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50选5!华师一附中高二学子入选物理竞赛国家队

  极目新闻1月19日讯(记者肖杨 实习生连贺飞 通讯员孙梦嘉)日前,2021年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国家队选拔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经过几周的集训和最后理论+实验的考试选拔,国家队五人成员名单出炉,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22)班马英豪同学作为湖北省唯一入选。昨日,记者采访到了马英豪以及他的父母和老师。

  马英豪同学

  解答一道题要几页纸

  据悉,物理竞赛赛制为:预赛、复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亚洲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等国际赛事。

  此次进入国家集训队的五十名同学,在清华大学进行了月余的封闭学习后,连续经过了5场理论考试、3场实验考试,每场考试时间都在3个小时。最后根据总分排名选出5名学子,进入第52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代表队。

  华师一附中物理教练李志强介绍,物理竞赛内容很多都涉及大学物理内容,或者高中物理中技巧很强的知识点,有时候解答一道题,可能需要几页纸作答,“走物理竞赛之路,天赋、兴趣、能吃苦缺一不可,尤其是能坐得住。”李教练表示,备战物理竞赛的学子,要能在很短时间内消化吸收知识,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比如说此次选拔,就有大学教授拿出自己科研上的内容入题,学生们可能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题目,但是考核的原理其实接触过,这时候就非常考验选手的应变能力。”

  马英豪表示,他上初中时接触过数学竞赛,相较于数学竞赛更需要灵感,物理竞赛注重解题的能力和思维,高中两年,自己在教练们的带领下,参与学习和训练,自己会先自学看书,遇到自己学不懂、搞不会的地方,会独立思考后,再请教老师和同学,“实在困难的会先放下,过段时间再回来研究,不能为一处地方把自己的时间和信心消耗完。”

  和教练李志强在一起

  学霸相互启发学习

  据悉,在此前的第3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华师一附中学生取得7金3银1铜的好成绩,并有三位同学一同进入国家集训队,其中刘子贤、马英豪、赵楚三人均保送清华大学。在教练看来,能选入集训队的学生,水平其实不相仲伯,选拔性考试也有一定偶然性,最终PK的就是临场发挥和心态。鲁志祥教练表示,马英豪同学平时性格稳重,不仅学习踏实,而且自学能力强、学习效率高,理论和实验训练都非常到位,所以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事实上,为了备战竞赛,师生们往往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长期高投入学习,高中就要自学大学知识,寒暑假也要去大学物理实验室做实验等。

  马英豪的爸爸告诉记者,马英豪从小喜欢玩乐高,小学时就接触过乐高编程,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不错。而在高中,物理小组学习氛围很好,同学们之间相互讨论,共同成长。而为了给马英豪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马爸爸也很拼,不仅在外租房陪读了近两年,寒暑假陪着孩子奔波各地参加集训。“这两年生意可以不做,但是要给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学生成功的背后是家校共同的努力。”

  马英豪与爸爸合照

  马英豪表示,学习物理竞赛不仅仅是为了比赛,为了升学,更重要是从中得到的能力与对科学的热爱,“未来我想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希望能够学有所成,攻克计算机基础研究领域卡脖子技术。”

  【来源: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