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52所高校82人新当选2021年两院院士一览表 浙大北大清华增选院士人数位居

  来源: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2021年11月18日,2021年中国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在梳理2021年新增院士名单中发现,新当选的149位院士中,有82人来自全国52所高校,占全部增选院士总人数的55%。他们分别是浙江大学5人、北京大学4人、清华大学4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人、东南大学3人、哈尔滨工业大学3人、上海交通大学3人、天津大学3人、同济大学3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 3人、电子科技大学2人、兰州大学2人、南京大学2人、南京理工大学2人、厦门大学2人、武汉大学2人;另外,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广西大学、河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昌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各1人。

  65人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7.4岁。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等规定,2021年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5人,其中女性科学家5人。在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数学物理学部12人,化学部1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地学部9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0人,技术科学部13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7.4岁,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68岁,60岁(含)以下的占76.9%。院士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通过特别推荐评审机制,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有5人当选,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有3人当选。

  84人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58岁。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等规定,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共选出中国工程院院士84人,其中女性科学家6人。在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8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9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8人,农业学部10人,医药卫生学部11人,工程管理学部7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8岁,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69岁,60岁(含)以下的占75%。一批长期奋战在国家重大工程、核心技术攻关、坚守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边远地区的杰出工程科技专家当选。

  此外,2021年中国科学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5人,分别来自11个国家,韩国和瑞士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0人。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为860人,外籍院士总数为1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为971人,外籍院士总数为111人。

  2021年中国两院院士增选人员分布高校一览表

  工作单位

  人数

  姓名

  年龄

  专业

  两院院士

  浙江大学

  5

  阮勇斌

  58

  基础数学

  科学院院士

  徐世烺

  67

  结构工程

  科学院院士

  郑津洋

  57

  材料与化工

  工程院院士

  高翔

  53

  能源工程

  工程院院士

  喻景权

  58

  园艺

  工程院院士

  北京大学

  4

  陈松蹊

  59

  数学地球物理、数学

  科学院院士

  朴世龙

  45

  自然地理学

  科学院院士

  朱彤

  58

  环境科学

  科学院院士

  姜保国

  60

  骨科学

  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

  4

  王梅祥

  60

  有机化学

  科学院院士

  姜培学

  56

  热质传递理论与技术

  科学院院士

  李克强

  58

  汽车工程

  工程院院士

  罗毅

  61

  电子物理与激光

  工程院院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钱德沛

  68

  计算机系统结构

  科学院院士

  王云鹏

  55

  农业机械设计制造

  工程院院士

  王自力

  57

  自动控制

  工程院院士

  东南大学

  3

  顾宁

  57

  纳米医学材料

  科学院院士

  刘加平

  54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程院院士

  滕皋军

  58

  介入放射学

  科学院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冷劲松

  52

  智能结构力学

  科学院院士

  刘宏

  55

  机械制造

  工程院院士

  梅洪元

  63

  建筑学

  工程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

  3

  贾金锋

  55

  量子材料

  科学院院士

  贾伟平(女)

  65

  医疗

  工程院院士

  范先群

  57

  眼科学

  工程院院士

  天津大学

  3

  元英进

  57

  生物化工(合成生物学)

  科学院院士

  王树新

  55

  机械设计及理论

  工程院院士

  王成山

  59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工程院院士

  同济大学

  3

  李杰

  63

  土木工程(工程防灾)

