今王西楼),明弘治年间,六世祖辂因地产又分东老家(今王老庄)西老家(今王西楼)。1985年普查人口时,我王姓已分布于王西楼、王老庄、大河王、许墩、文庄(社旗县朱集乡)、赵庄、王大堰、大河屯、高营、城西南王新庄、付湾、秦岗、耿庄、白棚、獾子笼等十多个村庄。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二世祖承谱得蒙先祖教诲、遗训,始建家谱。嘉庆十八年(1813年),十三世祖居仁再续家谱,经十六世祖世芬等人续记,方使我家谱珍存至今。

  因我族人多支繁,里居辽远,历来各代字派未定以至失联的辈次难以查找,联宗修谱实属不易,为了以后简明,并与镇平晁坡同族公义,制定出我族四十字宗派(附后)以“元”为十九世起,顺序排列,现有人名不于更改,新生人员按本人世系字派命名望我族共知。

  家谱是无价之宝,是传宗接代的命脉。应注意珍存。望后之子孙,勤加修续。使我家谱,留芳百代,永传万古。

  续者学疏才浅,难免有错漏之处,不当地方。当添则添、该改就改。以利后续。

  十 八 世 裔孙 振洋 、冠东

  十 九 世 裔孙 玉山 、天兴

  二 十 世 裔孙 天雨 、桂营

  1997年、谨叙

  

  

  王氏宗族字排序

  (按家谱世系第十九世从“元”开始)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元 运 兆 昌 邦 基 安 康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铭 勋 建 功 道 普 德 常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崇 儒 作 仕 化 庆 朝 堂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登 策 文 武 炳 辉 典 章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海 中 永 清 天 延 之 光

  注:四十字派,分“奇”、“偶”数。世系单数为“奇”,双数为“偶”。“奇”数在名子中间,“偶”数用于名子最后,“元”为十九世,是“奇”数。“光”为五十八世,是“偶”数。望后代遵照字排命名,谨记。

  治 家 章 则

  (修编成员合议)

  一、 续修家谱,是我族之惯例。每隔三十年修续一次。这次续谱、由于我族人多户大,居住分散,远居者多。所调查未达心愿!如徙居湖北省、随州市的可德之后、新城的犟巴湾平氏南三里庄,毕店南头林岗,姚〞。虽属血族,但未能入谱,而感遗憾。后人子孙有心者可继续查找。但已入谱者,可尊本规章。

  二、 数百年中,族众散居各地。数代必失考者,可按本谱门次、分支、长、幼查阅。

  三、 我国以王为姓者甚多,均系异性。 避免不了吾血族与异性王婚配,有异性女方入谱者,一律改为“汪”字。

  四、 吾血族绝对不准配婚,如有者,族众有权干予。否则,可让其改名换姓,远走高飞!

