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从生活着的东方美学中寻找研发的意义

  这是离乡20年后,陈明华博士在中国度过的第一个冬天。

  “科学家的理想,无非是能够通过自己的科研,来影响更多的消费者,为更多的消费者带来价值。”陈明华说。

  根植于西方文化的全球化妆品巨头,为了迎合消费者使用东方概念,与认同东方文化和东方美学的价值,发端并服务于本土的中国化妆品隐形冠军之间,在理念和行动上,有着天然的不同。

  陈明华意识到,自己更相信和亲近后者。这也让陈明华做出了选择。6个月前,他离开服务了15年的一家跨国日用消费品巨头位于神户的亚太研发总部的办公室,作为首席科学家加入伽蓝研发中心。

  生活着的东方美学

  伽蓝研发中心附近的街区,有很多高大的法国梧桐和瘦长的银杏树,冬天的风吹过,叶子落在马路上,铺展开来,像一幅幅带走乡愁的风景画。

  园区外面,小小的兰州拉面馆,新开张的煲仔饭店,因为入驻的公司越来越多,带来了颇旺的人气。一钵一饭,庸常却热烈。

  陈明华观察着,喜爱着,努力融入着这些场景中。“吃、穿、带孩子,中国人,或者更大范围地看,东方人,有着他们独特的对生活的理解。”在陈明华看来,这就是生活着的东方美学,其中蕴藏的是理念,是“自然、健康、可持续”。

  “几千年来,作为一种强势的文化,东方文化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与世界的文明。”美学作为这一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5年的行业经验,让陈明华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东方文化、东方美学,对于以“美”作为普适价值观的本土化妆品巨头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

  而要想找到东方美学的源头,就要追溯回到它的发源地和最大的载体——中国。

  “谁承载和需要东方美学?”2010年,在一次回乡探亲中,陈明华第一次与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会面,“消费者”,后者肯定地说。

  “以消费者为不变原点,一切从消费者出发,再回到消费者”,郑春影勾勒了伽蓝集团,这个本土化妆品隐形冠军的价值理念。

  这意味着,消费者是这家公司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整个价值链条上最重要的目标。

  陈明华承认,在自己过往的研究经历中,跨国化妆品巨头的价值取向,也是从消费者出发的,但自己却被郑春影的描述所击中,原因再简单不过,这些消费者就在眼前,这个市场就在眼前,这家公司,并没有把时髦而热闹的欧美概念当作自己的“包装”,而是有勇气将被滥用和误用的“东方概念”,重新拾起,深入探究。

  “养”出来的文化

  这样的勇气,意味着极大的耐心。

  当营销和渠道的开发到达了顶点之后,才会将视线投入到研发,寄希望于通过研发的创新来实现新的增长,这是一般公司的研发逻辑。

  而郑春影却拒绝跳入旧的窠臼。若仅仅关注眼前的目标,且不用说基业长青的目标,就单是看十年成就化妆品隐形冠军,也难实现。

  “管理者,需要考虑的是客户的需求和动机”,郑春影赞同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观点。他确信,从东方文化和东方美学中“萃取”出来的“精华”,就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一致的价值取向,也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依据。

  作为科学家的陈明华注意到,关注长期功效,关注调养的东方文化和东方美学,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

  “快速美白这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违背科学家的执业原则的。”陈明华说,当某些品牌极力宣扬七天美白、24小时美白时,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理念并无二致。

  他肯定地说,与其让消费者被各种复杂的概念左右,不如把理性交还给消费者,回到消费者最本质的需求上去,提供对应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最本质的需求。

  一旦企业选择了这条路径,就意味着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也就进入了一个“养”的过程。“营销与赚钱不是目标,满足消费者才是目标。当你满足了消费者,消费者会自动追随你。”郑春影说。

  一个清晰的商业理念最终浮出水面,陈明华说,耐心于“养”的东方文化与东方美学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更大的影响力,伽蓝的价值观恰恰与它形成了呼应,而更聚焦地看,研发的成效,也一定是舍得投入时间的。

  以消费者为不变的原点

   

  穿过伽蓝研发中心一楼左侧长长的走廊,女科学家黄晓青有时候会转头去看看中庭专门布置出来的那间“闺房”,她会想象,穿越千百年的时空,梳妆台前,会坐着怎样一位东方的佳人。

  更有趣的假设是,如果这间闺房的主人是这样一位佳人,她需要的是怎样的化妆品?

