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科院任志宏:大湾区提升金融素养更为迫切

  【编者按】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及金融创新活动的不断涌现,金融产品与服务日益普及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金融活动高速发展与消费者金融素养不足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10月29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素养教育公益联盟正式宣告成立。为提升金融素养教育的效果,联盟特邀14位金融行业高管及业界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担任首批金融素养首席知识官,为大湾区金融素养知识宣传普及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11月9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首席知识官开讲”系列专访,敬请垂注。

  

  “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特殊的金融市场和消费环境,进一步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更加迫切。”近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受聘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素养首席知识官。在专访中,他认为,数字金融时代呼啸而至,新型金融犯罪、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对金融素养的提升提出新的考验,而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比其他地区更加迫切,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等部门各司其职,和金融消费者发挥合力,共同推动全民金融素养提升。

  

  首席知识官个人档案

  任志宏:现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教授,具有金融理论和实践职业经历。研究领域涉及区域金融发展、金融管理、资产定价、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等,为广东省财政金融改革创新提供决策支持。在广东省政府有关金融方面的大型政策、文献的起草中,他作为主要撰稿人及课题负责人之一参与,完成了《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2009年),广东省政府采纳并上报国务院,获得批准;完成《广东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起草(2011年),省人大通过并下发文;完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广东经济的影响》课题研究;完成《广州恢复设立期货交易所方案设计》,方案被广州市政府采纳并上报中央。

  提升金融素养紧迫性与日俱增

  南方日报: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呈现什么样的状况?为什么当下“金融素养”这一话题越来越受关注?

  任志宏: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金融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经济发展,存在金融素养短板。在金融知识方面,在复利认识即货币的时间价值方面的认识上、在投资分散化原理及风险收益关系的理解上存在不足。在金融行为方面,中国消费者在日常收支管理和按时还款方面表现突出,保险产品服务方面的接受度较为薄弱。此外,我国金融消费者在金融行为和技能的不同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知识水平,其中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仍将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对象。

  为什么当下“金融素养”这一话题越来越受关注?首先是金融素养为基础产生的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内容。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其次,金融素养需求与日俱增。随着百姓财产性收入占据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数字经济时代呼啸而至,对于金融能力的提升有巨大的需求空间。金融素养方面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风险意识、使用和风险管理技能、消费者责任能力和权利能力等与以往几千年的财富管理习惯和规则有根本区别。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紧迫性和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因此,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有助于促进普惠金融深入发展、有利于维护金融消费者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有益于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大湾区面临特殊的金融市场环境

  南方日报:提高消费者的素养,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有什么意义?

  任志宏: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特殊的金融市场和消费环境,进一步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更加迫切。

  大湾区金融软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法律体系、行政体制和社会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冲突无处不在,时刻考验着三地的智慧和能力。这些差异决定了大湾区建设面临其他湾区所没有的制度和体制机制难题,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比其他地区更加复杂。

  在大湾区内,香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经验非常值得内地借鉴,香港特区政府所建立的科学合理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在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

  打造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枢纽本身就是国际金融素养能力的对接,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完善金融市场层次并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定价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建设与国际对接的金融法治监管体系和现代化金融系统风险防范体系,形成高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都需要相匹配的金融素质能力。

  数字金融快速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南方日报: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提高金融消费者素养存在着哪些挑战?

  任志宏:首先是新型金融犯罪隐蔽性强,对惩治金融犯罪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网络的虚拟性使犯罪分子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不与被害人面对面接触进行诈骗活动。老年人尤其是还没有触网的老年人金融防范意识较弱。

  其次,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对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数字金融产品背后的金融专业性及复杂性越来越高,需要消费者进一步增强金融数据敏感性和隐私保护意识。此外,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创新的旗号,对消费者实施欺诈。

  再次,不适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对青少年消费观、理财观产生负面影响。部分金融科技公司的服务和产品仅为一己私利,借此不当获取市场红利。相对而言,与数字金融科技的深度和发展速度相比,年轻金融消费者决策自主、风险自担的投资理念尚未完全形成。

  各司其职发挥合力提升财商素养

  南方日报:在你看来,做好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教育需要做哪些努力?

  任志宏: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发挥合力,共同推动全民财商素养提升。

  首先,金融管理部门方面需要制定统一规则,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加强金融管控的同时,增强消费者金融决策能力、风险意识和契约精神,培育良好的金融消费群体。

  其次,行业协会等方面要积极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加强金融消费者宣传教育和投诉纠纷化解。有效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多渠道化解金融消费纠纷。特别是当前大湾区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粤港澳三地金融消费纠纷协商处置机制和机构,处理三地金融消费问题。

  再次,金融机构方面要提高金融服务敬畏之心,严防“买房子‘送’家具”类虚假营销,在产品和服务上市前,开展消费者保护审查并组织客户体验。确保销售行为可回溯,信息披露充分,实现“卖者尽责”。同时需要统一信息保护标准,从信息收集、存储、使用、流传、销毁等环节加强全流程管理,遵循“必须知道”和“最小授权”原则,保障消费者信息安全权。通过统一市场规则,消除监管套利,促进市场稳健运行和公平竞争,最终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

  最后,金融消费者也应清楚自身金融需求,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实现“买者自负”原则。最重要的是增强警惕性和主动防范意识。妥善保管个人金融信息,养成良好的金融消费习惯,增强理性投资意识。

  多措并举,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南方日报:你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金融素养教育工作有什么期待?

  任志宏:首先,需要大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纠纷调解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法治化金融综合治理,加大对金融案件的执行力度。争取国家支持设立金融法院。实施金融生态修复工程,厚植诚信务实的金融文化。

  其次,推动制定金融教育战略,逐步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来。共同推动消费者金融素养教育,使之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设立国家金融教育主管部门和分类详尽的金融宣传教育机构,明确各方职责,有效组织实施金融教育工作。

  再次,利用湾区优势加快对接国际标准。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定期开展三地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保证掌握消费者金融素养的最新动态。同时建立健全金融素养提升的反馈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建立有效的金融素养提升评估体系,不断改进消费者金融素养提升的方式和内容。

  最后,多措并举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会同配合监管部门加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持续监测,加强金融消费者宣传教育和投诉纠纷化解,有效提升全民金融素养。

  【记者】黎华联

  【海报】钟浩明

  【作者】 黎华联;钟浩明

  金融C计划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