  五、 异性“王”氏不得入谱。

  六、 血族拐骟血族(及外族)妇女、儿童者,遵政策、法令由上级制裁。

  七、 爷孙之间,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不准骂架。

  八、 晚辈敬奉长辈,长辈教养后辈。这是血亲之重任。

  九、 一家有事众家帮,一家有苦众家担,精诚于团结。

  十、 严禁本族坑、倒、拐、骗本族及外族人。

  十一、 每逢新年佳节,携谱上坟,或室内家堂前,焚香燃纸叩拜。

  十二、 先祖遗留下来的(铠甲、蟒袍玉带、枪、刀、剑、戟、宝珠、字画、画像等)。不得自行处理。可待佳节时展示,族众参拜。

  一九九七年修续

  王氏老谱

  经云考乎世系乃知始终此古来氏族贵有家谱也我先祖自明初岁移至河南省南阳府唐河之东乡距城四十里其地古名泉水店东望双庙岗二里有余庄称西老家(今名王西楼)洪治年间又分居大河屯西南三里许口东老家(今明王老庄)当时田产地土东至五里河西界黄家店南至齐家洼北临泌水河岸始我祖讳辂者蒙朝廷重恩授以五城兵马司之职事后独居东老家尔时数经寇乱家谱无传先世宗派未有考订迄大清开国辂之孙可太蒙英王宠锡官拜副总兵督佥事清初又封龙虎大将军其弟可明官拜湖北省游击清初太祖又封昭武将军其子一柱官拜湖北省云阳游击家世宗派始有所考及乾隆二十一年人王承普略叙大既尚未详晰讫嘉庆十八年七世孙岁进士居仁幸蒙祖父教诲得承先世遗训因念家谱之重心得传之千百万世永不民绝而后可必也立其规矩名其条件使之正当清楚周密详备永垂不朽云尔余学疏才浅一时之际未克配酌尽善备书姑创大略举世所及知者请自七世祖讳治湖英王宠锡尤虎将军之职起陂于规矩条件有未尽善及未全备者端赖后之贤子孙不如当添则添宣改则该使其务必可传不朽云尔是为序

  镇平晁陂王氏族谱序

  (摘 录)

  晁陂王氏:元裔也。留居于此,已五百余年。由明及清,屡经兵变,户大族众,迁居翼域者嗣多,世系又间已失传。只知出自晁陂王氏而已。“候”等创修家谱,本欲竭力根究,但又困于事势,碍难尽详。有志未尽,殊培浩叹!因循至今,时值改易,危历可骇,深恐一日干戈峰起,族众又将流难他乡,有讬处不归者,时过境迁,同祖共宗,演为路人。甚至通婚皆姻,亦所难免。良可概也。“侯”等深为恐惧。谨与同族数人商一简便方法,拟“自五世祖东溪公起,于可详者则究其支派原委,于不详者,则只注其地址或付阙。”如虽曰略而不详要,已胜于全无考据者矣。并自十九代始,另起宗派四十字。载在谱首。庶,永免世系、次序紊乱之虞。至于晁陂西节及后营、小集、重阳店等同族,均有尊卑可考。事实足证,他如本县砚台:邓县九重院内:内乡王沟、王营。南召大户王、小户王等出自司讬王之后,均系同族,但因散居各地一时遽难调查清楚。只得暂从五世祖东溪公本支先行付印。嗣后如各支各修族谱者,可以互相交换,以资印证。或协同共修全族谱者,更为欣幸。且赏夙愿,不胜祈祷之。至此外,尚有栗林王连宗新野大王集:河南大河屯等王姓。均系传闻之同族。如将来有事实发现,足资证明者,重修族谱时,当请列入也。

  十八世裔孙瑞峰、云桂谨叙

  镇平蒙古族的来历

  元末,顺帝无能(133 —1368年),各地纷纷起义。安徽毫州郭子兴与其外甥朱元璋同时起兵。朱并吞各部,以南京为根据地,引兵北伐。顺帝命其叔父(四叔)陀〞承相挂帅,又命其子铁木花耳为先行,与明军作战。在九江一战中,元军大败一泻千里 ,退至燕京近郊。孰料名将李文中已将燕京团〞围着,只留北门作为生路。顺帝看大势已去,移族北归,仅剩七人八骑奔应昌、归圣都(乌兰浩特)偏安北方。三年后。顺帝驾崩。铁木花耳随其四祖父陀陀丞相由生门(燕京北门)救出家眷,带领残兵意欲北归。但由于明军已将雁门关封锁,他们走投无路,只好盲目南逃。在濮阳又同明军相遇,一战即溃,遂从新乡渡黄河继续南奔。为了保全性命,铁木花耳遣散兵马,改名换姓逃至晁陂河东官桥寨,没宿王暹家。王在交谈中得知其身份,款待优厚,次日早晨,四陀王恐自己名声太大,招至祸事,又逃到商丘佳河营居住。然终感恐惧,遂以打雁为名,移隐于邓县的九重院。久之,于九重另娶妻室,定居下来。四陀王死后,葬于佳河,曾立墓碑。后来,陀王之子又将父亲灵柩迁葬于九重院与母合葬,茔地现在九重北二里许(其碑尚存)。