  打开走廊尽头的门,黄晓青走上二楼,进入消费者研究部,上午十点,细胞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分析实验室里,身着白色大褂的科研人员正在忙碌着。

  一个完整的闭环:原料到半成品到成品再到上市追溯,围绕着保证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的原则,在研发中心有条不紊地循环着。

  “当这个闭环的最后一个环节结束,需要从第一个环节重新开始,那就意味着我们要进行新产品开发,而如果这个闭环从最后一个环节,再循环至第一个环节,那则意味着我们要进行产品升级。”黄晓青解释说。

  从研发的理念到研发的逻辑,再到研发的实践,伽蓝研发中心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即消费者。

  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

  尽管正式搬入伽蓝新的研发中心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伽蓝研发中心总监曹平却已经数不清自己到底多少次带着客人到二楼的消费者研究部,透过玻璃幕墙,参观3D皮肤细胞模型实验室了。

  这家公司因为细胞实验室建立的3D皮肤细胞模型,在国内化妆品行业占得先机。

  3D皮肤细胞模型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能够利用生物科学技术,建立东方人群的皮肤细胞模型:通过使用统一规格的培养板,将人体细胞和支架结合起来,在实验室构建完整的真皮和表皮结构。

  3D皮肤细胞模型建构完成后,从皮肤生物学角度,其具有了人类皮肤的完整结构和生理反应能力,在产品设计和研发阶段,就能够进行产品功效的测试。

  模型测试的,正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三个问题,即安全性、功效性、稳定性。

  首席科学家陈明华提供的数据显示,每一款产品,从原料选择开始,伽蓝的科学家们都会进行至少60种安全性和功效性的检测。其中包括产品需求检测、功效评测、安全性检测、稳定性检测、感官评测等。

  “实际上,60种检测是个概述”,陈明华说,每一款产品的开发过程科学家们做的检验检测,往往是上百次,运气不好,还要推倒重来。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研发、生产、市场是三个核心的业务板块,“研发负责的是产品的质量,实际上承担的是所有的责任。”陈明华说。

  真实与实用主义

  投入使用不足一年的伽蓝新研发中心,在伽蓝集团管理层的决策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黄晓青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能够获取到消费者的真实想法。“我们要推出新产品,或者是升级产品,都取决于消费者。”

  “关键的信息,往往来自于细节。”在一次调研中,消费者的反馈显示,相较调查者提供的珍稀、有故事的化妆品成分,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成分的接受度更高。

  这就要求调研者在调研开始前,不做任何的预设。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能提供真实信息的消费者。

  “我们在自己专注经营的城市,在重点开发的城市里,寻找合适的消费者样本”,界定了区域之后,就是寻找哪些人,以及确定样本的数量。

  当伽蓝打算推出一件新的产品时,被调研者的数字,往往超过几百名,其中,有一部分来自伽蓝本身的数据库,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于第三方合作伙伴。

  “样本不需要太大,但一定要真实”,黄晓青试图打破跨国市场调研机构建立的游戏规则,找到适合于伽蓝的模式。

  伽蓝的男士护肤品,选用的是有大自然清新气息的味道,这不同于市场上欧美品牌的男士护肤品强烈的古龙水味道。原因在于,在调研中,伽蓝研发中心获得的信息是,古龙水味道,是欧美品牌男士护肤品为了遮盖欧美男士体味而使用的,东方男士不存在体味的问题,他们对自己形象的定位,往往与“清爽”连接在一起,因此,不需要使用浓郁香型。

  挑战骄傲的跨国供应商

   

  打开黄晓青的邮件,Penny(化名)很诧异。若不是时差的原因,她甚至会直接抓起电话,问问这位来自中国客户的科学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晓青在邮件中说,某系列产品出现分层情况,经过严格的测试之后,初步断定是Penny所在的公司提供的原料出现问题。

  但黏度不稳定的状况究竟是如何出现的,黄晓青和她的团队还不能判断原因。

  Penny 服务的这家法国原料公司,有着卓著的声誉,它的触角,像一条巨大的章鱼一样,覆盖到了人们所能想象的最有声名的化妆品公司。而那些经过长途跋涉进入到这些化妆品公司生产线上的原料,更是经过了它自己与这些严苛的下游客户的检验。

