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乘凉,我们接棒!”扬大农学院师生自发追悼

  

  扬大农学院师生举行袁隆平院士追思会

  

  扬大农学院师生自发追悼袁隆平院士

  5月24日,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举行。扬州大学农学院的师生也用自己的方式送别他们的偶像。

  “现在请全体师生向袁隆平院士默哀一分钟!”昨天上午,在扬大农学院会议室,该院师生举行了“稻菽千重 禾下留梦”袁隆平院士追思会,千余名师生以线下或线上的方式参加。现场,师生们表情悲伤,现场气氛凝重。部分学生刚从试验田或实验室赶来,实验服甚至还未来得及脱下。

  与袁隆平院士共事多年

  扬大教授深情回忆往事

  “同学们,我曾有幸与袁隆平院士共事多年,他的工作能力、方式以及态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扬州大学农学院水稻种植农业专家朱庆森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袁隆平院士的生平事迹。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他曾与袁院士共事,与袁院士一起为我国的水稻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杂交稻推广初期,籽粒不是很饱满,朱庆森当时的主攻方向就是水稻籽粒发育研究。有一次在南京开会,袁隆平院士主动要朱庆森讲讲杂交稻籽粒发育的事情。朱庆森回忆,“无论是确定议题,还是研究方向,袁院士总是一下子就能抓住要害。”

  “袁院士具有科学创新思维的敏感性。我记得当时《科学通报》这份期刊刊登了袁院士一篇学术论文,文章中关于水稻杂种优势可以利用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水稻育种的思路,非常有创新性,让我印象深刻。其次是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当时受交通条件等的限制,前往海南南繁育种的工作既费时又费力,但是每次他都不惧路途遥远、工作艰苦,坚持亲自前往海南三亚、陵水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而且他曾两度组织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也证实了其具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他工作态度坚韧不拔、刻苦耐劳,生活上宽厚待人、乐于助人,只要他力所能及的均会全力相助,不考虑个人得失,这些都是让我和身边很多人为之敬佩的地方。”朱庆森教授在谈到与袁老的共事经历时几度感慨哽咽。

  “禾下乘凉,我们接棒!”

  千余师生郑重宣誓

  “听了朱教授对袁隆平院士的生平回忆,我充分感受到农业科研人员严谨踏实、挑战创新的科研态度,我们也应当在实践中努力耕耘探索,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为实现乡村振兴而不懈奋斗!”追思会上,扬大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研究生、学生党员代表王敦亮说道。

  “稻菽千重,国士无双;禾下乘凉,我们接棒!”活动中,农学院千余名老师、学生一起郑重宣誓。在振奋人心的宣誓中,王敦亮和现场的很多学生也感受到了身上的责任,“作为农科学子,我们要牢牢地接住这根接力棒,实现农业发展的梦想!”

  在实验室通过现场直播参加追思会的该学院农学专业大三本科生王楚鑫,对着正在实验的水稻种子深深鞠了一躬:“袁老曾经说过,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作为农科生,我会传承袁老的精神和品质,化情绪为动力,为早日实现他的‘两个梦想’而不懈努力!”

  农学院学生们还自发通过其他方式向袁隆平院士表达了敬意和缅怀之情,他们或手持白菊立于水稻试验田旁默哀,或召开主题班会手绘画像以致敬,以各种方式向袁隆平院士致敬。

  “袁隆平院士的事迹与精神深深地刻在了每个人的记忆里,他会被永远铭记。我们对袁隆平院士的最好纪念,不仅仅是学习他的科学精神,更应当学习他一生为民、躬耕田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这也是面向全体师生的一堂意义非凡的思政课。”扬大农学院党委副书记陆江峰说道。 通讯员 赵祁楠 王一凡 记者 乔云

  责任编辑:刘燕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