  铁木花耳尚居晁陂东官桥寨村,赖王暹庇护,义托王携珠宝赴江夏(今汉口)出售,以所得资产置良田一百四十余顷,并将女许与王暹为媳,赔送良田七十余顷。铁木花耳在晁陂单传五代,有四代葬于晁陂东岗,立碑只书王公,未敢提及姓名。五世祖东溪公墓始云:始祖号二老,二世祖大老,三世祖名贵,四世祖名宗,五世祖名东溪。子孙繁衍,长子王辂。次子轲、三子轼、唯四子车,弱冠少逝。明代,王氏始终未敢下科场,恐遭灭门之祸。至青李以来,王氏始敢参加考试,其后代文武生员竞达三百余名。思、拨、副、岁、优各类员生计四十多人,并有举人数名。王旭翔、王金汤、王横教子有方,桃李遍布于河奴。

  蒙古族族源简史

  (摘 抄)

  河南省蒙古族人大多数是元朝、清朝受统治者派遣到河南省驻防的蒙古族官兵后裔和由于改朝换代之际而隐居中原的蒙古族官员的后裔,据调查,各地蒙古族迁入或隐居的时间不同,来源的方式和居住的地方各有所异。但是,由于大多数是长期处于隐居壮态,所以在族源问题上给后人留下可供查找的资料很少,甚至有不少问题至今还不能下结论。对于这些问题还有待于以后进行认真地调查研究后才可能有结果 ,现在仅就各地蒙古族的基本情况,材料挖掘整理情况以及对族源问题研究的现状作以简要介绍。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看,分部于河南省各地的蒙古族人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以南阳地区镇平县晁陂为主的王姓支〞以浙川县九重乡九重村为主的王姓支,开封市里城大院蒙古族〞平顶山市官渡乡荆山村蒙古族。除此之外,还有解放后迁居河南省的蒙古族人,主要居住在城市。

  居住在南阳地区镇平县晁陂镇以及由此分散出去的王姓蒙古族是元末隐居下来的元朝官员的后裔。根据已有史料记载不少人都认为他们是在明兴元亡之时从大都(京北)经河北南下渡过黄河,最后隐居下来的,其二世祖墓碑载:“昔元纪,自文宗殂,顺帝御极,明主(朱元璋)由和阳渡江,取太平路,逼燕京,顺帝奔昌应,遂移祚,公睹气运迭嬗,克自保重,游翼北,走覃怀,率江左,渡河南,偕先大人历经殆尽,卜居晁陂。”此碑文用简洁的语句叙述了他们隐居晁陂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主要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冲击下,以朱元璋为首的起义军所向无敌,打乱了元朝统治者的阵营,元顺帝不得不“奔应昌。”当时在元王朝为官的人看到元朝大势已去,都各奔东西,自谋生计。镇平县晁陂王姓蒙古族的始祖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克自保重,游翼北,走覃怀,率江左,渡河南,偕先大人经历殆尽,卜居晁陂”的,此碑是嘉庆十一年立,清咸丰六年重刻的,并一直保存到解放以后,十五年代,于由当时兴修水利而把石碑垒砌在赵湾水库的输水道内。所幸的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其族内篡修《王氏族谱》时,把碑文全部记述在《王氏族谱》的序言中,才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记述晁陂蒙古族历史情况的唯一碑文。碑文中对其始祖用了“公”的称呼,并没有提到其始祖的真实姓名以及族属问题,但长期以来,在其本族内一直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说他们是顺帝四叔司陀王和四子帖木花耳的后代、这一传说是有一定来历的。在其第十九世孙王敬修所作族谱序中载:“南王庄祖叔王景俗,在冯都(冯玉祥)充伍,南口退却,经内蒙古西赴宁夏,与一蒙卒谈及种族,景谷称为元后,经该卒引至皇陵,地属包原卜落陵,荒凉满目,仅遗丰碑,蒙汉文兼刊,上半横额载有顺帝四子铁木花耳,由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晁陂数语,景俗见有晁陂二字,即照书于曰记。”自此这一说法一直流传于民间。但这只是传说,史书上既没有“四陀王”这个封号,且顺帝也只有 三个儿子,并没有四子之说,所以这种说法是不能令人至信的。至于说王景俗的日记中所记述之事,还有待继续考证。

