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艺术类高校更好地管理大学生思政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此外,随着信息网络和交通的便捷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融合程度日益加深。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现状下,人们受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渗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日趋严重,政治信仰出现偏差,如何坚定人们的政治信仰、加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

  

  青年一代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持续推进的新生力量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必须要加强青年一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新时代青年群体在思维方式上更加多元化且具有独立意识和批判性特征,因此,必须要建设好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

  艺术类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艺术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大任务和非凡使命,因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艺术类院校普遍以专业课教学为主,思想政治教育较为单一,教学课程以理论为主,内容枯燥单调。

  

  此外,艺术类大学生在思想行为特征方面与普通高校学生之间也呈现出不同,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思想上崇尚自由和个性,责任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不强,种种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效果不明显的现状。

  为了切实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和思政教育体系的完善,以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为我国艺术类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

  (一)合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增强生活化育人良好实效

  健全完善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体系。艺术类高校要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心理情感上的沟通与疏导,从学生不同的心理情况出发,动态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变化。

  

  对于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地开展耐心疏导,并且注重采取一对一谈话方式保证隐私维护自尊,激发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的热情,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动联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构建健康的艺术类大学生网络教育环境。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做好思想政治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新时代大学生普遍都是生活于网络社交媒体之中,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创建思想学习阵地,有利于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高校应当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校园贴吧、论坛等网络公众平台上,加强正能量和主旋律的宣传和推广,培养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学校要运营和维护好健康的网络环境,开展网络风险规避讲座和课程,避免学生受不良思想文化的荼毒,学校、老师和家长要严格把控学生网络浏览内容和网络平台,助力学生肃清网络空间。

  (二)全面统筹开展实践性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实现学用一体

  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艺术类大学生组织和参与的实践活动偏重于艺术专业相关的内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活动关注力度不够。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引导,为了提高和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格,应开展人文学科的知识讲座。

  组织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组织观看具有正向引领作用的影视作品,开展趣味性的政治历史竞赛等拓展性的实践教育活动。

  

  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体会国家繁荣背后的艰辛历程,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真正从内心深处理解和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如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组织学院师生到张家界桥头乡开展学习党史教育活动,聆听贺龙的故事,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学院每年组织大一大二全体学生外出写生考察,然后通过优秀学生书画展的形式将红色文化和烈士遗址等展现出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革命精神、红色基因的理解与传承。

  艺术类高校应当适当调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比重,在教育内容上既要重视理论化的教学,也不能忽略社会实践运用,根据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培育综合型、应用型的人才。

  

  (三)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提高社会主义政治素养

  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加强政治理念的正确导向,提高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应当受到各类高等院校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高校应当重视艺术类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增设艺术史、文艺学、艺术哲学以及美学等人文课程。

  文化素质是艺术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远见,拓宽思维方式,积累理论基础,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高校应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向艺术类大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和学习的自觉性,高校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手段,深入开展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二、全面创新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一)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性质特点制定具体工作目标

  制定符合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工作目标。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和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加强对学生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特性,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和学习的特征。

  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计划和安排,确定远景目标、根本要求和具体细节内容,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培养建立艺术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高校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积累和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个人艺术鉴赏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和艺术修养不是先天存在的,独特的气质和道德品格是通过学习潜移默化地积累和培育出来的。

  

  艺术类大学生应当认识到人文素质和理论知识的无穷魅力,它可以一定程度地将知识转化为个人的修养和内涵,只有自觉地接受人文素质的洗礼,不断进行思想和文化的沉淀,才能提高自身的艺术性,步入更高的艺术殿堂。

  (二)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打造日常教学内容

  合理设置思想政治教学课程。艺术类高校教师在打造和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学内容时,要在遵循传统的教学大纲和要点的基础上,依据艺术院校大学生思维发展模式、思想特点和认知程度,设置适合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课程。

  艺术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学科差别,学校可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制定交叉学科,提供一个学科跨越的缓冲地带,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

  

  制定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模式。教育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学生为根本,尊重艺术生的个体性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个人需求予以个别教育,真正提高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的接受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艺术类高校要创新思政教育课程内容,加强和深化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改革,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中的成功之处,结合本校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特点,打造能获得学生喜爱的思政课堂。

  

  思想政治专业授课老师应加强课堂的活跃性,以轻松、愉悦和令人感兴趣的内容为引导和切入口,将学生纳入到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再逐渐深入到理论思想的学习,让艺术类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