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揭开第二十一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背后的故事

  南方网讯(记者 陈司悦 通讯员 岳青)2019FINA冠军游泳赛在广州举行,27日当晚洪荒少女傅园慧vs泳坛女神刘湘,还在50米仰泳决赛上上演了一场“世纪对决”。最终哮喘发作、身体抱恙的刘湘以微弱的差距不敌傅园慧,夺得亚军。当然,刘湘所创的记录未被打破,当她笑靥如花接受记者采访时,恐怕是收悉了另一件喜事。

  近日,广东青年的最高奖项——第二十一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27人13个集体被推选收获这一含金量极高的荣誉,刘湘在其中。

  

  

  

  看完这些80,90后的故事,你或许会被震撼被感动……

  01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漂亮、阳光、高挑、有实力”,被大家亲切称为“泳坛女神”的广东姑娘刘湘,这些年圈了不少粉。不过冷静的刘湘却一再表示“要拿成绩来证明自己”让实力超过自己的颜值。

  96年的刘湘出生在一个体育世家,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选择游泳这条路完全是个偶然,小时候她参加区里的一个比赛,游了冠军,之后游泳就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4年,全国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仰泳冠军

  第16届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仰泳铜牌

  2015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女子50米自由泳冠军

  2017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女子50米自由泳冠军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登顶

  ……

  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女子50米仰泳中,刘湘以26秒98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金,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这项世界记录尘封10年之久,上次的世界纪录还是在鲨鱼皮快速泳衣时代创造的。

  那时,刘湘被日本媒体封为“亚运会最美女运动员”,她却说“我一直就长这样,没有成绩时,没有人夸我美。”

  刚进入国家队那会儿,在高手云集的团队里,刘湘只能说实力平平,在专业教练眼里,她的身体条件、资质方面也不算最好的,曾经的教练评价她,“水感一般,力量较弱,但好在爆发力强。”所以她能做的,唯有“拼”。常规训练,十年如一日得枯燥乏味,刘湘却一直在进行“魔鬼训练”。她的教练何中新回忆:“整个训练局我们总是最晚出来,急匆匆赶班车。刘湘头发都是湿的,来不及擦。”

  刘湘还“比较特殊”,她体质差,还有伤病,包括脊柱先天性侧弯、运动性哮喘(训练时甚至会突然昏厥,需要随身带着喷雾剂)、阑尾炎,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前夕还因为急性肠胃炎发高烧、半夜呼叫120去急救。

  世锦赛结束之后,刘湘在医院做检查,发现脊柱侧弯达到38度9的程度,当时医生建议停止训练,但是为了全力备战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刘湘并没有接纳医生的建议。

  所幸,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2017年全运会,她一天连破两项亚洲纪录,再次站上了属于她的领奖台。

  那时,刘湘在微博写下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辛苦和汗水,欢笑和荣光一步一步向前是她努力的最好证明。希望她能微笑着,一直走下去。

  02大国工程背后的守望者

  参与完成曾有“华南第一桥”美誉的广州珠江黄埔大桥一位全国屈指可数的 “80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十年磨一剑”把美好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港珠澳大桥。他作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副总工程师主持了22.9km海中桥梁建设带领团队,攻克多种海上技术难题打造多项世界第一,成为海中桥梁“尖刀连”年轻的指挥长,他的名字叫——景强。

  

  1980年底出生的景强,或许不曾想到美丽的大海和高耸的桥梁,将成为他今后的归宿。2005年参加工作,14年时间,这个80后真正做到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到新时代国家交通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比如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和港珠澳大桥,这两个重大工程项目,都有景强的参与,他无比自豪地跟我们说,“我身边人知道我参与主持难度大、耗时长、资金投入广的港珠澳大桥工程,都非常羡慕我。”