  从现在所掌握的材料可以知道,晁陂王姓蒙古族是长期过着隐居生活的,尤其是隐居的初期,不仅不让周围汉族人知道,而且本族内的口传也较慎重。据二十世孙王恩佛所作族谱序中载:“始祖至四世祖墓在晁陂东陵,萃柏七绕,夜绕瑞光,墓碑仁题“王公之墓”,至五世祖东溪公墓在晁陂东南,始追述始祖号二老,二世祖号大老,三世祖讳贵,四世祖讳宗,历世一纪,名号始显,故国隐痛,顾忌凛然”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死者当时不愿或不敢在碑文中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经历的,那么原因是什么呢?为了解这个谜团,弄清始祖的确切情况,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春天,他们“约同族众,于始祖墓所开一隧道,寻觅墓志,已证事实,乃连掘数邃,均属堆土成坟。地层不变,俨然疑冢。(据其第十九世孙王敬修所作族谱序记载)。那么死者当时被埋在什么地方?他们为什么要以假冢来遮人耳目,或者“騸骗”众人呢?这个问题至今仍是个谜。但有一点是可以断定的:他们以不暴露自己,来保证其后代人能够过上平安的隐居生活。

  虽然如此,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在他们本族内仍然知道自己是蒙古族人或元朝官员的后裔。从清朝后期到民国,他们就根据传说多次续、写家谱,并且下了很大功夫去查找自己的详细情况,但是由于时代太久远,佐证不足,所得结论往往是不肯定的。在民国年间所作家谱中记载着他们本族长期使用乃至现在仍继续使用着的派序表:“元运兆昌,邦基安康,铭勋建功,道普德常,崇儒作仕,化庆朝堂,登策文武,炳辉典章,海中永清,天廷之光。”这实际上是利用一种巧妙的方式赞扬其始祖的功绩,怀念元朝统治者所给予的社会政治地位。

  更有说服力的是长期在晁陂王姓蒙古族人中广为流传着的其宗族排位的对联:“宗祖蒙古,元迁燕京(今北京),明卜镇邑(今镇平县)〞初由二老创业晁陂,统垂某某(后二字随其居住村庄而定)”简单的一个对联,不仅回答了自己的族属,而且也许输了本族的发展历史。

  在当地蒙古族中还长期流出着一首特殊的儿歌:“三十六椿并一楼,砖包石碑在岗头,三尖石上一匹马,凤凰落在村东头。”1983年秋在重修镇平县晁陂镇东黄土河桥时,发现一块重数千斤的汉白玉石,上面用小篆体书写一个“马”字,这与歌谣中“三尖石上一匹马”对应。据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分析:这是蒙古族人隐居的佐证。因为蒙古族曾有“骑射得天下,以马为徽号”的说法,所以他们当时埋下一块刻有“徽号”的巨石,以作为其隐居的佐证。

  从这个历史过程可以看出,他们在进入明朝以后,一直有着十分压抑的民族心理,对待族属问题给人们留下了心情十分矛盾的感觉。如果考虑到在明王朝的统治下蒙古族人受歧视的历史环境,可想而知他们若不是蒙古族人而只是仕元的汉族人官员,实在没有必要一方面改姓氏隐居异乡,另一方面又念念不忘自己是蒙古族人而怀念故乡,他们若与皇族绝无关系,又何必一方面隐居避祸,另一方面又处处申称自己是“元胄”呢?所以,一般来说族属问题是不大的,即他们是蒙古族。

