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太多,用不了,两会代表建议博士生亟须扩招

  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生源却不断减少,所以考大学越来越容易。大学录取率从2008年的58%提高了2018年的81%,而且这一数值还在继续扩大。录取率的扩大,也代表的大学生数量的扩大。2008年全国本专科在校生数量为2021万,而2018年的这一数字变成了2831万。每年的本专科毕业生数量也由512万,增加到2017年的780万。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扩招力度还是蛮大的。但作为最高学位的博士,扩招却并不明显。

  2008年,我国共招收博士生5.98万。而2018年,博士生的招生数量为9.55万。十年间,仅增加了3.57万人。在很多高校,甚至出现了博士生导师数量远大于博士生的情况。

  比如985工程老校中山大学,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授共有2266人,而中山大学每年招收的博士生数量仅为1700人。在某些学科,甚至是2-3名博导争一个博士生招收名额。面对“师多生少”的尴尬境况,去年中山大学校长就提出了扩大博士生招生的建议,不过在他看来,招生指标虽然提高了,但仍然不够用。所以,博士生扩招,再次成了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

  根据统计,自1978年恢复博士招生以来,我国共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大约在80万左右。而仅2017年一年,我国获得硕士学位的人数就达到了60多万,获得学士学位的更是多达370万之多。通过对比发现,我国的博士生确可以用“稀有”来形容。

  也有网友表示,造成这种“师多生少”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博士生不扩招,而在于博导“扩招”的速度远大于博士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博导质量的整体下滑。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扩招博士生,而是应该提高博导的入选门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