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对中学教学备考会带来什么影响?

  教育部于去年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其中一个亮点和焦点在于,将取消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提高学业考试命题质量。即刻引起社会及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引来热议。

  众所周知,中考又被称为“小高考”,在有些城市和地区中考竞争之惨烈甚或还要超过高考。中考改革国家历来是比较重视的,包括中考的形式、科目、命题、录取的机制办法等都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全国不少省市已经把原来单独进行的初中毕业考试和中招考试合二为一了,只进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了。本次教育部专门就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制定下发文件,也算是中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为了纠正一些省市在中考命题工作中存在的偏难、质量参差不齐、不高,管理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等弊端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意见》中提出要求,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剧情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显而易见,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政策规定,其企意在于,改变降低考试工具对教学工作的过度功利化、杠杆化、负面功能和效应,使义务教育教学实现本质的回归,让考试服务、引导、促进教学,扭转摆脱教学围绕应试的现实困境。应该说设计预想思维思路是正确的。 但《意见》发布及作出的取消中考考试大纲的规定,为何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1.受众面太广。初中毕业生数量众多,关涉的家庭很多,涉及的学校广泛。

  2.学校教学惯常运行转轨较难。数十年来,各初中学校已习惯按照中考考纲去教学复习,开展管理工作,组织应试。现在要取消考纲,学什么、考什么,教学复习内容任务更广和复杂,没有目标、重点、难点、考点等,学校一下子难以适应。

  3.教师素质能力难适应。各省市、地区、学校的教师素质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这从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实际均有所反应和表现。现在要求学校教师按照课程标准教学,这并不难做到。问题在于,取消中考大纲,教师面对初中阶段学科全部内容怎样去施教、指导学生全面复习巩固,所学内容都成为考点,教师素质能力存在的差异很难适应,也很难取舍。

  4.家长学生的担忧。随着各省市中考科目的增加,现在又无考纲,学生如何适用适从,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学生忧虑、家长也焦虑,他们普遍担忧,这种做法使学生的学习负担会不会比以前更重了。

  一项改革的新政新策在出台前肯定是做了做了多方面的调研,多层面的考虑,但在实施后会出现什么?发生什么?效果如何?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和考量。作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初中、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必须去面对和接受。对此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政策的科学正确解读宣传,尽可能减少消除由此带来的多方面疑虑,科学设置中考科目,不再增加考试学科,建立科学的初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省级命题机构应严格按照《意见》的规定要求,依据课标、教材,创新命题形式,突出能力考查,禁止出难题、怪题、偏题,提高命题质量。学校要变革思维,更新观念,加强对初中各年级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规范按照课程标准严格教学过程环节,优化年级学科教师组合,夯实质量形成基础。教师要善于研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思维,研究课标,吃透教材,改进教法,重视学法,多在平时以标教学上下功夫,多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上下功夫。作为广大家长,必须积极配合学校教师,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支持孩子多在平时刻苦勤奋学习,不要盲目强行要求孩子在校外报班补课,以免人为加重学生的负担,欲速则不达。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