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味的一万种味道

  

  距离 2021 年春节只剩一个星期,以往这时候,本该是春运最为热闹的时间,但今年与往年相比,急着回家的人显然少了许多,更多的人因为疫情原因,选择了就地过年。也正因如此,今年的人们要比往年更想念家乡,更盼望春节。

  为此,Cc 邀请了好朋友们谈了谈他们的春节趣事,也向广大粉丝征集了关于过年的小故事,在他们之中有艺术家、策展人、画廊主、艺术撰稿人,还有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们。今天,Cc 将大家的故事汇聚于此,希望你们的思念能汇作一条银河,让你的家人也能感受到。

  

  ?

  ?冰洁

  艺术家

  人文艺术博主@RED·MOON

  

  黄冰洁,《母与子》,布面油画,50X60cm,2021

  #难忘的是心底的温情#

  朝朝岁岁?是?年,过年最难忘的?然是和家?在?起的时光,没有特别突出的某件事的记忆,但有深刻?底?的温情。2021,我在北京顺义,受疫情影响,没能回家过年。想念我的家?,想念往年这时候的团聚,画下了这对??,相偎相依。

  ?

  艾雪阳

  戏剧人

  艾雪阳,《太阳幌子》(Invisible Light),影像片段,2018

  #在新年聆听过去的苦难#

  每次新年家人聚在一起,有的打麻将有的在一旁聊天,我每年都会听奶奶和其他老人讲他们经历过的事情。他们是活的历史,从抗日战争中存活下来,却都没少过苦日子,这些听起来好像离我们现在很远的苦难,都是他们的青春。每次他们说的内容其实差不多,但又会补充一些我没听过的细节,就这样一年一年听下来,我已经能看见那个年代的画面,甚至能闻到味道。

  所以新年对我的意义,不能说是感恩,只是听听那些苦难,会觉得我们现在虚无主义的苦闷在真正的灾难面前不值一提,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没什么过不去了,可以,或者说应当继续过好自己渺小的生活。我录过他们的谈话,前几年整理成了一条短纪录片在 PSA 展映过一天,算是不枉他们苦了一遭,也没什么可以补偿他们的,只能好好爱他们。

  ?

  俞璐 Menthae

  音乐人

  生活美学公众号「美浮岛」主理人

  

  #家人在哪里,年就在哪里#

  最难忘的过年记忆还是一家出门去旅行。疫情之前,基本上每年过年,都是和爷爷奶奶及父母在旅行中跨年的。曾经全家去埃及,在金字塔、在尼罗河的游轮上看日出。也有一家五口飞到柬埔寨、越南和斯里兰卡的旅行。奶奶那时候腿脚已经不太方便,还是和我们一起爬上了巴肯山。和家人在异国旅行中,感受到的年味虽然不重,但最重要的是身边是最重要的人。家人在哪里,年就在哪里。

  ?

  程婷婷

  艺术家

  

  程婷婷工作室,2021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2020年是魔幻并碎片化的,每一个人都极速的见证着各种张力的历史事件或热度新闻。2021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会阶段性的总结过去的行程笔记并着手准备来年的个人展览和项目。春节我打算在工作室里度过并向父母学习如何制作年夜饭。新的一年愿大家平安健康,百毒不侵,世界和平。同时也希望能尽快展开更多的户外旅行活动。

  ?

  沈乾石

  画廊主

  茶室老板

  

  

  

  

  

  桂园茶室。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过年的氛围让我轻松又踏实#

  今年一月底就回了武汉,比往年都要早。一是因为上海的年末,画廊都没什么要紧事务;二是担心疫情反扑再次封城(果然反扑了还好没封城);三是在武汉的桂园茶室要开业。

  开业跟除夕的场景非常像,亲朋好友来贺,看看作品闲聊一下各自散去。过年的氛围似乎是要持续三个月的意思,也没有什么打不打折消不消费一说,置办年货也都是吃的喝的,对我而言比圣诞节来的更让人放松和踏实。

  ?

  于奇赫

  艺术撰稿人

  

  #跨越了二十多年的春节味道#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但是过的年多了,好像就没有最难忘的过年记忆了。但是,有一种味觉记忆却一直存在。

  我所在的家庭有两种食物每年都会做,从未断过。我父亲家里每年都会做皮冻,春节前夕家里人都会去菜市场买猪皮回来,洗净后进行非常需要耐心的去毛,然后在锅里熬煮,最后凝结为一锅白嫩嫩的Q弹肉皮冻就出炉了。我母亲家里每年都在做 “样白菜”——就是把白菜卷上肉馅,一个按着一个地放在碗里,最后用锅蒸熟。这道菜吃起来很清爽,感觉在食材配比上营养十分均衡。

  这张照片拍摄于2020年春节,是家族的年夜饭,在饭店吃的。那时候疫情在南,刚刚蔓延,这也是家里第一次选择在外面聚餐,体验一种新的过年方式,不用准备菜也不用收拾桌子了。虽然是在外过年,皮冻和样白菜还是用家里做的。2021年春节就快到了,我选择了回家团聚,不知道今年过年家里是什么安排,但是肯定会吃到这两种跨越了20多年的春节味道。

  ?

