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国庆假期要不要来瞧瞧?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国庆假期要不要来瞧瞧?

  今天是国庆假期的第二天,大家都有什么活动呢?是不是出门远游了?因为种种原因小编也没出市区,算是宅在家周边吧,所以今天抽出点时间给大家分享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大家要不要过来瞧一瞧?

  来看试卷:

  

  2.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无误的一项是() A .旗织,斩钉截铁,大举进犯(举:行动,举动)举在这里,应该是兴起发起的意思。

  B .眺望粉身碎骨居高临下(临:从高处往下看)

  C .协商坚强不屈昂首挺胸(昂:精神振奋)昂首挺胸的昂,是抬头的意思。

  D .肃静全神惯注徐徐上升(徐:缓慢)

  全神贯注地贯,没有竖心旁。

  所以这道题选择b。

  3.关于阅兵式场面描写,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这个场面描写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面”是整个场面,“点”是某些细节。

  

  B .这个场面具体细节展现了各方阵的风采。 C .写毛主席和群众在观看检阅时的心情是从整体上写的。 D .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的整齐威武的情景是整体描写场面。

  这道题选择c,毛主席的心情的描写,其实就是一个点,而不是一个整体。

  四、先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15分)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水千山:句意: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腾细浪:句意: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云崖暖:句意

  只等闲:走泥丸:铁索寒:

  五、写出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5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夸张)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对偶)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儿人回?(反问)

  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比喻)

  5.白发二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句子)

  广场汇集队伍。

  2.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改为“被”字句)

  飞机轰隆隆的声音被欢呼声盖过了。

  3.五星红旗的升起,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改为反问句)

  五星新红旗升起,难道不能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吗?

  4.从会场上爆发出来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掌声。(语序变换,不改变句意)

  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从会场上爆发出来。

  5.石头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向敌人砸去。(改为比喻句)

  石头像子弹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向敌人射去。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8分)2.《七律,长征》是生动概述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红军的长征经过了个省,行程约(十万里)。

  3.《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五壮士”指的是()。

  

  T .阅读理解提升与拓展八、课内阅读我最棒,关注场面及细节描写。(17分)

  开国大典(节选)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片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朝)向主席台。中央人民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接荐,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欢呼)起来。

  1.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词,用“ V ”标出。(2分)

  2.第2自然段场面描写中写了开国大典进行的程序,分别是哪些?(4分)

  3.用“"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1分)

  4.“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指:()选文第3自然段表现了全国人民()的心情。(3分)

  5.选文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通过联想,体现了全国人民怎样的情感?(2分)

  6.理解文中画“"句子的含义。(2分)

  九、课外拓展我能行,体会细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16分)

  长征中的炊事班

  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直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覚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担来、做饭已经够受的了,怎能再加重负担呢?我没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战士们都异口同声地赞扬我们的炊事班。情况趟来越严重。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着铜锅在我前西走,忽然身子一歪倒下去,一声不响就牺牲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鋼锅又挑起走。草地的天气变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支起锅,烧姜汤、辣子水給战士们解寒。汤烧开了,刚オ挑铜锅的炊事员端着碗往战士手里送。他刚把姜汤递给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停止

  

  了呼吸。仅仅半天工夫,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同志牺牲了,怎能不伤心呢?第五天晚上宿营时,连长要给炊事班补充几个战士。这事让炊事员们知道了,他们推荐钱班长去见连长。班长对连长说:“连长,绝不能从连里抽人,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牺牲的同志的担子,我们担得起!”连长考虑了一下,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那时候我们连经过几次战斗,一百多人只剩下三十多个,也实在不能再往炊事班里调了。刚到后半夜,老钱就偷偷爬起来为同志们烧开水。我知道他昨天还发高烧,劝他休息,但他怎么也不肯休息。于是我便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有点不对头,刚要问他,只听到他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老谢,给我点水喝!”这时水开了,我忙把锅盖掀起来,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我急忙走前几步伏在他身上叫着、喊着。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了。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了他的岗位上﹣锅灶前。炊事员们醒了,连首长战士们都来了,大家都沉痛地淌着泪。转过夜,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每天宿营,部队还是照常有开水和洗脚水。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最艰苦的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而那口标志着烈士们功绩的銅锅,仍被珍贵地保留在我们连里

  1.把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1分)

  2.炊事员们为什么不让给炊事班补充战士?是炊事班不需要人吗?(3分)

  3.为什么看到那口铜锅,连长“低下了头”,战士们“流出了眼泪”?(3分)

  4.在炊事员的身上,你感受到革命先烈怎样的高尚品质?(3分)

  6.本文细致刻画了钱班长、战士们、连长等人物,找出一处说说自己的体会。(3分)

  十、《开国大典》中,作者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请你也选择一个场景,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按时间顺序写一写,如班级联欢会、学校的一次活动、电视里看到的运动会开幕式......写的时候注意要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20分)

  试卷整体就是这样,大家会做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