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国发院:中国正在进入经济新旧动能加速替换关键期

  “新动能规模相对过小”和“新旧动能转换速度相对过慢”这两大突出现象是当前迫切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两大突出现象导致中国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面临突出的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中国正在进入经济新旧动能加速替换的关键期。

  这是7月18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课题组提出的观点。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简称“人大国发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人大国发院张杰教授代表课题组介绍了分析报告。张杰表示,依据研究分析,中国经济中“三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新动能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规模时,经济新动能才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主导型支撑力量。

  而根据《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和《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增加值核算方法》,2017年中国经济中“三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新动能占GDP比重为15.7%。这与理想状态的30%门槛还有相当长的差距。中国不同区域中新经济新动能占GDP比重存在极大差异性。

  张杰进一步表示,2017年中国经济中“三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新动能占GDP比重,相比2016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如果按照这个增速来计算的话,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占GDP比重要从2017年的15.7%提高30%甚至更高比重,则需要35.75年。由此可见,中国经济新经济新动能占GDP比重增速的提高能力,已经出现了相对不足的突出现象。

  张杰认为,“新动能规模相对过小”和“新旧动能转换速度相对过慢”这两大突出现象是当前迫切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同时,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中的新旧动能的加速替换和顺利转换,无论从短期角度还是中长期角度来看,对中国经济内生动力的促进效应和塑造功能的决定性作用,不仅没有弱化,相反更为日益重要。

  在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新旧动能转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风险的基础上。

  张杰表示,从短期政策角度来看,近期中国仍有调整和降低基准利率的空间,但从中国的现实状况来看:如果基于促进制造业部门新旧动能转换的角度,针对制造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要优于降低基准利率的货币政策,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加大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和先进生产设备减税抵扣政策,要优于政府财政资金补贴政策。

  从中长期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部门“降成本”政策的有效性,必须依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政府规模性行政成本的根本性改革路径,重点是要降低政府财政供养人口规模、适度收缩政府治理层级和政府行政机构规模、激发政府官员行政效率和主动创造能力。

  张杰强调,特别是建议要前瞻性研究和稳步压缩甚至取消乡镇政府行政机构的重大改革举措,建议逐步采取将公务员队伍压缩三分之一和提高公务员收入并行的重大改革举措,通过将政府官员权力的标准化、市场化和效率化,来倒逼和适度收缩政府官员规模,从降低新政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渠道来取得降成本的制度性持久效果。同时,针对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中蕴含的巨额高质量投资需求以及巨量创新研发投入特征,加快构建内在需求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要大力发展地方化、专业化真正具有商业性质的中小银行体系。(记者 江聃)

  转自:证券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