  Chris

  收藏家

  策展人

  

  #在巴黎吃重庆鸡公煲#

  去年的春节可以说是过得最慌乱的一次。大年三十趁着周末假期从英国坐欧洲之星到了布鲁塞尔,在拜访了几个藏家后又坐上了大巴前往巴黎跟同学汇合。结果当天巴黎再次爆发游行,我下巴士在塞纳河的右岸,他下火车在塞纳河的左岸,但塞纳河上的桥因为游行原因都封闭了,我和他两个人隔河相望哭笑不得,终于等到游行结束后才得以见面。

  而除夕夜也是十分荒诞,在找了好几家餐厅都被告知满座后,终于在巴黎的一家重庆鸡公煲吃上了年夜饭,结果周围的华人不约而同地都在讨论国内的疫情。饭后回到酒店,睡前刷手机时又得知,巴黎首次发现两例确诊,当时的我们还天真地以为这不是什么大事,结果却成为了一场世界级灾难的开场。好在今年终于可以回家跟爸妈一起过年了,苦笑。

  ?

  方芊 Judith

  艺术家

  

  #时代在变,不变的是亲人相聚的温暖#

  上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过春节,已经是四年以前了。

  2017年1月末,我们举家回到了湖南桂阳,我母亲真正的祖籍,一个我从来没去过但心驰神往的故土。桂阳作为隶属彬州市的小县城,那里的年总过得比在上海更真诚,没有燃放烟花爆竹的限制,也没有在高级餐馆里吃年夜饭的讲究,只有一桌子多到不得不叠摆的菜和一天八顿怕孩子们吃不饱的娭毑(祖母,湘潭方言)。年夜饭后,家里的叔伯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我们,掏空了他家烟花铺子的所有库存。一家老小三十几口人在县里的空旷广场上放了两个小时的烟花,它们像深空中的星云,从地球窥探三百光年外的群星,燃烧,坠落。

  之后的年,我多半是在国外和国内来自不同地域的留学生们一起热闹,但从小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他们,对于年的习俗也逐渐淡化。因为时代的发展和物质富裕的常态早已稀释了老一代人心里的“过年”特殊性,但不变的是亲人相聚的温暖。

  ?

  龙雨丰

  睹尔DOOARE空间主理人

  

  #遗憾和美好不期而遇#

  去年春节前夕,按照原本的计划本应该是在过年时持续输出我们的热情!但因为北京酒仙桥疫情的的突发,中断了我们所有的工作。展览从每天排队到路过的寥寥数人,让鲜艳的场馆看起来很是失落。终于加上各地更多突发的疫情,我们很不舍得提早结束了“她喜欢花”这个可爱的展览。然后决定让我们的小伙伴赶紧提回家过年啦……

  闭展那一天,北京的阳光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冬天的小风吹吹,大家笑着拥抱,然后带着一些收获和遗憾回家了。这个春节我们有幸能够陪伴在我们所爱的家人身边,其实也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同时我们也会在这个春节一起开始筹划新的更有趣的展览的~毕竟每一年的每一天都是很重要的。

  ?

  卢柏年

  艺术家

  

  #经历过波折方知团聚的可贵#

  印象最深的春节还是一波三折的2020年。当时正好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美院交换学习,课程要到中国春节以后才能结束,于是干脆约了几个同学一起去冰岛过年。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到达罗马机场时,却被告知航班因为暴风雪被取消,只能临时在罗马当地过年。在民宿,电视里几乎一半的电视台都在不断的播放武汉疫情,让大家的情绪都开始很不安,最终我们决定买票回国(在教授的的极力反对下,当时欧洲没有疫情),因为不论国内情况如何和家人在一起才能安心。没想到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国家航班熔断,辗转了巴黎、阿姆斯特丹经历了四次退票一群人终于到了北京,最后再转机厦门回家。所以2020年的春节我基本上是在不断辗转不同国家机场的路上度过的,经历过波折方知团聚的可贵,到家后一家人补拍了这样一张特殊的全家福。

  

  与此同时,

  我们也在后台收集到了

  许多粉丝的留言。

  虽然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

  有着不同的身份,

  但相信每一段文字的背后,

  都有着同样的

  对于“过年”的厚重感情。

  ?

  @孙中原

  

  #排解苦闷只有不间断的创作#

  2020的春天,突如其来的疫情,笼罩了人们的生活,让未来变得未知。春节期间,排解这种苦闷只有不间断的创作,也很少外出,即使出门也是认真计划好之后,毕竟谁也不会轻视生命。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咖啡越喝越多,因为可以放松心情,也容易产生灵感。

  终于在一个清晨因为耳石症发作,发现世界真的旋转了起来。惊恐得倒在床上不能动弹,回想了一遍遍做过的事情和还未做过的事情,心想我的人生就这样了吗?