  从施工规划编制到成果落成,港珠澳大桥22.9km的海中主体桥梁建设工作,凝聚着景强的汗水与心血,他也深知这项工程对国家的意义。

  “港珠澳大桥”项目中的“海洋工程不锈钢钢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形成的《南海海洋工程不锈钢钢筋应用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空白。“采用新型钢圆筒围埝进行外海桥梁墩柱预制干法施工成套技术研究”成果,为海上基础施工提供了一种快速干法安装工艺。“崖13-1天然气海底输气管线安全保护体系及施工安全性专题研究“成果,首次在国内系统的对跨天然气管线桥设计、施工、运营期的风险进行了辨识,采取了切实可行的风险规避措施,指导了国内多座跨管线桥梁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成功攻克跨海长桥建造核心技术难题,形成了属于中国人的跨海桥梁工程装配化建造成套技术,所取得的重大技术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美丽的“海豚塔”、“中国结”不仅成为了港珠澳大桥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了景强的职责和使命。他带领团队,攻克大规模海上埋床承台施工、长大钢结构海上装配、大规模钢结构自动化生产等技术难题。化解了106m高重达2600吨的“海豚塔”海上整体安装、780t的“中国结”百米高空精确拼接、海上超百米钢管复合桩施工等多项重大施工风险,创造多项世界第一。他主持港珠澳大桥22.9km海中桥梁建设,成为海中桥梁“尖刀连”年轻的指挥长……

  对他来说,用匠心打造大国工程,就是他作为一名桥梁工程师的坚守。回顾九年多的建设期,面对众多的技术挑战,他用了几个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可以说,每一项“大国工程”背后,都有许多桥梁人的坚守和坚持。也是他们,让我们见证着祖国从“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逐渐转变着。“基建强国”的宏伟蓝图在他们手中紧握我们,未来可期。

  03生死逆行的3000次

  入伍22年来他共生死逆行3000多次,从“死神”手中抢回群众200多名,挽救经济损失数亿元……

  一脸坚毅、英姿飒爽,做事果断干练,走路虎虎生风,这是张志添给人的第一印象。张志添出生于1980年,老家在福建云霄。1997年12月入伍,现任广东湛江市消防支队坡头区大队海东中队中队长助理,是二级消防长。

  有人曾问张志添:“你在武警当兵好好的, 为什么又进了消防?”他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因为消防兵离战场更近。”

  

  几千余次的大小战役中,他战功赫赫。他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9次被公安部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还曾被评为“中国好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消防部队士官优秀人才奖”……抛开这些名头不说,张志添还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2008年,廉江一居民楼发生火灾,楼房内有人员被困, 张志添只身挺入火场,成功救出5名被困人员;2009年,湛江饲料厂大火,火势威胁厂区旁存放数吨油桶的库区,张志添沉稳组织官兵转移油桶,成功排除油库爆炸险情;2011年7月,茂湛高速30吨LNG槽车泄漏,他作为主力完成堵漏工作。2013年5月,湛江开发区水产有限公司氨气泄露,现场泄漏量大,波及范围广,张志添带领攻坚组深入泄漏现场,成功关闭泄漏阀门;2013年湛江吴川“8.15”特大洪灾,张志添同志率队增援吴川,巧用轮胎和木板制作“救生舟”,成功救出15名被困群众。2015年,雷州商住小区大火,张志添驾驶登高平台车,在近60米的高空作业, 救出60余名被困群众;2015年10月4日,60年来最强台风“彩虹”袭击湛江,造成湛江一公司3个罐共977吨液化石油气同时大面积泄漏,危及周边东兴炼油厂等十多家危化品厂和27个共计6万立方原油储罐的安全,一旦发生连环爆炸,将重蹈天津“8.12”事故覆辙。张志添作为特勤首批出动力量赶赴现场。他脱掉笨重的防化服,他只剩防静电内衣,带着软梯和三根绳子,攀登27米高的球罐,和助手张钰清一起堵漏,最终堵住缺口,经过40个小时的鏖战,一场危机最终被化解……

  在灭火救援战场上,张志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猛将,而常年扎根基层,他还是一名恪尽职守的老兵。

  “一个作风稀拉的战士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被他“喝”过的人不在少数,但在生活上,他还是是“情”字为先,自己也会多关怀年轻战士,他们有机会也都愿意跟自己唠唠心事。

  厉兵秣马有本事,他是一名普通的兵,也是带兵打仗的将军。风里雨里,他用自己逆行的身影诠释了什么是军人本色。

  90后运动员刘湘的梦想,80后大国工匠景强的坚持,80后人民卫士张志添的英勇……还有呢?