  在Penny的记忆里,从没有人对黄晓青邮件里提及的这款原料提出过质疑。

  在邮件的最后,黄晓青建议,双方需要对这个状况进行进一步沟通,找到问题的源头。

  黄晓青是伽蓝集团研发中心消费者研究部的副总监,在过去的数年间,她的团队研发出了一整套的检验检测方法,光是化妆品原料的检测方法,就超过200种。

  这一点,也是Penny所在的某法国原料公司最早在接触这家在国际上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化妆品公司时,被深深震撼的。

  定神之后,Penny又仔细阅读了黄晓青的邮件。数据详实、事实清晰,Penny意识到,情况不是像自己最初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认为,这可能是一个盲点”,在随后的沟通中,黄晓青向Penny叙述了他们测试的过程,对于黏度不稳定的状况,黄晓青建议双方抛弃经验主义,从全流程上寻找问题的所在。

  很快,法国原料公司的研发团队,抽样测试了出厂前的原料,并确认没有任何问题。

  紧接着就是运往机场,装上货机,运往万里之外的中国。“会不会是这个过程出现了问题?”

  一个模拟运输过程进行实验的方案被提了出来,并迅速被批复。当原料从法国某机场被装上货机,直到它在中国通过海关,全过程被严密地监控起来,检测证明,当货机逐步攀升至万米高空,由于气温极低,原料出现了凝结;当货机下降至低空直至落地,原料重新融解至目测正常状态。

  尽管目测是正常状态,但在凝结到融解的过程中,黏度却没有如常“返回”,最终出现了不稳定的状态。

  模拟结束,骄傲的法国人不再固执己见。一整套的整改措施立即启动,新的原料下线之后,又一次被装上货车,运往机场,抵达中国,这一次,中国的科学家们给出了一个“满分”的反馈。

  “经历过全球生意的供应商都难以想到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成就了我们的信心。”黄晓青说,因为消费者分布在这个广阔的市场上,所以科学家们得到的信息会足够丰富。

  “很难想象我们的产品到底到达了哪里”,黄晓青回忆起早年的经历,在一次供应商大会上,来自西藏和新疆的供应商不经意间提及,到了冬季,寒冷的西部、北方,家家都有取暖设备,连洗手间里,都是温暖如常的,但这可不能当成是产品所处的常态环境。

  实际上,在运输过程中,这些产品是要经过环境的“千锤百炼”的:一件产品从温度很少低于零摄氏度的东部,运输到西北边陲,进入消费者家中,最长要用时三个月,一路上见证的是气温直线下降20~30摄氏度,再回到零上20~30摄氏度的全过程,温差高达40~60摄氏度。

  冷暖交替,考验的是产品的稳定性和耐受性。

  最初,伽蓝的科学家们设定的耐受性界限为零下20摄氏度,因为了解了经销商的分布和运输、销售过程之后,这个数字被调整至零下26摄氏度,如果单单是坐而论道,科学家们很难凭空想象出这样的场景。黄晓青说,随着伽蓝终端的下沉,化妆品和销售者一样,坐了飞机换火车,下了火车换汽车,下了汽车上驴车。让任何一个地方的消费者拿到的是同样的产品——最基本的要求是品质相同、成分稳定,科学家们要做的事情可不简单。

  “我们能把产品卖到中国各地,它意味着我们也有信心把产品卖到全世界。”

  人才培养:摒弃个人英雄主义

   

  早年,依靠中国台湾、欧洲、日本、中国大陆等地区和国家的外部研发力量,伽蓝开发出自己独特的产品系列,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随后,在组建研发中心时,空降兵成为主力,全球化的科学家团队,让这个中国大陆企业的研发中心,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机构,有了同一条起跑线。

  “世界一流的科研文献、仪器设备,只要你有资金,就能够得到。”陈明华说,但若能够让研发系统有序地运行起来,依赖的可不是冷冰冰的仪器设备和纸上谈兵的科研文献了。

  未来,伽蓝的研发中心依靠什么,能够有自己的胜算?“人才。”他肯定地说。

  只用一年时间,伽蓝研发中心的研发队伍就扩容至65人。2012年6月加盟伽蓝研发中心之后,陈明华思考最多的,便是如何能够让研发系统“自发”、“高效”运转的问题。

  日本的求学与工作经验,使得陈明华确信,将研发机构办成一个学校,更有可能实现上述目标。

  “日本的研究生院里,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每一名学生,都有导师带教,项目运行过程中,需要的是团队的合力。”

