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养育孩子有一条基本原则,那应该是什么?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有些孩子,除了学习,几乎是什么都不愿干、也不会干了。

  在老师或者家长的眼里,他们的共性就是“懒惰”:

  衣来伸手,自己的衣服不洗,袜子堆了一大堆,实在没得穿了,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去“集中处理”;

  饭来张口,每天早上在家长三番五次地央告中才爬起来坐在餐桌前,吃到最后一个也不会主动去洗一洗碗筷。

  为什么会这样?

  板子当然不能只打在孩子身上。

  

  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笔者一直在强调这么一个观点:绝大多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都能且只能通过老师去解决;几乎所有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习惯问题,都要从家长的养育方式上找原因。

  懒的本质是什么?有这么一个解释非常有道理:

  当一个人内心没有好的感觉,缺乏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心中没有力量,他的外在行为表现就很容易出现懒散和拖拉。

  一句话:你看到的只是孩子“懒惰”的外在的行为,其实根源是内心的无力。

  再继续追问:孩子的内心怎么会无力呢?

  除了学习(包括课外文化课补习、素质训练等)压力大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父母的“无条件支持”和“无缝隙安排”,让孩子失去了自主锻炼的机会,他们成了温室里的花朵。

  人总是愿意呆在自己的舒适区的,更何况是缺乏自律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越来越懒惰了。

  也就是说,孩子的懒惰是个结果,父母的“过度包办”才是原因。

  有句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里面包含的教育学的东西,就是当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或者提供不了优越的条件时,孩子反而能够早早地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并且获得相应的成长。

  其实,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倒没有必要非得生硬地给孩子创造“吃苦”的经历,就像以前冯巩和牛群说的那个著名的相声段子一样,过于刻意了,效果会适得其反。

  那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一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在孩子面前“示弱”。

  父母没有必要把自己塑造成“无所不能”的形象,似乎只要孩子提出问题,父母就立即给予解决,甚至没等孩子提出问题,父母就已经提前想到了。这种过于“强势”的人设,恰恰是让孩子放弃努力甚至产生“无力感”的原因。

  只有遵循“等一等”的原则,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让他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再去向父母求助。

  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勤奋,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自信。

  而这些品质,不正是成长所需要的吗?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湖底的浮萍:资深教书匠,学校管理者,市作协会员。学习改变命运,交流丰富人生!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希望同朋友们一起坚持读书与写作,聚焦文史和教育!

  举报/反馈