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名师|郝维仁:用生命的辉映让教育回归本真

  人物名片:

  郝维仁,1968年4月出生,2003年于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现任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2021年获北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获北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累计承担课程建设、教研等课题15项(含省级2项),出版专著2部,编写教材4部,指导学生参加教师技能竞赛获奖2项。

  

  2020年10月,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正式启动学涯导师制,进一步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郝维仁受聘成为了一位“学涯导师”。实际上,在学院正式启动学涯导师制之前,郝维仁就始终在以“学涯导师”的标准指导学生的学习、成长。“教育的实质是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融、生命与生命的辉映。”在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中,郝维仁不断切换着自己的身份,有时是教师,有时是家长,有时是朋友。

  用心与心的碰撞,让学生爱上学习

  “我真正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已经30岁了,最开始做技术工作,然后攻读硕士,后来才完全转行当老师。”郝维仁“半路出家”成为了一名教师,之前的工作经历看似与教师这个职业毫不相关,但是却让他更加用心对待自己的学生,更加用心去投入到教育这份事业。“原来做技术工作,趴在那画一张图,只要花费时间和认真去做就行了。但是教学不一样,尤其是教的这些学生将来基本上都要成为老师。”郝维仁认为,教书育人不是机械地画图、加工、批量生产,虽然也要经过一些流程性工作,但是除了知识传输之外,更要注重的教导学生如何“成人”和“成师”,只有真正解决好了这两个问题,才能更好地成为一名好教师。

  “教育并不是固定化的讲解,照本宣科不如不讲。同样一句话放在那里,念一遍是一种感觉,用自己的理解讲出来又是一种感觉。”从教以来,郝维仁经历了“知识为本”“逻辑为重”“方法为要”三个阶段,始终秉持学生中心的理念,这也让学生们渐渐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并不仅仅是教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达到爱上学习的目的。”做技术人员的那段工作经历让他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也让他的课堂增添了不少趣味性。“我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结合生活经验,把自己的感觉和学生们的感觉拉近,最终实现双方在课程之上找到共鸣之处的目标。”郝维仁在寻找与学生的共鸣的同时,也在努力做到换位思考。特别是在面对这些未来的老师时,一方面是用心和他们相处,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让他们把自己代入到教师的角色中。

  “要教会他们专业知识,更要教会他们的是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成为一个被学生、被社会所认可的人。”郝维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师德规范、职业认同、教育情怀,从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近年来,学生职业信念和对口就业明显提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大学生和基础教育骨干教师,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用爱与爱的交融,让教学变得亲近

  “我是一个比较性情的人,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不管是上公共课还是专业课,我都跟他们讲,上课的时候我是老师你是学生,下课的时候你管我叫啥都无所谓,叫大哥都行。”郝维仁的亲切、友善迅速拉近了学生与他的距离,前几届学生一到下课就“哥长哥短”地叫着郝维仁。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哥”郝维仁慢慢变成了“大叔”灾难片郝维仁,如今则是成了“大爷”郝维仁,由于年龄差逐渐增大,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亲密的称呼都慢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老师”和“院长”这些常规称谓。但是面对学生的时候,郝维仁那开怀的笑容、笑眯眯的眼神总是能让学生由衷地感受到这位人师的亲切与爱意。

  中西文化概论是郝维仁主讲的一门跨学科选修课程。这门课程虽然讲的是概论,但是由于学时较少,通常要花大量时间去准备,最后筛选出精华的部分讲授。“我经常用挑选衣服来类比这门课程的准备与讲授过程。衣服很多,但是每次出门都要花费很多时间选择合适的搭配。”这种贴近生活的表述让学生更加清楚了解到,最终讲授的内容都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而选择的,在听课时可以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到课堂上。

  

  实际上,在这门课程中,郝维仁始终坚持知识学习为载体,思想认识为根本,专业归属为要义,通过将繁杂的知识梳理为文化“五样式”(文学、艺术、科技、习俗、宗教),归源于人的表达、创造、力量、日常与信仰,即以文化知识丰富对人及人的发展的认识,用时间样式(历史)与空间样式(地理)尝试建立对于中西文化(也是东、西方人)的生成性分析。“讲的东西多多少少都是我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理解,力求能够跟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结合,可能不是纯粹地讲‘死书’,也不是在说一些固定化程式化的东西,更多的是让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很亲近,很贴近自己的生活。”在“文化—人—教育”的逻辑链条中,郝维仁将复杂的文化知识和理论变得生活化、常识化,最后达到更好地诠释教育的使命与任务的目的。

  用生命与生命的辉映,让教育更有情怀

  初到北华大学任教时,一个刻苦努力、学习认真的学生让郝维仁印象很深刻。但是临近毕业季的时候,这个学生突然变得萎靡不振,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学生情绪和行为的变化让年轻的郝维仁立刻警觉起来,密切关注他的动态。“我一边关注他的动向,一边和他的室友了解情况并及时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原来,那位学生因为考研压力过大导致精神崩溃。郝维仁经过多方询证后,及时联系了学生的父母,在去往医院治疗后,学生病情逐渐好转并且顺利毕业。“这件事情在外人看来可能很小,但是很多我们眼里的小事,在学生那里可能就是大事。作为一名教育者,更要重视学生的成长,老师这个工作和别的工作不一样,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要满足其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在郝维仁眼里,这些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还是未来的教育者,同时也是孩子,更是一个个生命。

  教育科学学院推出“学涯导师”时,郝维仁始终参与其中,以一位普通教师的身份为学生们保驾护航。“‘学涯导师’让我多了几重身份,现在我不仅是以老师的身份去跟学生打交道,还得站在家长的角度,以亲情的身份去关注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是要在接触的过程里让孩子们认同我,让我成为他们的朋友。”作为“学涯导师”的郝维仁与学生们相处十分融洽,他根据每位学生大学四年里所处的的不同时期,为他们提供专业成长的经验,帮助他们解决不同阶段的问题。

  

  “‘学涯导师’并不是一年就结束,而是大学四年中不断解决各个阶段出现的不同问题,同时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郝维仁坦言,“学涯导师”能够给学生一些更加合理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迅速了解中学与大学的“同”与“不同”,能够让这些学生快速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制定出初步的大学生涯规划,快速地成长、发展。

  “从事教育工作,实际上在用自己的生命经历,通过课程知识的平台,去跟另外一个生命建立起一种联系,我认为这是教育事业里最本真的一面。”在教育自己的学生将来也成为一名教育者的过程中,郝维仁一直在用心灵碰撞、爱意交融与生命的辉映来涵养学生们的“先生”情怀,做到“师者”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