  更为关键的是,其中的每一名成员,既完成了工作,又从过程中获得了成长。

  这样的模式,也复制到陈明华服务了15年的那家全球知名快速消费品公司的亚太研发总部,并大获成功,一直延续下来。

  “目标是在一到两年之内,每个成员都能独当一面”,在这个目标之下,伽蓝研发中心有一整套机制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比如,研发中心内部有许多不同的平台,例如乳化技术平台、美白技术平台、稳定性测试平台等等,一般来说,要同时由两位科研人员负责一个平台,但同一科研人员则必须要负责两个以上平台。

  这使得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天然形成了交叉,“在不同平台上,都有一名深刻理解相关技术的科研人员,他/她会使得合作者自动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

  伽蓝研发中心总监曹平曾经计算过一名研发“新兵”的成长时间,他对比着:在跨国公司,一般要经过十年时间成长起来的科研人员,在伽蓝只需要差不多一半的时间。

  守护摩梭文化

   

  云南省永宁县泸沽湖畔,温泉村的摩梭妈妈阿七独支玛有一个心愿,就是让儿子尼玛次尔念上大学,走出大山。为此,她翻出草房子里祖母的旧烂织机,想着在农活和家务的间隙做点什么补贴家用。当她织出的小包被从北京来旅游的大学老师当宝贝买走后,手工编织便成为她改变生活的一项工作。

  在阿七独支玛这样的摩梭族家庭里,妇女是超过半边天的角色,她们负责家庭分工、考虑生计。摩梭手工纺织是遗存迄今的原生态文化样式——当地女子从小学习织麻、纺麻、拈毛线、绣毛毯、编腰带;尤其是采用多种颜色织成的花腰带图案精美,是男女青年贵重的定情物。

  不过,近年来在机器纺织的冲击下,阿七独支玛的围巾等手工织品开始滞销,相比国际奢侈品品牌昂贵的手工制品,摩梭手工制品的价格被压得很低。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冲击,让摩梭手工纺织品的成本上升。

  如果围巾卖不出去,就没钱去买织布用的棉线,这直接导致了织织停停的尴尬现状,再加之山路崎岖交通闭塞、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人才,使得身居大山深处的摩梭人多年来生活一直未有改善,手工纺织技艺的传承更是岌岌可危。

  在这个被称为“东方女儿国”的地方,至今仍比较完整地保留着以母系大家庭和“走婚”为主要特征的母系文化传统。但是,由于这里比较封闭落后,大部分的摩梭人家也都遵循着同样的生存方式——采集、耕作、喂养,以此赚取有限的经济收入,日子始终在温饱线上徘徊,因而不少村民外出打工,大家庭人口减少,这种走婚等文化传统也开始遭遇挑战。

  “他们自己未曾意识到自己文化的重要性,更不知道该如何保护。”伽蓝集团执行副总裁刘玉亮在实地与多位摩梭村民沟通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以摩梭手工纺织技艺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少数民族文化,2011年2月,伽蓝集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订为期4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捐助100万美元,集团旗下美素品牌启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扶持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增加就业机会、提升收入水平,从而促进这些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摩梭手工纺织发展项目被确定为首个试点的公益项目。

  2001年创办于上海的伽蓝集团,拥有美素、自然堂、雅格丽白、医婷四个个性鲜明的品牌,和各类零售网络23800多个,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县城及一万多个城镇,在百货商场、KA卖场、超市、化妆品店、药房中均设有品牌专柜。2012年,在前三强仍由外资品牌把持的大环境下,自然堂以其超高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护肤品第四位。自小护士、大宝、丁家宜先后被欧莱雅、强生、科蒂收购之后,自然堂与佰草集、相宜本草成为了中国护肤品的新三强。

  虽然目前中国的化妆品市场上,外资品牌还占据主要地位,不过据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品牌将会笑到最后,因为美的需求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文化需求。例如,由于文化的差异,很多中国人听到一个外国笑话,虽然能完全听懂外国人在讲什么,但是却笑不起来。

  这个推断在尼尔森发布的一组化妆品市场份额数据中也开始印证。数据显示,在2009年5月份,跨国化妆品公司品牌(不包括大宝)的市场占有率为57.9%。而到了2012年5月份,市场占有率已掉到44.5%。