  两个月后我大体恢复了,期间晃晃悠悠的活着。原因是咖啡喝过多造成体内的缺钙,然后引发了这个中老年才会发的病症。要不是四处求证,思考分析找到原因,我真的以为是创作的图像里的圈圈显灵了!

  ?

  @家有小圆

  

  #第一次发压岁钱#

  前两年我和对象官宣后在朋友圈发了这么一条,收获了我有史以来最多的赞。。。没想到我的第一份压岁钱是发给对象的。。。

  ?

  @张代进

  #也就挣了几十个吧#

  从我刚工作起我的过年就没快乐过,因为总有亲戚朋友来问我工作是不是顺利,但是去年应该是我过的最顺心的一次了。

  2019年我出去开店创业,可以说是孤注一掷吧,我父母特别反对,幸好最后的成果还不错~所以去年过年亲戚们来问我的时候我就很“凡”地回答他们“也就挣了几十个吧”。

  ?

  @YUE

  #早恋#

  这可能是我人生中记忆最深刻的事情之一了。

  我初中的时候早恋,大年初二还是初三的那晚,女朋友说她父母回乡下走亲戚得隔天才回家,所以当晚我就偷偷住进了她家里。(那时候还小,躺在一张床上但什么都没发生)

  十二点多准备睡觉的时候突然听到开门的声音,女朋友吓得赶紧让我藏在房间角落的沙发后面,再用大棉袄和东西盖住,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在脑子里不断演练被发现了该如何解释。期间她爸进来过一次,说了几句话就出去看电视了。我和女朋友不敢出声,只能在房间里用手机交流。等了半天都没等到逃出去的机会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第二天我被女友喊醒,趁她爸妈还在睡觉就溜走了。

  ?

  @苏十三

  #在游戏里过年#

  我从小比较内向,不太擅长交朋友,唯一的爱好就是打游戏,在我玩的网游里我加入了一个帮派,每天晚上最大的乐趣就是听帮派里的小伙伴们在语音里一起唠嗑。

  去年是我第一年离开家乡工作,没想到正好就遇上了疫情。为了家里人着想,我只能一个人留在外地过年。但那年三十我并不孤单,我和那些同样没法回家过年的小伙伴一起在游戏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

  @May

  #逃过拜年#

  从小到大我就不爱串门拜年,但我爸妈又特别热衷于搞这一套,去年因为疫情原因,我劝他们别串门,他们不听还非要拉着我去奶奶家拜年。出门前爸爸给奶奶打了个电话说一会儿就到,结果奶奶听到之后直接劈头盖脸的骂了他一顿,说还想多活几年。

  ?

  @菜菜

  #第一次赶春运#

  作为一个从小到大都在家附近念书的孩子,对于“回家过年”这个词一直没有太大的感触。直到2018年我独自北漂,第一次赶春运时被实实在在地惊吓到了。来来往往的人群,各种颜色的行李箱和麻皮袋,有带着老婆的,有带着孩子的……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虽然他们走的都很着急,但一个个都神采奕奕,脸上洋溢着掩盖不住的喜悦,或许这种感受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吧。

  ?

  @希天才的小天才

  #放烟花是最简单的快乐#

  小的时候,过年前都会去城隍庙买年货和烟花棒。大年夜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和长辈吃完年夜饭后,和姐姐一起下楼放烟花。其实冬天那时候,晚上风还挺大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会缩在弄堂的某个角落里,用身体挡住风,用从大人那儿借来的打火机点烟花,点着的那一刻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刻了。现在想想,那就是小时候做成一件事,最简单的快乐呀!还挺怀念以前无忧无虑的时光,现在上海都不让放烟花了,偶尔想怀旧怀旧也没机会了。

  ?

  @花椒椒是只咪

  #民航工作者的“客舱年味”#

  新春佳节,总是意味着阖家团圆,但对于民航工作者而言,每年这时候总会感叹一句:“今年都不知道在哪里过年了。”简单的一句话,既平常又无奈。我也不例外,在与本该与家人吃年夜饭的晚上,我在客舱里带着口罩、手套、护目镜,作为一名平凡的摆渡人,将旅客送到他们的目的地,让他们能够与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家人已经接受了春节都无法团聚的事实,也表示非常的理解。总会说一句:“没事,你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只要你回家,我们家每天都是过年。”

  举家团聚之际,“逆风飞行”的我们,也尽力地打造属于我们的“客舱年味”:相互发红包、带着亲手做的小甜品、拿着春联拍下属于我们的“全家福”。虽然我们不能与家人团聚在一起,但是我们却并不孤单。

  

  2020 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失去了许多,也留有了许多遗憾,而它既然已经过去,许多事情我们也已无法改变,那么就把美好的憧憬留给未来吧!

  2021 年会是什么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们的春节故事。??

  ?本文为 Cc 主义 独家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