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明史》,因为关注点不同,居然决定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

  引言

  作为官修正史的最后一部史书《明史》,前前后后修了100多年,涂涂改改,最后终于定稿。这部书后来的历史研究者一直认为史料严谨,评论中允,也算可以,算是“良史”。当然是不是良史,也就是好的正史先不说,但是也是憋了1个世纪终于憋出来了。

  清修《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再如《清史》,清末遗老遗少编了本《清史稿》,但只是部草稿。清史两边都在编,最后岛那边去中国化直接放弃,我们这边甚至成立了清史所,也只是搞了个大概。据说难度主要在1840年以后的史料剪裁上,因为涉及对外战争和交往,各国档案难取,语言不通(很多珍贵的档案都是英文、日文和俄文资料),所以要“斟酌”,还有就是否用文言文还是白话文编书,吵得一塌糊涂。大小会议开了几十次,花了不少差旅费,结果憋半天憋不出来。几代人编书编不出来,可见修史的严谨和艰难。

  《清史稿》01校长的微笑

  校长,又称常凯申(这个梗源于清华大学一个教授翻译外文中对光头的翻译,懂得都懂,不懂的百度),喜欢写日记,据说也是个读书的人。

  电影《重庆谈判》中有一个场景,校长早上拿本线装书和教员在竹林遇到,人五人六地和教员探讨历史得失,颇有煮酒论英雄之味,可惜校长不是曹操,教员也不是刘备。但不怕得罪果粉,实话实说,就郑三发子履历看,他哪有时间受过系统的教育,这点和教员无论如何没法相比的。毕竟教员好歹师范毕业,是个教书先生。

  电影《重庆谈判》

  校长偏偏这个人还喜欢装,明明受了美人教唆,洗礼了基督教,还拿着中国传统经典、以儒家正统自居,往脸上贴金。喜欢写日记,所谓日记强国也;喜欢看地图,所谓地图开疆也。

  据张学良回忆,他被校长囚禁后,校长曾找过他,微笑地和他说都是误会啊,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要张公子好好学习,深刻反省,指定他好好读《明史》。

  这张公子原本是纨绔子弟,摸鱼打鸟在行,哪里有闲情逸致读书?不过那个年代不读几本书就装不了13,反正幽禁也是幽禁,特务盯着呢,不如老老实实读书。具体读了啥,张公子有什么心得,因为没有更多披露,我们今天也不得而知具体细节。不过据张学良说,他也算是泛读了一遍明史,对以后的囚禁生活中安慰心灵起到一定的作用。

  校长微笑地要张公子读《明史》,列为必读书目,可见《明史》在校长心中的地位。那么他最关心《明史》中的什么内容呢?从目前两边披露的资料看,校长主要关注明史中以下几点:

  1、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也叫王守仁,浙江余姚人,说起来是校长老乡。王守仁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一个很有名的人士。他牛逼的地方在于一个允文允武,既会带兵打仗,又会做学问。

  王阳明雕像

  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面霸气的宁王,就是他派兵剿灭的。在哲学史上,他也算一份,创建了以“致良知”为核心的“心学”,一扫当年沉郁的学术空气,成为明代后期影响最大的学术流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明代中后期私人书院里面传授的都是这位的学问思想。

  即便是现在,能买本《传习录》,假装读懂也是能挤进中国思想史论坛的。他的“知行合一”其实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是低级版。据说王学在韩国和日本很流行。

  校长推崇心学和王阳明,其实也是以古贴今,暗示自己是近代允文允武的、有思想的完人。既能带兵打仗,也能有系统的哲学思想。他知道民国那些书生信服这套东西。所谓“投其所好也”。

  2、朱元璋北伐事。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从南打到北的汉人政权,明代驱逐蒙元至漠北一直是汉人的无上荣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政治口号被孙中山继承,他干脆照抄,用来推翻满清的统治。孙多次带人拜谒明孝陵,充分肯定明太祖朱元璋的历史功绩,甚至死后都要和朱元璋葬在一起,做个邻居。

  校长自然受到影响,也是对朱元璋推崇备至。而且校长也觉得自己能带领黄埔军校几十万国民革命军健儿,由南至北收复失地,推翻军阀统治,堪比明祖的事迹。

  3、郑成功治台湾。校长据说早在抗战胜利后就在思考如何使用台湾的问题。抗战胜利后,作为英美等2战战胜国的仆从国,国民拿回台湾的治权(香港和琉球主权、日本的驻军权没敢要)。淮海战役几十万果军溃败后,眼看大势已去,校长开始命陈诚布局经营台湾,陆续从大陆运送黄金和重要物资赴台。

  此时,据蒋介石的侍从官回忆,校长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郑成功,说他抗击荷兰人收复台湾,“于我民族有功”,凭借波澜壮阔,割据海之东隅,凡百年抗清,经营台湾颇有成效。显然校长对这个打着南明正统旗号的地方政权评价颇高。

  02教员的告诫

  教员熟读24史,自然对《明史》不陌生。据李银桥回忆,教员生前最爱读的大字版线装书除了《资治通鉴》外,就是《旧唐书》和《明史》,书上全是圈圈画画,以及各种点评。

  网上流传的著名的1962年的一次谈话,他说,明史读了最生气,明代的皇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两个不识字的皇帝有点武功外,其他的皇帝都不是好皇帝。”还说,有明一代,用太监和锦衣卫对人民实施高压统治,搞的天怨人怒,最后官逼民反导致灭亡。

  笔者查阅了目前公开的资料,却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也不知道这些说法从何而来。不过从《沁园春.雪》“唐宗宋祖”上看,在教员心目中,明太祖朱元璋的历史地位甚至不如宋太祖赵匡胤。

  那么教员关心《明史》的什么呢?

  1、李自成的失败教训。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哀叹检讨闯王之失。教员认为是好文章,以为可资借鉴。甚至作为干部教材引发全党全军学习,并在多次重要会议上提出进京赶考的问题,要求三个务必,不要学李自成,一定要吸取明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教训,不能腐化变质,打下江山却守不住江山。

  2、朱元璋的军事才能。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吴晗《朱元璋传》的影响,教员对明太祖朱元璋的为人和政治评价其实不高,但对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却高度肯定。据胡乔木回忆,教员1950年出访苏联,在携带的《明史》中对《太祖本纪》中与陈友谅鄱阳湖水战记载旁批注:“惊心动魄,围点打援,朱洪武棋高一招。”在1964年总参扩大会议上,教员对高级军事干部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洪武听了秀才的建议,很好地执行了这个战略,最后取得成功。他多次和身边秘书谈到,中国历史上有才干的军事指挥家不多,朱元璋算一个。

  3、海瑞罢官。教员历来关注党内作风和腐败问题。在多个场合说海瑞是个清官,干部要学习海瑞不怕死、为民请愿的精神。吴晗写了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教员刚开始觉得好,后来察觉意有所指。恰逢庐山会议,党内涌动,于是《海瑞罢官》立为反面教材,成为十年悲剧的始点。

  03结语

  《明史》,作为一部官方编纂的史书,但是不同的人关注点不同,思维和立场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会影响到后世的政治运作之中,决定后来历史的走向,这是谁也想不到的事情。但是,也许这就是历史研究的有趣之处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