  NO.1

  伍楷舜

  1985年生人

  深圳大学教授、博导、广东省无线大数据与未来网络工程中心主任

  

  他提出并开发了物联网传输感知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成果在已经在国内外获得大规模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NO.2

  阮珏

  1983年生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组学技术中心主任、农业基因组学技术研发与利用创新团队首席

  

  科研一线工作者,专注于基因组领域的方法学研发。他参与研发了第一款适合大基因组短序列比对算法软件、第一款大基因组短序列组装算法软件和第一款整合的简化基因组聚类组装算法软件。学术论文累计他引次数超过1万2千次,其一入选“2006-2016年我国被引次数最高的10篇论文”。

  NO.3

  安林

  1981年生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特聘教授

  

  光学工程学科带头人,放弃美国蔡司公司高额薪水毅然回国,成功在血管成像技术所取得的多项突破,推动了一项全新技术的市场化,使之成为领域内应用最广泛的血管造影算法。

  NO.4

  陈江耀

  1984年生人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广州环境催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

  

  他一直奋战在国际环保前沿,攻克VOCs转化机制与控制机理科学难题,在国际环境领域刊物发表SCI论文38篇,单篇最高被引100次并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环保项目23项,申请专利31件(授权14件),2件专利转让省内上市企业,为企业每年节省上百万成本。

  NO.5

  张云飞

  1984年生人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潜心研究无人船艇技术,曾入选“世界创新青年百杰”。2013年研发出世界首艘环保无人艇;2015年推出中国首艘海洋调查无人艇、隐身无人艇;2016年推出中国首艘军用自主无人艇;2017年10月,创无人艇长续航世界纪录;2017年11月,实现81条无人艇自主集群演练,创世界无人艇集群纪录;2018年研制出中国首艘无人导弹艇。

  NO.6

  汪之涵

  1982年生人

  国家特聘专家、深圳青铜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成功研发大功率IGBT驱动芯片组、工业级碳化硅MOSFET芯片等国内首创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获近百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研发的芯片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轨道交通、国防军工、节能环保等领域,成为中国中车(601766)、中船重工、航天科工、国家电网等知名企业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NO.7

  王茂林

  1993年生人

  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合伙人

  

  于2014年起首次创业在线教育产品,与千余名乡村老师签约,服务10万家庭。2017年起投入到移动机器人的研发,是国内真正践行把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业领域的创新带头人。累计交付项目近百个,助力国内终端工厂实现降本增效。

  NO.8

  胡闻

  1986年生人

  广州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官,兼任麻省理工学院香港创新中心导师

  

  成功实现中国首次无人驾驶常态化试运营,并设立全国首支无人驾驶车队。被评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榜样创业青年英雄前十强”。创立的公司成为自动驾驶领域中国的第一家独角兽公司。

  NO.9

  庄荣发

  1988年生人

  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假币犯罪侦查科科员

  

  从警9年,侦破了近十年首起斩断版源案(网络流传的70多岁老人手绘假币)、建国以来最大假币案(收缴假币2.14亿元)等大案。2010年来,他破获12个大型机制伪造货币窝点,占全省80%,破假币案件300多起,抓获疑犯上千名,收缴假币超11亿元。仅2017年,他破案收缴假币约3亿,占全省96.3%、占全国60%以上。他研发的技战法在全国推广,获全国经侦系统经典案例一等奖。

  NO.10

  孙万鹏

  1986年生人

  广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特警三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

  