  实际上,消费者的审美情趣追求由他的思想感情、文化修养、生活习惯、欣赏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多种因素所决定。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并不纯粹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它是受民族、时代等多种因素所制约,特别是民族意识、民族感情、民族习俗等。

  “化妆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绝不仅仅是买卖关系”,伽蓝集团认为这还在于企业认可的价值观、审美观与消费者是否一致,是否能与消费者找到价值的连接点。

  化妆品企业必须对文化有敏感力和亲和力,“因为化妆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而是要满足消费者对其认可的文化定义中美的诠释。”

  “消费者对化妆品和审美的需求,最终还是将回归本源的。”刘玉亮认为,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能够更多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价值、文化认同的产品,消费者的选择也会发生变化。

  伽蓝集团通过在公益事业上对文化的挖掘,虽然与产品、品牌本身没有直接联系,但也实现了对企业的锻炼,“增加化妆品产品对消费者所处文化的理解和挖掘的能力,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不要一上来就考虑,怎样将公益项目与品牌互动的商业目的。”刘玉亮认为,公益项目应该更多地真正考虑到对未来、对民族、对国家甚至对全球的作用与意义。(刘琼)

  寻找可代替性生计

   

  现在,阿七独支玛感到非常开心,她用一天时间织成的美丽围巾,已经可以卖个相称的好价格,不必担心再被大批量的机织围巾所冲击。除了自己织布,她还手把手地教会了村里的妇女织布,附近县乡彝族、普米族、傈僳族、汉族的妇女也有上门学习摩梭手工编织。

  此前在丽江古城里,机器编织和手工编织的围巾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机器围巾仅卖20~40元/条,手工围巾要卖到60元/条左右,导致手工围巾大量滞销。

  作为CSR团队负责人,伽蓝集团公关总监陈涓玲在对云南温泉村的考察中发现,“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靠务农,村民们都很有意愿解决生计问题,而手工纺织是很好的方式。他们的目的简单而纯粹,希望让孩子有学上,老人生病了有钱看病。与此同时,摩梭人尊敬老人善待孩子,坚韧向上,倡导两性平等,这些健康积极的价值观,是我们希望让更多人感知的。”

  因此,在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项目为云南摩梭手工纺织项目确立了四个目标:第一,从经济的角度,通过民族文化产品的创新与开发,提供替代性的生计方法及就业机会,实现脱贫致富;第二,从文化的角度,保护民族工艺,传承民族传统,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从价值观的角度,传播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价值观;第四,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提升公众对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认知,提升凝聚力与团结向心力。

  项目第一步便请来知名设计师探讨摩梭手工文化的再生路径。设计师赋予了传统手工的新生命,教给村里织女们只能由手工完成、机器无法代替的新织法,以此作为“摩梭织女手工制造”的标志,与车间里大批量的机织围巾区别开来,平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也获得了手工应有的价值。

  其次改良了图案,原先的围巾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往往被旅游者带回城市以后就束之高阁;改良后的围巾时尚感更强,用途更广,不仅在丽江,在上海、北京的街头同样可以日常配饰穿戴。

  此外,项目也开展全国或国际学习考察活动,组织摩梭及其他少数民族社区居民赴国内或国外在民族手工艺开发方面富有成功经验的地区交流学习,意在通过摩梭手工纺织品设计与技能的创新,保护并传承手工纺织技能,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同时,伽蓝集团及美素品牌还通过各类宣传活动推广摩梭文化产品,提高公众认知度,选择摩梭手工纺织品或摩梭民族服饰参加本地或全国文化博览会,借助各种活动尝试推广摩梭民族文化产品并向公众传递相关信息,提高摩梭手工纺织品的公众知晓率与宣传推广力度。

  “伽蓝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将东方生活艺术和价值观的精髓传遍世界。”就在今年2012年5月16日的那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第二次组织社区发展专家、设计师深入社区,搭建摩梭手工纺织协会组织架构、完善配色方案、开发新产品。(刘琼)

  创新公益模式

   

  “最大的希望是让村子里每一个女人都有事情做,都有一点收入,孩子们都能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样下一代就能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摩梭妇女阿七独支玛的心声。这个淳朴的民族相信:“一定要用最天然的棉线,最虔诚的态度,才能织出衣物的温度。”

