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给托育创业者的5个锦囊

  每一年都会有一个关键词。

  2022年的关键词,是“卧倒”。

  2022年不容易,我们卧倒,但不躺平。保证自己的安全,不瞎折腾,但也不断观察新的变化。

  2023年的关键词,是“匍匐前进”。

  我们眼睛还是盯着前面,但身子终于可以一点点往前挪。2023年,会有更多机会。我们也要抓住这些机会。

  很多人也在问,我们如何看待现在的环境?

  2023年,如果我还想在托育创业,有什么样的建议?

  一个很重要的建议,是要理解政策。

  理解政策,就是节省成本。

  

  用脚步丈量中国托育这几年,我见过太多机构因为不符合备案标准,砸掉厨房,重做消防。这样的重复投入,是不值当的。爱情片

  我国的托育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已经基本完善。

  如果是投资人和管理人,《托育机构设置标准》《托育机构管理规范》《托育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起码心中有数。

  如果是专业园长和骨干老师,《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托育机构负责人培训大纲和托育机构保育人员培训大纲(试行)》《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试行)》《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行为准则(试行)》,这些都是必读文本。

  这些政策,是规范指导,也是培训资料。

  不懂就问,研究清楚,一次做对。

  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

  第二个重要的建议,是要把握趋势。

  顺势而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自己做还是找加盟?

  做大店还是做小店?

  做高端还是做普惠?

  做商圈还是做社区?

  做纯托育,还是多业务融合?

  做不做小月龄托婴?

  。。。

  这些问题,都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这是我几年前拍的一张照片,当时托育机构的负责人,问我的意见。

  我想,业务有点杂,又是托育,又是早教、又是游乐场,又是轻餐,这个儿童中心到底是做什么的?重点不突出。

  2022年,涛涛不绝聊托育的年度盘点,我们访谈了大量的直播间观众。

  他们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也来自江苏连云港、湖南怀化、河南郑州、河北邯郸,经历了魔幻三年的疫情,绝大部分都亏损,但是也有“幸存者”,甚至还有逆势扩张开新店的。

  我们统计了一下,这些幸存者全部来自三四线城市。

  而他们,都不是纯托育。

  要不是早托融合,要不是托幼融合(幼儿园课后三点半托管),甚至是托育和教育培训结合。

  他们结合的都是家长的刚需业务,托育保本,增值业务创造利润。

  企业的第一优先级是生存,第二优先级是盈利,第三优先级是发展。

  因地制宜的“杂”,也许是对的。

  第三个重要的建议,夯实专业。

  托育到最后,拼的是专业。

  假设把托育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是营销,后端是保教。

  一个托育机构,没有前端活不下来,没有后端活不长久。

  《托育研究员》访谈过大量优秀的托育机构,一旦进入稳定期,60%的生源来源于转介绍。

  专业,是最好的销售。

  而专业,是要靠老师传递的。

  第四个重要的建议,关心“人”。

  关心业绩,不如关心人。

  海底捞的服务员,是配保姆的。

  他们的集体宿舍,有专人清理打扫。

  他们的集体宿舍,距离上班门店的,步行不会超过20分钟。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说,我们需要服务客人,首先自己要有被服务的经验和感受。

  做服务,首先要有享受服务的机会,不然你都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服务。

  托育老师也是一样。

  看过好的保育现场,才能创造好的保育现场。

  投资人和园长,要为自己和老师创造学习的机会。

  比如,做小月龄,去成都学习暖房子的环境和小月龄照护,0-2岁比例超过50%,每年9月不会空巢。

  学精细化托育,去深圳观摩爱多纷,爱多纷有“三精”:精心准备的环境,精细的保育照料,精确的执行标准。

  现在开放了,再去看看中国台湾托育,日本托育,比如KCH,240家直营,遍布日本,大学里的保育园,医院里的保育园,以孩子为中心,坚守30年。

  第五个重要的建议,花一点钱在家长看得见的地方。

  专业,要被家长看得见,看得懂。

  托育不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这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

  孩子是你的用户,家长是你的客户。

  我自己有孩子以后,更多的感同身受。

  大家都是第一次生孩子带孩子,新手爸妈也是懵懂而慌张的。

  我见过很多公办园园长退休后办托育,本来每年9月份是领导批条子,手机关机,现在是

  

  会做还要会说。

  花一点钱,在家长能看到的地方。

  专业只有被理解,价值才能被放大。

  这些年我们走过的优秀托育园,他们在家长参观动线、入园适应流程、亲子活动等家庭会参与的各个环节,都做了精心设计。

  他们还会定期开园区的“亮点”分析会,发现自己的亮点,再转化成家长可以听懂的语言,传递给他们。

  这不是“套路”家长,而是降低专业的理解门槛,0基础沟通。

  以我做《托育研究员》为例,我希望很多的人看《托育研究员》,就要想办法:

  让有意义的内容有意思,让有深度的内容有温度。

  这样做并不会影响《托育研究员》的专业度。

  因为专业本身不是门槛,而是阶梯。

  让效果得以被展示,让专业得以被看见。

  不知不觉,聊了那么多。

  2022,很不容易,是卧倒的一年。2023,会有机会,是匍匐前进的一年。

  身体要趴在地上,眼睛要盯着前方。发现机会,抓住机会。进一步,就有一步的欢喜。

  我们在公众号的问卷和直播间的观众访谈,问大家对2023的看法。

  难得的六四开,六成认为托育会在2023年复苏。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乐观的设想,悲观的计划,坚定的执行。

  保持信心,匍匐前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