  科学院院士

  蒋昌俊

  59

  计算数学

  工程院院士

  朱合华

  59

  结构工程

  工程院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

  3

  邓军

  63

  矿床学

  科学院院士

  孙友宏

  56

  钻探工程

  工程院院士

  谢树成

  53

  地质微生物

  科学院院士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

  2

  邓龙江

  55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

  工程院院士

  杨正林

  55

  临床检验诊断学

  科学院院士

  兰州大学

  2

  黄建平

  58

  大气科学

  科学院院士

  周又和

  64

  非线性力学

  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

  2

  马余强

  56

  软物质物理

  科学院院士

  谈哲敏

  56

  气象学

  科学院院士

  南京理工大学

  2

  陈光

  59

  金属材料加工工程

  科学院院士

  付梦印

  57

  控制科学与工程

  工程院院士

  厦门大学

  2

  谢素原

  53

  无机化学

  科学院院士

  林圣彩

  57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

  科学院院士

  武汉大学

  2

  周翔

  58

  化学生物学

  科学院院士

  宋保亮

  46

  生物化学

  科学院院士

  北京工业大学

  1

  杜修力

  59

  地下工程

  工程院院士

  北京化工大学

  1

  张立群

  52

  材料学

  工程院院士

  北京交通大学

  1

  张宏科

  64

  电子信息工程

  工程院院士

  北京理工大学

  1

  龙腾

  53

  电子工程

  工程院院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

  1

  田金洲

  65

  中医内科

  工程院院士

  东北师范大学

  1

  刘益春

  58

  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

  1

  李骏

  60

  数学

  科学院院士

  广西大学

  1

  王双飞

  58

  制浆造纸工程

  工程院院士

  河海大学

  1

  唐洪武

  55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工程院院士

  华南理工大学

  1

  马於光

  57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科学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

  1

  邬堂春

  56

  预防医学

  工程院院士

  南昌大学

  1

  谢明勇

  54

  基本有机化工

  工程院院士

  南方科技大学

  1

  夏克青

  63

  流体力学

  科学院院士

  南方医科大学

  1

  高天明

  61

  医疗

  工程院院士

  南京工业大学

  1

  应汉杰

  52

  生物工程

  工程院院士

  南京农业大学

  1

  沈其荣

  64

  土壤微生物

  工程院院士

  南开大学

  1

  卜显和

  56

  无机化学

  科学院院士

  陕西师范大学

  1

  房喻

  64

  物理化学

  科学院院士

  上海大学

  1

  吴明红(女)

  53

  应用化学

  工程院院士

  四川大学

  1

  许唯临

  58

  水利水电

  工程院院士

  苏州大学

  1

  迟力峰(女)

  63

  物理化学

  科学院院士

  武汉纺织大学

  1

  徐卫林

  52

  针织工程

  工程院院士

  武汉理工大学

  1

  傅正义

  58

  材料加工工程

  工程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

  1

  孙军

  62

  金属材料

  科学院院士

  西北工业大学

  1

  张卫红

  56

  机械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

  科学院院士

  云南大学

  1

  张克勤

  62

  植物保护、生物防治

  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

  封东来

  48

  实验凝聚态物理

  科学院院士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

  葛世荣

  58

  机械工程

  工程院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

  1

  谯仕彦

  58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

  工程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1

  黎湘

  53

  信号与信息处理

  科学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1

  赵铱民

  65

  口腔医学

  工程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1

  王明洋

  55

  土木工程

  工程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1

  蒋建新

  59

  创伤医学

  工程院院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

  张来斌

  60

  石油机械

  工程院院士

  中南大学

  1

  姜涛

  58

  钢铁冶金

  工程院院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

  吴义强

  54

  木材科学与技术

  工程院院士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海豚大数据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机构和服务平台。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工程院院士潘云鹤、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网安、新道科技、众享比特、海豚大数据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教授、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新商科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新商科专委会(简称:高校新商科专委会),是由中央财经大学、人民大学、石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海豚大数据、北京中云国创等全国2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6月28日在北京科技会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100多家。高校新商科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新商科教育、推动高校新商科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新商科教育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版权声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果出处有误或侵犯到原作者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授权事宜

  

  《汇编》Assembly

  《汇编》(2021版)大16开本精装,共七个篇章,1150页,130万字。首次收录全国162家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学院(专业)基本信息、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验室建设等多项内容。71位专家麻辣点评,直面问题。《汇编》极具收藏价值。

  《汇编》Assembly

  《汇编》(2020版)大16开本精装,共七个篇章,1111页,125万字。首次收录全国156家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学院(专业)基本信息、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验室建设等多项内容。58位专家麻辣点评,直面问题。《汇编》极具收藏价值。

  

  

  《赋能实验室》

  Enabling Laboratory

  《赋能实验室》汇编出炉!首批推介18家企业解决方案助力高校,33位专家麻辣点评。欢迎咨询(微信liyuemeng2014)

  《赋能人工智能教育》

  Enabling AI Education

  《赋能人工智能教育》全书约40万字,第一次集中反映了我国215所高校校长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及学科建设方案。欢迎咨询(微信liyuemeng2014)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积极组织材料、牵头编制了《全国重点高校发展规划与信息化建设报告》(2016~2020)(简称:报告,150万字,75所重点高校)

  

  全国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大全,615页,是业界第一本全面汇总普通高等学校新增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黄页”,全面反映2010年~2019年,我国普通高校新增专业名称及专业调整方向。

  

  赋能高校人工智能教育120位校长,第一本关注校长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时代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