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要深度研究,而不是深度学习

  为什么要“深度研究”而不是“深度学习”

  在正式开始方法的介绍前,我们有必要先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重新框定,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文章标题中所使用的是“深度研究问题”,而不是“深度学习”,其实这个区别才是本文的核心,后面会谈到的方法都没有那么重要,只要能明确“研究”的本质,方法的获得和使用,是一个自然就会发展出来的过程。

  首先,再次审视我们经常谈到的『 深度学习 』这个词,观察一下那些真正达到这个境界的人,不难发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让你学到能够让人惊艳,觉得你“专业”的东西,一定是你苦心钻研,甚至要以之为生的。那些不求甚解,标榜自己什么都有所涉猎,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的人,往往肚里没什么货,遇到稍微在某个方面多深入了解一点点的人,三两句话就能把他问成哑巴。

  所以,如果你只是凭兴趣了解某一个学科,学习一门艺术,请不要妄用“深度学习”这个词语,“兴趣”是难以持续的,你也没有这么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其中,加之缺少要靠这个东西吃饭的压力,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深度。

  但我们并不需要把一切想学的东西都职业化,在这里,笔者想告诉你的是:学得多和学得精并不矛盾——有一门专攻,其他地方,你可以用同样的精神,以一种要以此为职业的努力劲头和心理,但花更少的时间,去研究,让自己尽快『 入门 』。

  请注意笔者的用词,我说的是去『 研究 』,而不是“学习”,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笔者对学习定义是:“以掌握一门技能为目的的刻意练习”,而研究是“以掌握深度知识为目的的阅读和思考”。举个例子:要成为编曲者,你需要学习音乐,掌握大量的乐理知识,熟悉一门或多门乐器;而要成为乐评者,你只需要研究音乐,听大量的歌曲,探索各流派和音乐家的历史,了解版权法,阅读知名乐评刊物,这个过程中,你并不需要“学”什么东西,更多的,是获取信息,然后思考。

  不少人在谈到想要“深度学习”的时候,也许“深度研究”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正像当今不少大学生经常说想要『 财务自由 』(拥有大量财富,不用再为生存而工作),实际上想表达的是『 经济独立 』(摆脱对父母的经济依赖,花自己挣的钱)一样。

  概念对思考和行动有巨大的框定作用,当你用狭义的“学习”来衡量自己所做的事,就像驶入一段盘山公路,需要左打右拐,上山下山,多走很多弯路。但如果你一开始就明确自己是要“研究”某个东西,那你走的就是穿山隧道,直奔着目标去。

  拿近年很热的经济学来说,大家都想学习,但却总流于积累几个专业名词,逢事儿就摆道那些概念,或者买来专业教材,沉浸在各种公式与试题中,但仍然非常积极参加各种“促销”活动,甚至希望通过学习经济学提高自己的炒股水平。

  而如果知道自己是在“研究”经济学,你便会有一种『 局外人 』意识,你知道这不过是一种解释世界的知识,对它没有过多幻想;你会更科学的规划自己的学习内容,在半年或者一年中将应该了解的知识都研究一遍,认知到学科全貌,并且建立起一个笔记系统供以后查阅;你会对自己不理性的消费和投资行为多一丝觉察……一切,都是因为你“研究”过经济学。

  有的读者可能认为做这种区别没有必要,笔者所提到的两种不同的学习境界,本质上是思维和智力水平的不同,但正如前文提到的,概念会影响思考,当你做出了这种区分,知道自己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知识而不是做经济学家,知道自己应该建立怎样的知识体系,你的学习效率会提升很多。在这之后,你将这一切称之为学习还是研究,都不再重要。

  如何进行深度研究

  重新明确了目标,重新开始“学习”,定义好自己要研究的主题,一切都会顺利不少,此时,我们便可以通过:信息集成,主题阅读,模块处理,作品输出,这四个步骤完成一次深度研究。

  1.信息集成

  信息集成是一个计算机科学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整个系统中使用相同标准的编码,从而实现更好的交互和共享,跟我们推广普通话和简体字是一个道理。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笔者所指的『 信息集成 』,其实就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将这个概念借用过来,主要是为了强调强调两点:一是搜集资料要广,要尽可能专业,二是处理资料要统一“编码”,便于调用。

  举个例子,现在你想研究一部电影中的视听语言,涉及的文化和历史,你会如何搜集资料?一般人会直接百度,或者上知乎,还有的人知道豆瓣上能找到一些水平还算可以的影评,但很少有人会去找专业理论书籍,到知网上搜索那部电影的名字,找相关论文,甚至到谷歌和维基上找外文的资料。

