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怀古

  在当今知识语境中,“丝绸之路”具有多重语义。它既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又是一个渗透着历史、记忆、交流、融合、冲突的文化空间概念。当下的中国,民族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承载“一带一路”主要地理空间的“丝绸之路”被赋予了历史、和平、合作、包容、互信、融合等诸多语意,因此对丝绸之路艺术资源的再发掘,建构其在当代艺术史话语中的“文化互通”价值,将为形塑当代中国的重要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围绕“一带一路”科研规划,已经开展了5年“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艺术考察调研、学术研究、临摹梳理等工作。2016年8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与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等研究机构展开围绕“敦煌美术学”的共同合作。2017年度承办了《中国古代壁画摹制技法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培训的40名学员均为国内各大院校、文博、画院等机构的专业人士,在社会及业界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壁画临摹及推广项目”于2018年7月在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启动,实地进入九个石窟寺,完成了对相关壁画的考察与临摹。2019-202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对新疆吐鲁番、甘肃敦煌、新疆和田、焉耆等地区的壁画遗迹进行了整理性临摹。中国古代壁画艺术折射出中国早期工笔画的源流,其造型、构图、色彩以及历经沧桑的风骨,无不对当今工笔画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受文化和旅游部邀请赴韩国首尔举办“丝路怀古——古龟兹壁画临摹特展”和研讨会,并与亚洲知名的壁画艺术学者共同交流“丝绸之路”壁画艺术,在国际层面上推广了“丝路文化”和中国传统壁画。今年正值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七十周年,我们准备将五年来对壁画研究临摹的重要成果整体捐献给中国艺术研究院。这个以文献展形式呈现的展览,着重以古丝绸之路壁画资源为中心,以中外文化艺术互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为导向,旨在建构丝绸之路壁画的新价值和新范式。展览中的每一幅壁画、每一张图片,对于我们的壁画研究、工作经历记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相信,临摹本身也是艺术,它不仅保留着临摹者的天然情感与主体意识,也体现着临摹者的艺术修为与思想温度。(文/张见,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