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是给娃立规矩的关键期,父母巧用这3招,孩子以后好管教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就是说,我们在春天里种下不一样的种子,秋天里就会得到不一样的果实。

  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小的时候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长大之后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性格,成为什么样的人。

  

  实验结果证明:智力和成功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即拥有成功人生的人不一定有着超高的智力。

  那么成功人士的过人之处都是什么呢?这和他们平时的习惯、性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一定具备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勤学好问的品质。

  同时拥有良好的交流与交际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用一句话表达,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由此可见习惯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孩子2岁的时候,对事物已经有了一些意识。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干净的像一张白纸,所以父母要做好启蒙者的角色,帮助孩子拥有更加绚烂的人生。

  

  2岁的时候,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陆陆续续出现敏感期。因为不知道正确的处理方式,孩子通常会采用最简单的办法:暴力。

  如果刚开始父母的处理办法不得当,就会对孩子之后的性格造成一定影响。

  1、建立生活习惯

  孩子磨叽,很多妈妈都会因此而头疼。学习的时候浪费时间,该写作业的时间或者在抠指甲,或者会偶尔的走神,规定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作业有时候两个小时也做不完。

  生活中拖拉,吃饭就像喝药一样痛苦,让妈妈们看到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由此可见时间观念的重要性。幼儿时期,孩子们对时间没有观念。

  家长们可以用闹钟来帮助孩子培养习惯,拿吃饭来说,固定一个时间段用来吃饭,超过这个时间就没有任何食物了。孩子在几次饿肚子之后,就会遵守规矩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不能处理好,那么将来又能有多大的成就呢?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教给孩子做家务,小的时候孩子要学会洗脸刷牙,稍微大一点之后就要开始自己叠衣服收拾整理房间。

  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对待学习的态度是一样的,一个作业马马虎虎的人房间一定不会是干净整洁的。

  

  2、制定规则后集体执行

  很多时候制定了规则,可是孩子并没有执行。因为父母制定了规则,觉得自己处于监管人的位置。

  当孩子问为什么爸爸妈妈不用做的时候,通常父母都会说:因为我是大人。孩子不懂得这些,他觉得爸爸妈妈不做,自己也可以不用执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小时候身边最亲密的人就是父母。家长们行为举止都是孩子学习模仿的目标,孩子们在家里耳濡目染,行为举止中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

  所以父母从自身做起,教育孩子之前先考虑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到,多一些耐心和关爱。

  3、建立孩子的规矩意识

  2岁的孩子已经能理解大部分对话内容并且去执行。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开始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比如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放回原处,吃饭的时候不能一心二用。

  

  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小的时候家长看不出习惯的重要性,等到孩子稍微大些之后,差距就会越来越明显。

  孩子小的时候,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理解能力刚刚开始发展,一切都是崭新的样貌,培养习惯也会更加容易一些。

  

  总结:

  2岁开始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家长们要抓住黄金期,勤沟通、勤交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从小就打好基础。

  小的时候种下一个好习惯,长大之后就会收获一种良好的品德,孩子在成功的路上也就多一重保障。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不要觉得很多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只要孩子在释放他的专注力,就不要随意干扰,这说明孩子的能力正处在一个进步的过程。

  

  除了自然的机会,父母也可以创造机会给孩子,使孩子朝着更加专业、细化的方向发展。

  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是每位家长需要学习的过程。培养宝宝的好习惯,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愉快的沟通,亲子共读是很好的选择方式。

  《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与行为习惯与情商培养全套绘本》40册,主题鲜明有趣,图案生动,在小故事中帮助孩子培养好的生活习惯。

  

  每册不足3元钱,整套绘本的画风,生动有趣,简单的故事讲述道理。告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遇到不合理的要求怎么办?如何看待输赢?遇到委屈情绪如何处理?想要提高孩子良好品德的家长,不妨带着孩子看一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