  笔者坚持用『 信息集成 』这个概念的原因就在这里,这个让你觉得有点专业的名词,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你,你应该找权威专业的资料,并且在阅读的时候,要绷紧弦把概念和思路搞清楚,别随意使用各种词语,胡编乱造。

  此外,建立一个自己的纸质或电子书库也是必须的,因为你会发现有的书需要反复翻,书库里多几本书,在找不到思路时看一看,说不定又有新启发。

  关于处理资料要『 统一编码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你可能会找到各种载体的资料:纸质书、电子书、视频音频、听课的笔记、或者只是脑袋里的想法,和他人交流获得的灵感……凡是你觉得有用的那部分内容,都应该输入到电子文档或笔记软件当中,需要时直接检索就行,反复回翻书本或视频找某一段内容很烦人,而没有保存好的灵感可能再也找不回来了,所以这一步很重要。

  2.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扩大信息获取面,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必不可少的一大利器,但这里所说的『 主题阅读 』,并不是找主题相关的书来阅读这么简单,而是在阅读任何与之相关甚至不相关的书本时有所挑选的态度。

  你找到一本相关的书,里面不是所有内容都是你需要的,那些暂时用不上的,就直接略过不看;有时反复看同一主题的内容倦了,你可以暂时把它们抛开,随意的阅读其他书,或者娱乐一会儿,看看电影,玩玩有深度的游戏,但心中不忘那个主题,运气好的话,你会在这些东西当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启发(更多阅读规划的内容,请参考笔者的《如何做阅读规划 —— 从找到好书到把书读完》一文)。

  3.模块处理

  完成了资料的搜集,便可以来整理下自己阅读到的所有东西,积累的灵感了,笔者一般会把所有的内容都放到一个word文档中,运用文档中的标题标记,把各个内容分门别类的处理好,在整理的时候,对于这些资料该如何使用,你心里慢慢就有数了,也许你不会都用到,但加深一下印象,留在那里,说不定哪天就会发挥作用。

  4.作品输出

  最后一步,是把这些东西做一个输出,为自己寻找一个表述语境,强迫自己去理清思路,整个研究才算完成了『 闭环 』。

  也许你已经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作,笔者也曾在《如何做好知识管理 —— 看了很多书感觉不到进步是怎么回事?》一文中推荐过这个方法,但鉴于这篇文章是给“想要研究一个问题或学科”的人看的,笔者需要提醒各位读者的是,你不一定要使用这个方法,因为它的成本是很高的。

  没错,写作的成本是很高的,尤其是对于各位对自己要求比较严,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的人来说,因为把问题弄清楚,能够解决一些问题,和别人聊天时侃两句与把问题用文字清清楚楚的,优雅的表达出来,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请注意,是『 不同 』,而不是『 不同层次 』,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都没有多少差别,但我们就觉得能写出来的人更厉害,原因何在?想象一下,同样两个材质和体积的立方体,一个轻,一个重,是为什么?很可能是因为重的那个是实心的,轻的是空心的,而在“写作”和“知道一个知识”之间的这种实心和空心差别,就来源于时间。

  是的,写作,需要你坐下来对一个观点和句子反复打磨,你花了更多的时间,表述自然更好,但这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刚需,他们在工作上也许还有更重要,收益更大的事情可以做,每天花几个小时写作并不划算,有这个时间,也未必有这个精力。

  所以,笔者的建议是,写作输出,量力而行,能把这个小节中的前面三个步骤做好,已经很棒了,平时没事儿拿出来和朋友们侃侃,也算是输出。就像我们在第一小节提到的,你是在研究问题,而不是要成为作家,你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收手。

  拓展话题:慎用互联网

  要『 深度研究 』,信息的『 独特性 』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独特的信息,你只能在学术性,专业的书籍当中寻找,互联网能为你提供找到这些东西的梯子,但你直接在各搜索引擎和平台找到的信息,大部分都是垃圾。

  偶尔,你也能看到一些“创见”,但你得明白,你能在这里看到,别人也很可能在这里看到,这些东西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常识。虽然它们也有自己的价值,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东西,才不会重复去制造轮子,但是,这并不会改变互联网上的知识密度很低这个事实。

  所以,当你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必须限制好使用时间,目的性的取用一些信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对原典的阅读上,才是研究者基本的态度。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你肯定也见过那种整天泡在网上,混迹于各种付费专栏,粉丝交流群,知识类APP,很少翻书,但脑袋里也挺有想法的人,这是完全OK的,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如果你很适应这种娱乐式的学习方式,尽管去做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