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洁:做了30年班主任,我用这3招让学生爱上班级、自觉学习

  “我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做了30多年班主任。如果不是化学老师和我散步时无意中说的一句话提到‘友善’,我还真没有往‘友善’这个词语去想我的班级。以往同事们对我们班级的评价大多是‘班风班纪很好,学生对老师很好’。”

  ——全国模范教师、江苏昆山葛江中学老师于洁

  怎样让学生爱上班级、自觉学习?

  快和小编一起学习

  于洁老师是怎么做的

  01

  一间教室营造的美好生长环境

  东西方向的教室,早晨朝阳刺眼,傍晚落日刺眼。如果拉上原有的厚窗帘,刺眼的光线是挡住了,但让人心情很压抑,蓝色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微微的秋风,良辰美景都无法享受。

  因此,我自己装配了白色的纱帘,既能挡住秋阳,又不遮挡美景。柔和的光线透进来,心一下子变得温柔淡定了。

  原本教室里除了课桌椅和讲台几乎啥也没有,但想到学生都是读初三的少年了,多少有点小隐私(如女生的护理用品),我就定做了一排带锁的箱柜,每人一格,蓝色和明黄色相间,配合着课桌椅和讲台边一米多高的黄色向日葵装饰,在白色地板和白色纱帘的映衬下,整个教室明亮雅洁。

  学生说,去别的教室里考试后总想着赶紧回来,坐在其他教室里会很想念我们自己的教室。

  我想,学生之所以想念,除了班级的色彩和谐明亮给人舒适感,还有这个教室处处散发着友善的气息——

  一抬头,黑板左侧就是一天的课表,当天的值日班长工工整整地填写,方便学生看一眼就知道下一节是什么课。

  清早到教室,学习委员已经用1、2、3、4、5在黑板上罗列了要交的作业项目,学生只要按照这个次序,把作业本从我送给他们的每人一个的作业袋里取出来放在桌子左上角,就会有相应的负责人来收走,不用自己交,更不用担心作业本上交后不翼而飞。

  每天早晨,学生在小纸片上解答完两道数学方程式后,走到教室边上的空置区,就会有英语小老师带着他们朗读当天要默写的单词和句子。

  学生要是早晨急急忙忙来不及吃早饭,也不用着急,教室后面的柜子上有个临时救急早餐箱,里面有饼干、面包等各种食物,只管拿了吃,不用担心吃光了会断货,家长们一个个会自觉接龙购买后送过来。

  傍晚延时服务的最后20分钟,时间开放,学生如果有不会做的题目,可以自由向同学请教。

  如果傍晚放学时下雨,学生却没有带伞,不用着急,一次性雨衣就放在走廊里等着他们取用,男孩黄色、女孩粉色。

  下雨天,湿淋淋的伞怎么处理?走廊一隅就是伞架,只管放进去。

  学生要是不小心擦破了一点皮,盆景边上的小篮子里就有一次性创可贴,拿一片一贴就没事啦。

  之前疫情时期,口罩必不可少,万一一个口罩污染了没有多带怎么办?箱柜上有备用口罩,上面还印着“弘毅”两个字。

  课间任课教师来找学生面批作业,不用低头弯腰劳累,门外放着桌凳,师生笃定坐下来慢慢交流。

  如果你是学生,是不是也会留恋这个班级处处散发的温暖友好的气息?我就是这样的班主任,把自己读书时梦想中班级的样子搬到了现在的教室里。

  02

  把接收到的友善投射出去

  当一个学生生活在一个环境舒心、做事方便的教室里,他一定渴望身边的那群人友善地接纳他。

  为了满足学生这样的内心需求,我设计了“每日一记”“任课老师夸夸你”“小伙伴帮帮你”“你的努力被看见”“盲袋忙拆”,只有学生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每日一记”是师生文字互动的载体,基本格式由我设计好后,交给网店印刷成漂亮的小册子,学生人手一本,每本小册子可以写两个月的日记。我每天都会阅读每个学生的喜怒哀乐,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出现在“每日一记”的评语中。

  “任课老师夸夸你”主要是夸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在我设计的“夸夸纸”上,任课教师会书写“默写满分,你的努力值得尊敬”“上课发言积极,紧跟老师”等鼓励的话,并署名、盖章,学生便开始比谁能集满所有任课教师的“夸夸纸”。这些“夸夸纸”都被学生装入教室走廊上每人一个的成长袋里。

  “小伙伴帮帮你”主要是利用班会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只要有学生在日记里倾诉烦恼,我都会将其设计成小伙伴一起来帮帮他的环节。

  “你的努力被看见”这几个字贴在教室外的墙壁上,那里有全班每个学生的姓名贴,各科的默写满分纸,会被学生贴在自己的姓名贴位置上,有很多学生已经有了厚厚一沓,看着特别有成就感。任课教师有时也会去翻看,喊一声:“某某,厉害呀,有这么多满分纸了呀!”走廊里来往的师生常常为这些满分纸注目、驻足,也给了学生很大的荣誉感。

  “盲袋忙拆”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件趣事。类似于糖果大小的一个盲袋,拆开来是一个指甲大小的“动物”,用学生的话来说是“丑萌丑萌的”“软萌软萌的”“可可爱爱的”。学生每次拆开盲袋都会得到一个惊喜。很多学生已经用满分次数兑换了很多动物盲袋,家里的书桌一角就是小小的“动物园”。

  03

  在和谐的环境中,分泌更多生长因子

  教室环境能给予人安全感、舒适感,班级需要是有爱、有趣的群体氛围,而班主任自身给予学生个体的友善同样必不可少。

  放学时,我站在门边,和学生挥手微笑说再见;走在路上手里搬着东西时,学生跑过来说“老师,我来”;每次我喊一声“我需要三个志愿者帮忙搬东西”,班级里总会“高手林立”;其他班教师来借班上课,课后总会感慨:“你的学生那么热情,拼命帮衬我把课上好。”

  很多教师问我:“初三了,为什么你们班学生每天都那么阳光灿烂?”我想说:生活在友善的班集体里的孩子,一定是阳光灿烂的。

  这个友善的班集体,确保了学生生理上的需求(如应急早餐)、安全上的需求(如没有人欺凌)、感情上的需求(如“每日一记”里与教师的心灵沟通)、被尊重的需求(如教师、同学都尽力互相帮助,没有讽刺、挖苦、打击)、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我的努力被看见”)。

  人在某一低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后,就会向更高层次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成为发展的内驱力。

  这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一直浸润在友善的氛围中,人的内心就会产生很大的愉悦感,哪怕学习生活很是劳累,也能做到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