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项羽根本没烧阿房宫,为什么非要冤枉他

  原标题:“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项羽根本没烧阿房宫,为什么非要冤枉他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江山能够千秋万代世袭,不得不实行残酷法制。因为大秦的残暴统治,各地百姓和六国贵族纷纷起义造反,大秦帝国仅仅经历两世就面临亡国,农民起义军首领刘邦占领咸阳后,和百姓约法三章,秋毫不犯。项羽是楚国贵族,为了复仇,对秦国都城咸阳疯狂报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最有名的流传就是项羽火烧阿房宫,大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里直接说“楚欧美动漫人一炬,可怜焦土”,这句话流传最广,世人都认为是项羽烧了阿房宫,但是经过考古资料证明,项羽并没有烧阿房宫,项羽烧的咸阳宫,阿房宫根本都没建成。那么千百年来,人们为什么将火烧阿房宫的“糊涂账”非要记在项羽头上呢?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世人对《史记项羽本纪》“烧秦宫室,三月不灭”的误解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记载“烧秦宫室,三月不灭”,在司马迁的史记当中,虽然记载项羽焚烧秦国宫殿,却并未指出烧的是哪座宫室。

  另外司马迁撰写《史记》,很多史实他自己也并非亲身经历者,汉武帝时期距离项羽攻占咸阳已经有很长时间,所以司马迁写的史记,很多都是根据自己的推理和前人留下的著作,综合书写,《史记》的内容只能说是更接近史实,并非真的就是史实。

  然而,由于阿房宫的地位与影响力特别出名,所以后人想当然地认为秦宫室就是指阿房宫。事实上,《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这句话整体来解读的话,语句中的“其”指代咸阳,可以推测项羽实际上烧的是咸阳宫而并非阿房宫。

  唐代诗人杜牧所作《阿房宫赋》的失实记载

  唐代大文豪,大诗人杜牧所作《阿房宫赋》,由于这篇文章是文学作品而非史书资料,其中为了达到文章表达的效果,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尤其是其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一句被历代传颂,所以导致世人都以为是项羽烧了阿房宫,显然杜牧的《阿房宫赋》不适合作为判定历史真相的依据。

  然而,这篇文章因为辞藻华美,大气滂破,又富含哲理,因此《阿房宫赋》的影响力左右了世人的看法。如果说世人对《史记》的误解让项羽背负烧阿房宫的罪名,那么《阿房宫赋》的广泛流传则让项羽将这一罪名背负千年。

  秦人对项羽的仇视

  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项羽作为六国贵族后裔,背负国仇家恨,所以在占领咸阳后,肆意报复亲人,纵兵为患,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最后在秦人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项羽的刚愎自用、残暴无情是他被误解的情感基础。楚国诸老将:“项羽为人僄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项羽在率兵铲除暴秦的过程中,项羽屠城、活埋、烧杀抢掠的恶劣行为屡见不鲜,进入咸阳后更是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火烧阿房宫这种恶劣事件恰恰符合项羽的性格特征,所以项羽被世人冤枉千年。

  结语:

  考古专家根据阿房宫现存建筑的研究,发现阿房宫并没有曾被焚烧的痕迹,如果阿房宫真的被项羽纵火焚烧三个月,那么肯定会留下“焦土”的铁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相反的是,考古专家在秦代咸阳宫遗址中却发现了大片“焦土”证据。结合《史记》记载的“烧秦宫室”,据此可以推断出,项羽确实焚烧了秦朝宫殿,却并没有焚烧阿房宫。

  阿房宫真实命运是随着时间自然消亡。秦亡后阿房宫荒废,到了汉代,阿房宫原址被改为汉皇室的上林苑。汉代以后阿房宫因地势高被用来驻军练兵。唐宋之后,已经找不到痕迹,变成农田。天下第一宫“阿房宫”的真实命运实在令人唏嘘,却让项羽背负千年恶名。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