  享誉全国公安特警队伍的“神枪手”、“全能王”,先后参与涉黑、涉毒、涉稳、涉恐重案抓捕,以及高级别警卫安保、突发案事件处置任务上百起。在精英荟萃的全国比武赛场勇夺个人全能第一名,在2018年世界警察手枪射击比赛获团体第一名、男子个人第二名,向国际同行展示中国警察的过硬素质。

  NO.11

  柯颖

  1984年生人

  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南城法庭审判员,二级法官

  

  自2009年独立承办案件以来,承办案件5100多件,共结案4979件,所办案件无一超审限,无一错案。探索诉前化解纠纷的途径,试行联合政府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合作化解纠纷的工作模式。成功调解韩资企业拖欠190名工人工资的劳动争议的群体性诉讼案件,成为所服务法庭第一次实现全额垫付工资的成功案例。

  NO.12

  罗燕飞

  1985年生人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十年专注乡村规划。近三年,在南粤编制的自然村约4000个,跟进实施约500多个,每年下乡服务次数220次左右。2017年助力6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对省道沿线122个自然村跟进实施。组建党建、规划、建筑、市政、园林专业团队,为全省乡村振兴培养了一批年轻力量。

  NO.13

  曾利芬

  1988年生人

  河源市友益爱心促进会理事、志愿者队长

  

  独自及带领志愿者们骑着摩托车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开展调研,历时966天,完成河源市和平县、东源县、连平县、紫金县4个县,江东新区,源城区2个区,共74个镇,952个村,4392名留守儿童逐村入户调研走访,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一卡,实行动态数据管理。发起121场公益活动,资助留守儿童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100多万元,已为近2000名困境中的孩子实现心愿圆梦或爱心助学。

  NO.14

  方俊彬

  1981年生人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教授、博导,广东省可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从事新型LED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主持了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所主持研发的“基于可见光通信室内定位的智能停车系统”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可以支持车辆中低速行驶时实时导航的室内可见光定位系统。为惠州地方引进总投资134亿元的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促成当地与暨南大学共建大学生实习基地,建立起人才对接融合平台,为地方添智引资作出突出贡献。

  NO.15

  孔寅飞

  1986年生人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揭阳众维亿家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长期以来带领团队深耕农村一线,探索出深耕农村线上线下相结合“互联网+大众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系统解决当前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服务难开展、服务不规范、资金资源使用效能低、百姓获得感不强的问题。成功在广东、浙江、河北等地开展项目,2923名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人员使用其研发的众维健康的平台,服务覆盖了近700万人口。

  NO.16

  刘勇

  1982年生人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冠心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心梗项目办主任

  

  开展区域心梗救治协同体系建设与公众教育,建立“急性心梗救治地图”,首次发布“广东心梗数据”,经过3年干预,直接经PCI医院入院的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减少约30%、基层转运PCI医院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减少约40%,急性心梗死亡/放弃治疗率从2015年的9.9%下降至2018年的5.3%。在100家社区与医院探索高危心血管患者互联网+“自我管理”的“广东模式”,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7项。

  NO.17

  郑健

  男,汉族,1986年10月出生,河南信阳人,中共党员。

  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投身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相关的基础和转化应用研究,取得重要创新成果:揭示了中国人群易患胰腺癌的基因组危险因素;发现了一个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血清分子标记物,提高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患者的早诊早治率,切实降低结直肠癌病死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Genet、Gastroenterology、NatCommun、CancerRe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6篇。

  NO.18

  胡彦锋

  1982年生人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钻研微创外科前沿技术,以毫米级小孔完成胃肠肿瘤手术,多项临床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参与开发胃癌外科临床病理随访电子数据平台,获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等国际学术机构高度评价。代表中国青年专家向世界展示顶尖微创技术,并承担“援非微创技能培训班”、“亚欧国家微创外科技能培训班”等,利用周末时间到省内外偏远地区开展微创手术交流培训,累计培训医生护士逾5000人次。

  NO.19

  刘涛

  1981年12月生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