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学家呼吁在跨境生态多样性热点区域加强跨境保护工作

  新民晚报讯(记者 姜燕)日前,中国生态学家在跨境研究中,利用开源数据库建立了中国跨境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名录,识别出我国4个生物多样性跨境热点区域,并指出在这些地区跨境物种的潜在风险和保护机遇,建议开展跨界保护行动计划,将跨境物种保护纳入一带一路倡议。

  图源动物生态微信公众号

  研究者中山大学教授范朋飞是中国生态学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他先后率团队在中越边境地区的邦亮长臂猿保护区和中缅边境地区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野外研究基地,积极参与该地区物种的跨境研究和保护合作。其中东黑冠长臂猿的跨境联合保护被生态环境部遴选为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

  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范朋飞团队以陆生脊椎动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开源数据库建立了中国跨境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名录,识别跨境热点区域。这项研究表明,中国有着为数众多的跨境分布陆生脊椎动物(2185种),其中1964种生活在中国边境内外100公里的范围内。中国有4个跨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分别位于我国的西南,西北,北部和东北地区,其中西南热点面积最大,分布物种最多。四个热点地区的保护区覆盖率和连通性都不高,需要在这些区域加强保护区建设和跨境保护合作。

  研究指出,一带一路途径了所有四个热点区,建议在四个热点地区开展跨界保护行动计划,包括建立更多的跨界保护区以及与邻国开展更广泛深入的跨境保护合作,将跨境物种保护纳入一带一路倡议,并成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关论文以题为“Transboundary conservation hotspots in China and potential impact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发表在生态学领域传统期刊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IF = 5.717)。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范朋飞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施凯翀为第一作者,博士后杨立、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张璐副教授、美国威尔逊研究中心Colin Chapman教授为论文合作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31822049)项目的资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