  然而帮助摩梭妇女不仅需要伽蓝的努力,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关心。伽蓝通过其企业平台,号召内部员工及外部合作伙伴的深入关注与积极参与,集聚自身及社会各界的力量,为项目提供产品开发、技术提升、渠道拓展,尤其是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就在今年1月9日伽蓝集团的年会上,特设“摩梭手工围巾义卖”专区,现场爱心义卖摩梭传统手工产品,近千名代理商、供应商、嘉宾及伽蓝伙伴踊跃参与,共募集善款64000余元,悉数捐赠给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项目,用于摩梭传统文化和文化产品的传承与保护。明年伽蓝集团还计划带领优秀代理商、经销商和供应商,一起去体验伽蓝集团的这项文化可持续项目,并探讨在项目上的合作机会。

  伽蓝及美素品牌参与的少数民族文化项目,始于他们曾接触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6年到2010年间开展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综合扶贫项目”,项目中包含了27个村寨。伽蓝选择了3个试点村寨建立手工纺织示范基地,作为长期企业社会责任的方向。

  同时这个项目的顺利进行还由于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政府领导、专家指导、社区主导。”项目在国家民委、商务部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等政府机构的共同领导下展开,邀请社区组织建设、市场营销方面的专家以及设计师等参与指导,由当地社区的老百姓自己主导。

  比如,社区主导这块,则是以村寨为单位,组成协会,再由协会中的成员选出领导小组,所有的收益由协会成员共享。专家指导,是请各类专家去村寨指导村民,包括设计专家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完善设计风格,社区建设专家教他们怎么管理社区,市场营销专家教他们营销技巧等。

  而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负责通过提高项目管理的成效、监督项目的预期成果和进展以及协调项目的评估,对项目的整体成果进行把关。同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还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引进最适宜的国际实践经验,并负责能力建设、私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协调及公共宣传方面的活动。

  在伽蓝集团看来,这种创新的模式一方面提高了社区组织自我发展能力(社区组织建设);同时提高文化产品生产技能(工艺设计、产品质量等)和拓宽文化产品市场渠道(结合文化旅游、建立营销点等);而且增加了对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和认同感(展览展销、民族节、广播电视、宣传册等)。“我们不是直接捐钱,而是教会他们一个赚钱的机制。这种创新的模式,是把输血的方式变成了造血的机制,实现了公益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云南摩梭手工纺织项目,美素品牌还资助了海南五指山黎锦纺织示范基地、湖北土家族西兰卡普示范基地。如今,云南摩梭手工纺织的保护项目入选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全球优秀案例,在全世界推广。

  企业能够长期发展,需要企业的团队成员能有一个共同超过经济利益的追求目标,这是要自我实现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公益事业能够为社会做贡献,也能协助更多人成功。

  另一方面,对于品牌的消费者而言,企业对其营销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产品营销、品牌营销以及文化营销。在更高的文化营销层面,就是把企业的文化、责任理念传播给消费者,并树立良好的联想,使得消费者在消费产品和选择品牌的时候可以获得心灵上的共鸣和价值上的认同。

  “今天中国不缺乏有实力的企业,缺乏能够深刻传达中国文化和梦想,又能与世界潮流对话的品牌。”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也曾表示,向世界深刻传达中国生活艺术和价值观,是伽蓝作为中国时尚产业先锋的责任。因此伽蓝在发展业务的同时,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

  不过,在伽蓝发展的初期,其社会责任行为大都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随着企业的发展,伽蓝集团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调整和集中,现在的伽蓝已经有一个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和体系,并且已经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伽蓝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分为四个部分的金字塔结构”,从最基础的往上依次是“为员工提供机会;为客户带来发展;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此基础之上,伽蓝恪守造福人类的公益事业,致力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推动教育事业、消除赤贫、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这四个方面是由内而外、从近到远、从小到大、层层递进的。这不仅是我们的战略,更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而这种战略正是建立在企业使命的基础上的,“伽蓝的使命是将东方生活艺术和价值观的精髓传遍世界,为消费者提供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帮助消费者实现更加美好快乐的生活。”郑春影表示,这决定了伽蓝公益事业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而在企业社会责任中,伽蓝最核心理念便是“可持续发展”,因为伽蓝的企业愿景就是,成为一家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稳定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世界级化妆品企业。

  “这种可持续发展,要从环境、社会和企业管理的角度综合考虑,确保企业可持续性的发展,确保员工、合作伙伴、各利益相关者的事业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基业长青。”郑春影曾说。(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