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也有“经纪人”?杭州外贸起源于一场辩论?一本书带你看古代杭州的商业气象!

  「本文来源:浙江之声」

  历史文化的滋养、临江沿海的优势

  敢为人先的传统

  让杭州拥有得天独厚的经商条件

  人才辈出的杭商

  在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中

  铸造了时代的风骨和精神

  让我们走进历史

  去看看古代杭州的商业气象

  《古杭商道》

  新书上线

  作者简介

  沈珉,1971年生于浙江海宁。文学博士。现为浙江工商大学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理事、浙江省写作学会理事、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地域文化。已出版相关专著4部。作品曾获文化部群星奖。

  南宋杭州的经纪人——牙人

  漫长的封建社会,一般人的思维是保守的、滞缓的,但是经商却需要头脑灵敏、思维活跃。杭州总能够抓住重商主义的时机,杭州商贸也总能开天下之先,率先进行商业变革,敢为人先也就成为杭州商业精神的一个注脚。

  宋朝时,杭州就有了“经纪人”,那时候叫“牙人”。他们凭一张利嘴拉生意,凭靠信息做买卖,是个令人羡慕的高收入职业。

  但要成为正式的“牙人”没有那么容易,得有专门的执照,称为“牙人付身牌”。这个执照不是一申请就能得到的,先得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还要有人作保;第二个是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好,老年人、有病的人不允许进入这个行当。

  《清明上河图》中的牙人

  “牙人”遍及各行各业。比如商铺要请个经理,就要去找这行里的牙人去物色职业经理。还有重要一点的职位,比如缺个公务员、大户人家找个管家、或者药铺少个坐铺大夫,这些时候都要出动猎头专门寻找。这些牙人不仅要懂业内行情,还对介绍对象负有连带责任。而在南宋临安的市场上,有一类活跃的女性“牙人”,她们的经营范围更大,书中介绍:

  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婚介所、劳务服务公司、家政公司等。但主要标的对象是女性,比如要纳个小妾、引入个舞女,雇个厨娘,或者添个针线女、粗细婢妮等,就要让女牙人从人才库里挑选合适的对象,对方对眼认可之后,由牙见证办理买卖手续。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牙行业还有“听悔”的业内惯例,即允许买主在一定期限内反悔,并可以准许买主无条件“退货”,这先进程度相当于今天网络购物的“7天无理由退货”了。

  看来如今的“江浙沪包邮”似乎就是靠那时的杭商打下的坚实基础得来的。

  杭州设外贸港口

  播讲 | FM89杭州之声主持人李思

  2007年12月22日,南宋的商船“南海一号”在广东阳江海域被打捞出水。船上的金银铜铁瓷等器物总数据达到6-8万件。这一发现,刷新了国人对南宋经济的看法。南宋的商业能力之大,已经建构起“中心城市-市镇集市-边境贸易-海外贸易”的商业网络。这其中,杭州外贸的繁荣,和一起辩论有关。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北宋朝廷上正在辩论要不要在浙江的杭州、宁波设立市舶司。所谓市舶司就是当今的港口海关,通过进口货品进行征税,将货品分为优等与次等,优等征收10%的关税,次等则征收约6.6%的关税。这可是个好买卖:官在府中坐,财物自送上门。

  集贤殿修撰程师孟认为不需再设立市舶司,因为广州已有一处市舶司,重复建立只是浪费国家钱财。这一看法遭到了市舶司官员的反对,他和程师孟争辩:

  程大人,您的目光这么短浅呐。多开几个海关对当地的经济有推动作用呐。中国的海岸线那么长,您怎么知道海商一定从广州上岸,主要贸易国的日本、高丽不是喜欢从明州、杭州进来吗?如果浙江海关不设,难道还让日本、高丽商船绕远从南边进关?

  讨论来讨论去,浙江的两个海关暂时不关闭,整顿细化政策。后来,也多亏了这个决定才知道海关的设置对地方经济有多么重要。书中这样写道:

  南宋市舶抽的税,支付了南宋的军费开支和宋金议和后支付的岁币。

  从整个宋代背景来看,宋朝在经济上采用重商主义政策,激励远洋贸易,并制定了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较强的外贸管理法则。

  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州的外贸商人很多。宋时,中国商人从杭州或明州出发到日本经商,在日本福冈市的博多港登陆。日本设立鸿胪馆招待中国使节与商人,还习惯称中国人为“唐人”。这些唐人不仅成为商品的贸易者,也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海关征收的税金所得用于了军事与民用,激励了对外经贸,促进了国内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合作,对日后的中国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谓是益处良多。

  ◆

  《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是一套旨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坚持“讲故事、轻阅读、易传播”,充分呈现时代特色、全域特色、故事特色、开放特色。

  整套丛书包括一部专著和十个系列一百余册图书,内容涵盖城史文化、山水文化、名人文化、遗迹文化、辞章文化、艺术文化、工艺文化、起居文化、风俗文化、思想文化等方面,既有全面展示,又有亮点凸显。

  为了吸引更多读者尤其是年轻受众,丛书一改以文史专家为主要作者的习惯做法,邀请省内外作家担任主创团队,组织文史专家、文艺评论家把关提升,以丰富的历史故事承载优秀传统文化,以细腻的对话和情节蕴含优秀文化思想,但愿成为一套令人开卷有益、爱不释手、喜欢推介的好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