  真正把他们的族属问题公开化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初期。为了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1953年元月,中南民族访问团到南阳地区访问时,把镇平县蒙古族的历史情况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详细的调查,收集到家谱四个,碑文一篇,还有其他口碑资料。最后,根据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了长篇调查报告,并将四个家谱的序言部分照录了上来,根据当时所掌握的碑文、家谱,传说等资料,确认他们是蒙古族人,从而宣告了他们隐居生活的结束。

  南阳地区浙川县九重乡有一支蒙古族,也以王为姓。他们是以何种方式迁居此地的,至今还没有说服力的证据。为此,有人在做过一番调查以后曾撰文否认他们是蒙古族,这样的态度是不够严谨的。试想,如果他们是汉族,那么为什么要长期冒着受歧视的风险去到处说自己是蒙古族呢?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大的精力、财力、物力去找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蒙古族人作为自己的始祖呢?显然,不承认他们是蒙古族,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说,其证据还不能是人完全信服。这就要求各方有志于研究此项工作的同志积极努力,相互协作,尽最大力量去整理现有材料,挖掘未知材料,以搞清其族属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九重以及镇平砚台(从九重分迁出的王姓)所发现的碑文、家谱仅记载了九重蒙古族的世袭,说其始祖名王成,曾是元朝官员。在浙川县九重乡发现的《王成墓碑》记载:“吾家始祖王公讳成者,本元宦也,而逸于明…”清光绪二十七年所立《王世宗派碑》载:“吾族始祖成至今五百余岁…”在所发现的资料大部分都是根据回忆而记述下来的,其中也有前后矛盾和不一致的地方,这对搞清其族属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今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当属1986年在淅川县九重乡发现的《明唐府典义正荷塘王公墓志铭》。此墓志铭由两块60公分的正方形石块组成,上面一块刻着“明将仕郎王公墓”下面的一块刻着墓志铭的全文,共有964个字,刻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这是至今此处发现最早的墓志铭。由此,也可以说这是最确切的记载。中文除详细记述了本人的生平事迹外,还追述了其始祖王成、曾祖王铎、祖王纪、父王希周以及其子懋志、懋忠、懋恕、孙子保宁、保元、保阳上下七代人的情况,但文中对其族属问题亦没有谈及。根据此墓志铭提供的线索,经进一步查阅有关旧志书,得到有关王昭以上四代人的资料。据明嘉靖时所撰修的《邓州志》卷之六记载:“王成,礼父,封郎中”。清乾隆时所修《邓州志》卷十记载:“王成,以子礼封大夫部郎中”。关于王礼,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卷之八记载:“王礼永乐十五年贡”。清乾隆时《邓州志》卷十五人物条目中记述:“王礼,邓州人,永乐中乡举入太学,知大兴县事,转兵马司副指挥,以勤能著称,升顺天府尹,受知宣庙,尝赐对云:“海阔天空双眼界,风清月朗一胸襟。”后左迁参政,仍以绩最。升贵州都御使,进甘肃都御”。关于王铎,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第四层卷至九记载:“王铎洪武二十六年贡,广东道监察御史。”天于王希周,清乾隆时《邓州志》卷十四记载“王希周主薄。”旧志的这些记载与王昭墓志铭所提到的四代人名字完全相同,而且时间顺序也完全一样。两种记载中的人物是不是完全吻合呢?这仍有待研究。即使说是吻合的,但都没有涉及到族属问题。涉及到族属问题的资料主要有如下儿列:

  明宣德元年(1426年),其后代在镇平县砚台建祠堂时刻碑记载:“祖籍东北辽东锦县金城人,讳脱脱木儿…,生于元世祖辛巳年,卒于元顺帝已末年,享受人间七十有四…”。此碑文还记载:“鸣呼、元朝气数尽矣,公隐居以王为姓,故建石于祠堂,为后代知我之源也。”(此祠堂碑已无存,碑文根据手抄本摘录)。

