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靖:教育投资者应该胸怀社会责任

  创办一所新体制大学

  由腾讯网、现代教育报、中国民办教育杂志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大典”揭晓,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董事长兰靖因卓越的教育成就荣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30名人”。

  凭借着“半个学者+半个企业家+半个教育家=一个杂家”的深厚功力,10多年来,兰靖不仅创办了3所学院,在不同时期为云南经济文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同时也成功地将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打造成中国独立学院十强之一,成为了云南民办教育的领跑者。

  20世纪80年代末期,曾在云南师范大学教书的兰靖,从办英语培训班到集资筹办云南教育科技培训学校分部,招收中考落榜生,兰靖开始走上了民办教育之路。

  1996年,由于云南教育科技培训学校分部招生火爆,兰靖将分部扩大,申请注册了南方青年进修学院。短短时间里,南方青年进修学院在当时民办学校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冲出了一条道路。

  在当时很多学校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发愁时,以市场需求为办学导向、“以销定产”的南方青年进修学院成为了许多学生的首选。学院招生一年比一年多,到1998年,已经有4个校区,5000多名在校学生,成为了云南省规模最大的民办学校。

  1998年,兰靖获得了“云南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民办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在考察了上海、陕西、浙江、四川的民办教育后,兰靖产生了“创办一所新体制大学”的想法。

  他的想法得到了当时的云南省委书记和云南省省长的重视,这一意义深远的重大决策,使云南比周边省份早3年出现了独立学院这样的办学体制,改变了云南民办教育在全国的地位。

  2001年开始招生的商学院,以“职业型大学,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而受到学生青睐,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已有在校生9000多人。商学院用5年的时间走过了一般公办高校多年走过的路,学院充分发挥体制新、机制活的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培养模式,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成效显著,构建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综合化信息管理平台和处于领先地位的多功能信息化教学平台,在某些方面即便与公办高校相比也毫不逊色,成为了云南省实力最强的民办大学。被中国教育科学院授予“中国最具特色独立学院”称号;在2007年5月出版的《2007中国民办高校评价研究报告》中,云师大商学院位居全国317所独立学院前10位。商学院的学生规模超过了省内的多所公办大学,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较大的独立学院。

  只有机会平等,民办教育前途光明

  通过10多年民办教育的探索,兰靖认为,民办教育由于市场需要而诞生,从一出生就是市场产物,它的发展必须跟着市场走,这就使它有了天生的优势:民办教育者知道自己是教育服务的供应者,社会需要、学生需要是在第一位的。民办教育者知道自己是人才这种特殊商品的制造者,知道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知道如何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产品,知道要靠优良的服务、优质的产品打天下、创品牌。因此,只要有平等的机会,不要有政策壁垒,民办教育是能够与公办学校共同发展的。

  令兰靖等一批民办教育家欣喜的是,目前云南省一些地方政府在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方面有了突破和创新。尽管省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尚未出台和采取实质性的鼓励与扶持措施,但一些民办学校分布较多的地区如昆明、曲靖、玉溪等市不等不靠,出台实施了诸多对民办教育的鼓励和扶持措施并且已初见成效。今年,昆明市就出台了《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

  据悉,截止2007年底,云南有民办普通高等学校14所,在校生60981人,约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0%。这些独立学院依托母体大学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又利用机制体制灵活的特点,在专业设置方面紧贴市场需要,在教学管理方面大胆探索,充分发挥机制活、包袱轻、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逐渐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取得较好的成绩。

  “民办高校要扩大办学规模,就必须以特色取胜,其中也包括了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的特色。只有教学管理有特色了,就业率提高了,学校才能对考生和家长产生吸引力,就这个意义而言,近年来民办高校办学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正好反过来印证了它们的就业情况应该是不错的。”《云南民办教育》执行主编、云南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特聘委员訾鸣说。

  对学生和社会负责

  立志要把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建成一所“百年大学”的兰靖看来,“教育不能作为产业来办,只能作为事业来做”。

  “因为教育毕竟是公益性大于产业性,即使投资者有获得回报的合理要求,也不能急功近利,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办大学不同于办企业,它更多的是公益事业,只能是低回报的长线投资,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所以教育投资方要有社会责任感,有长远眼光,不求短期利益。有强烈责任感,对学生和社会负责是我办大学的最终追求。”兰靖说。

  他认为,10年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将实现供求平衡,那时真正的竞争才到来。

  “但我对竞争充满信心,竞争只会把差的淘汰掉,留下来的都是有实力的学校。我不担心我们的大学被淘汰掉,我只担心商学院能否成为最好的独立学院之一。我的压力和忧患来自于我能否保住取得的成绩。”兰靖说。

  “在一批像兰靖这样有远见、睿智、敢做敢为的民办教育工作者坚持下,云南的民办教育虽然经历了很多风雨,但仍然走着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做着和其他教育者一样的事,不放弃地努力着。中国需要大批像兰靖这样的民办教育家,正是有了他们的艰苦努力和不断付出,我们的民办教育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訾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