  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邓县九重(九重原属邓县管)所立“王氏祠堂碑记”把王成作为其王氏之始祖,而王成又是“前元四陀御殿王”的子孙,文中说:“余发未燥持即耳,前元四陀御殿王孙讳成,王氏之鼻祖也。自明入邓,历明历清,主民派分支流,蕃衍不可枚举…”

  目前仅这些资料还很难解开族源之谜,仍有待以后进一步的研究考证。

  前言

  王氏家族自元末明初,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历经沧桑,人杰地灵。名门世家,世代书香。具有优良的光荣传统和高尚的文明家风,优秀的文化传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名人,哺育了一个又一个矢志报国的英杰。谱写了王姓的光辉篇章。

  王氏家族,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藏和珍贵的历史文物。先祖列宗功绩卓著,劳苦功高。他们不但创造了王氏家史,而且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家兴传统。为王氏家族奠定了雄厚的文化基础。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使王姓世代繁荣昌盛。

  《王世家谱》是从王姓丰富的文化积累提炼出来的一本分珍贵资料。但由于风云变幻,历史文物和资料已近绝迹,令人惋惜。为缅怀祖功、宗德、恩、光,继往开来,秉承遗志,兴家强国,抢救文化遗产,编写家谱是刻不容缓的,是时代之赋命。但因长者去世,客居矢联,文物毁夫,现存无几。编撰工作甚为困难。应众人所求,家族支持,从一九八五年—一九九八年,历时十三年。经内查外访,搜集考究,梳理汇集,整编成册。其内容:王氏家族情况、先祖生前事迹简述、陵地、碑文抄录、治家章则、世代名谱、我族字排和祖源简历共七部分。约三万五千余字。

  先祖生前事迹:主要依据族人传说,老谱记载,碑文及墓志记载,通过简述让后代了解他们的身世、品德和贡献。以供赏学。

  治家章则:是王氏兴家之方略。翻考有关资料,查阅治家格言编写而成。供治家教子之参考。

  世代名谱:据碑文、考察及族人所述梳理始祖至二十四世全部家谱。但因历史原因,先祖人名缺额不少,客居者缺位,望日后增补。

  家谱的编写:因编者的职业、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经验不足等。虽呕心沥血,但力不从心。历史面目不能全部恢复,深感惭愧。编写中还有不少错误和不足之处:如拜访不够、征求意见不广泛、普查工作差、很多文物下落不明,同族异乡资料少、文辞不简练、语言欠文雅等。加之文物还可能出现。因此,遗漏及不符之处在所难免,诚望后世续编修正。

  在撰写过程中,对热情支持工作的王西楼、王老庄、大河王、赵庄、耿庄、王大堰、朱集乡的文庄等王姓家族〞对嘱托殷期编成功的年老长者〞对热忱奔波的老、中、青年、对提供宝贵资料〞对关心、帮助修读家谱的友好之士〞一九九六年(农历十月一日)奔赴镇平县,晁陂“成吉思汗陵园”烧纸叩拜先祖的:有王西楼村的炳云〞王老庄村的、玉山、天雨、旭臣〞大河王的树党、顺卿、桂营、应乾〞王大堰的桂修〞大仝庄的修仁〞赵庄村瑞现:耿庄村的朝勤:共二十人,代表本支族捐资二千二百元,(晁陂镇街南、二村支书永杰、金昌合影留念)等…一一表示谢意

  《王氏家谱》编撰小组

  一九九七年修续

  吾族习俗

  1、 每年不过中秋节,况且晚上不愿月,用土枪对准月亮鸣放。表示八月十五杀鞑子不幸之日,以示雪恨。

  2、 春节期间不放拦门杆,是将杆子放在门后,表示以防外族来侵,随时拿起作为武器。

  3、 其埋葬不是按辈次排列,而是围绕祖坟四周,形成蒙古包式。

  4、 庙宇建在村北边,内敬鞑仙。当人死了,到庙上叩拜,向北方送行,以示不忘故土。送灵魂北归。

  5、 崇拜火神,因火神最能带富避灾。

  《王氏家谱》编撰小组

  一九九七年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